第37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与邓艾做了邻居,杨峥自然不能不时常派人暗访一番。
  对司马家而言,他是一条忠犬,对朝廷而言,他稳定地方,兴修水利,构建坞堡,大力发展屯田,对西北的稳定有不可磨灭之功。
  其构建的坞堡,在百年之后的大乱,庇护了西北的百姓。
  但,他唯独对不起治下的士卒。
  一个狠人,对自己狠,对别人当然也狠。
  历史上以近七十岁高龄,裹着毯子往悬崖下滚,以区区万人,破关斩将,创造了一个军事神话。
  然而胜利之后,为了彰显自己功绩,他把敌军的人头与自己部下的人头堆在一起,搭建京观……
  “你、你们……要抗命否?”使者尖叫起来。
  声音在沉默的人群中显得尤为刺耳。
  但人群却缓缓散去……
  大半年以来,很多俘虏已经习惯了西平的生活。
  吃饱穿暖,与家人在一起,没有家人的娶两个羌胡婆娘……
  杨峥还承诺,只要经过两年的劳改、不,是改造之后,就授予他们待归的身份。
  若是想从军,军队的大门也为他们敞开。
  西平士卒与南安士卒的待遇差距肉眼可见。
  而他们回去有什么?
  继续陪邓艾玩命,然后再来一次破羌之战?
  邓艾战败,让很多人失去了信心。
  使者呆若木鸡的看着俘虏们远去,只留下浮浮沉沉的灰尘……
  杨峥惋惜道:“哎呀,人各有志啊,在西平从军,与在雍州、凉州从军不是一样的吗?大家都是大魏将士!使者若是没有其他事,就请回,来人,给使者备一车盐,送使者上路……”
  西海别的不多,盐最多,简直是无穷无尽。
  随便一个小盐湖就能挖几百万石的盐。
  刘珩大概是会错了意,一下蹦出来,狞笑道:“属下遵命!”
  “你这粗胚,莫要吓到了使者。”
  “在下想求见胡岐、樊震、皇甫闿、姚柯回等将军。”使者不死心道。
  不过也算是抓住了重点,士卒不愿回去,是因为回去还是当牛做马。
  将领就不一样了。
  最少是当地豪强出身。
  皇甫闿的名字一看就知道是安定朝那县皇甫氏出身。
  安定与敦煌一样,在西北是个比较特殊之地,出过不少人物。
  “来人,把人都带来。”杨峥倒是不介意。
  “唯!”亲兵领命而去。
  过不多时,九人被带到。
  李特的父亲李慕已经投奔自己,杨欣自己找死,怪不得别人。
  “胡刺史邓刺史令在下来接诸位。”使者这次异常小心的问道。
  九人中,有八人睁大眼睛望着他,又望望杨峥。
  只有皇甫闿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一切都被杨峥看在眼中。
  一整个夏日的劳作,让他们晒的黧黑。
  有些人脸上还带着鞭打的伤痕,那是多次逃跑被抓回来时的惩戒。
  “真、真的是兄长派你来接我、我们?”胡岐哭着嗓门道。
  使者望向杨峥,“杨将军,我家将军请你看在往日的情分上……”
  当年在郭淮的雍凉军大帐之中,所有人视杨峥为眼中刺,只有胡奋一人为自己求情。
  姜维北伐,沨中之战,夏侯霸被困沨中,杨峥赴岷山中求羌人为援,也是胡奋支援的粮草。
  如今走到这地步,杨峥心中忍不住一叹。
  而这些人留着也没什么大用,他们各有家世,不会投奔自己,杀了他们,会让他们背后的家族更加支持邓艾胡奋。
  在雍凉百姓中的名声也会下降。
  并非所有豪强都对杨峥抱有敌意。
  三国后时期,很少杀俘虏的敌将。
  除非吕布、关羽这个级别的。
  文钦文鸳父子叛过来叛国,又是投奔东吴又是投降司马昭。
  经历破羌之战,这些人对杨峥已经心生恐惧。
  放了他们,也会在雍凉军中传播这种恐惧。
  “放他们可以,西平的情况你也看到了,饥寒交迫,还望使者禀告胡刺史,支援一百万石粮食。”杨峥狮子大开口。
  使者张大了嘴巴,难以置信的望着杨峥,仿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九个人怎么看也不值一百万石粮食。
  杨峥也觉得自己口开的太大了,干笑道:“你先回去禀告胡刺史,价钱可以谈。”
  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看天要价,落地还钱。
  第二百七十七章 模仿
  “我家将军愿一千石赎一人,一共是一万石,多的一千石,我将军特意感谢杨太守……”使者第四次来西都。
  西都与姑臧不算太远,也不算太近,快马加鞭,两天左右。
  “多少?”杨峥怀疑自己听错了。
  虽说可以讨价还价,但一万石跟一百万石,差距也太大了吧?
  这是把自己当叫花子了。
  亏自己当初还有些不好意思。
  “胡刺史这段时日没少收长安送来的粮食啊,七十多万石啊,怎么也要分点西平啊。”杨峥直接点破。
  再说就算胡奋缺粮,邓艾缺粮吗?
  屯田多年,远近皆知南安富得流油。
  西平之事胡奋、卫瓘了如指掌,但雍凉发生什么,也瞒不住杨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