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民心,即为天意!
  除了粮食,杨峥还派出青营与军中的赤脚大夫,为流民们治疗伤势。
  野兽、贼人、羌胡,他们经历的磨难何等惊人?
  杨峥怎么着也不能让他们再受到伤害。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吃肉
  除了迁徙而来的妇孺,北面还有老弱被驱赶出来。
  不是五六十岁的老者,就是因战争而失去手脚的老卒。
  失去耕种能力,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资格。
  “只要是人,不论老弱,一概接收,各坞、各屯不得以任何理由拒之门外!”
  杨峥以前玩不起仁义,但现在有这个资格。
  困难只是眼前的,名望却是长久的。
  西平也到立牌坊的阶段。
  “卫瓘此举,意在迟缓西平奋发之势,不过终究是抱薪救火而已。”杜预笑道。
  府兵制,让杨峥的负担去了一大半,而战力却增加了。
  也让杨峥有底气收容流民。
  杨峥不介意再添一把火,“境内年六十以上六岁以下,皆赏羊肉二十斤,元凯以为如何?”
  西平人口处于年轻化,经历了冶无戴、迷当等人的动乱,老弱早已填了沟壑。
  能活下来的老人百不存一。
  付出点羊肉,收买人心,不算太亏。
  杨峥记得历史上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等等,都曾赏赐过耆老。
  大汉能成为华夏的两个巅峰之一,不是没有道理的。
  杜预道:“大魏承汉制度,以孝治天下,将军收老幼、抚孤寡,诚为天下之大道!”
  杨峥与杜预便装巡视诸折冲府,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但他们的训练没有停止。
  折冲都尉、长史、兵曹、宣义令等将吏也没有闲着,各司其职,与士卒们同甘共苦。
  士卒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士卒穿什么,他们也穿什么,只有腰间的一块铁牌区别身份。
  西平安定没几年,仍处于草创阶段,百废待兴。
  选上来的将吏,要么跟随杨峥转战数年九死一生,要么经历过以前的绝望和黑暗,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日子,还未被中原的那一套腐蚀。
  被苦难磨砺之后,虽然穷一点、苦一点、累一点,但精神面貌积极向上。
  杨峥也不吝啬,将西海送来的羊,分下七千五百头。
  金城五个折冲府,一共七千五百余人,让每个人都能过上一个肥年。
  吃上肉才有力气训练。
  杨峥个人生活极为简单,吃穿用度都没有太高的要求。
  两碗麦饭,一碗肉羹,一碟酱菜,再来点瓜、瓠、芜菁等时令蔬菜,就是一日三餐,受后世影响,比常人多一餐。
  家中几口人也只有夏侯才女胃口刁一些,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冬葵温韭,夏食鱼脍,冬食肉炙……
  别的事情杨峥都由着她,什么养狼,什么诗词歌赋,都无所谓,毕竟夏侯家顶级门阀,但冬韭和鱼脍坚决不同意。
  冬韭需要在温室中培养,昼夜燃蕴火,几百人精心伺候。
  西北的寒冷可想而知,冬天持续近五个月,温室花费甚巨,被杨峥坚决取缔了。
  还有鱼脍,杨峥记得陈登就是吃这玩意儿,吐血数升而死……
  闹了几个月的别扭,才把夏侯芷给改过来。
  每人一头羊的消息传下去,府兵当即欢声雷动。
  这年头吃上一顿肉不容易,更何况是一整头羊?
  西海水草肥沃,牛羊都壮实,一头羊差不多一百斤左右,吃上一两个月没问题。
  士卒训练的热情明显高涨。
  军中被裁汰下来的老弱驽马,被宰杀之后熬成肉羹,分给迁徙来的百姓,如此寒冷的冬天,一碗热汤下肚,身体里能积攒些暖气。
  很多女人和孩子跪在冰地里,行跪拜大礼,泪流满面,“活命之恩,没齿难忘!”
  杨峥望着雪地里的伏下的人头,非但没有觉得高兴,反而觉得莫名的悲哀。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大捷!大捷!”
  西南数百骑狂奔而来,声音仿佛长箭一样穿透风雪,洒落在金城的土地上。
  杨峥、杜预、张特、孟观同时望向西南。
  “颇岩谷大捷,九千府兵,大破四万贼军!”斥候的嗓门都喊哑了。
  “万胜!万胜!”
  人群狂呼起来,无论男女老少,无论羌汉胡氐,无论奴隶待归,全都沉浸在胜利的狂喜之中。
  杜预笑道:“尹春堪为智将也!”
  这一提醒,杨峥也明白尹春的用意。
  先不说颇岩谷之战打的怎么样,弄这么多斥候来报捷,将府兵、百姓、流民士气民心都激励起来。
  这年头还有什么能比一场大胜更能激动人心的?
  更何况还是九千对阵四万……
  能想到战场之外的东西,智将之称,倒也贴切。
  “万胜!”
  最兴奋的莫过于府兵,冲入冰天雪地之中手舞足蹈。
  简直比自己打了胜仗还要高兴。
  一向沉稳内敛的张特脸上也挂上了淡淡的笑意。
  这一战的意义非比寻常,消除了内部所有人对府兵制的疑虑。
  再好的制度,不经过实战的检验,终究是纸上谈兵。
  “副统制雪地行军,贼不为备,措手不及,四路府兵杀入,以一当百,人人奋勇,擒斩大小首领一百三十人,阵斩三千,俘虏贼众八千人,获牦牛战马羊畜三万头,粮秣两万四千石,甲刀车帐无算!”斥候的声音都在颤抖,也不知寒冷还是激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