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去,就是授人以柄。
  去了,说不定还能浑水摸鱼。
  杨峥就不相信有蜀军在场,司马孚和邓艾有胆量先搞掉自己。
  “子产,北面之事就托付于你了!”杨峥对张特拱手道。
  北面还有一支人马——胡奋。
  在军事上,杨峥从不敢小看胡奋,但没有卫瓘,明刀明枪的来,杨峥对张特、对自己的府兵更有信心。
  张特鞠躬拱手道:“将军放心!”
  亲卫营、骁骑营随杨峥南下,直奔河关。
  河关悬在枹罕头顶上,也是河首之地最重要的渡口。
  杨峥刚刚到达,司马孚的军令又来了,让杨峥即刻出兵攻打枹罕。
  既然来了,当然也不怕司马孚玩驱虎吞狼。
  反正命令杨峥都听,至于结果如何,就不是常人能预料的了。
  “周旨,带五千步卒明日拂晓佯攻枹罕,多备旗号。”杨峥下令道。
  “唯!”周旨拱手应命。
  说到虚张声势,杨峥又想到了刘珩与五百锣鼓手。
  这玩意越用越趁手。
  “刘珩,你引五百锣鼓手,于北塬山上鼓噪呐喊,也插满旗帜。”
  不得不说,姜维把战场选在枹罕非常明智。
  一来是杨峥的家门口。
  二来,当年杨峥在枹罕当了两年的西部都尉,对附近的地理了若指掌。
  这年头行军打仗,掌握地利,基本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刘珩老大不情愿的领命。
  虽说是明日进攻,但当夜,杨峥就派出大量斥候,哨探枹罕周边的情况。
  经过此事,姜维算是给杨峥上了生动一课,怎么跟盟友相处。
  翌日,天蒙蒙亮,枹罕周边便热闹非凡。
  敲锣打鼓,乌烟瘴气的。
  西面,周旨打的风生水起,有来有回,但除了阵亡几十匹马,其他的一点儿伤亡都没有。
  从打出“杨”字旗号开始,双方就极有默契。
  弓弩、投石机等不可控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没掏出来。
  只有十几个倒霉蛋爬长梯时太激动,掉下来摔断了腿。
  也有百余人,象征性的挨了几刀,割破了手臂大腿,流了点血涂在城墙上……
  用周旨的话来说,就是我军三次攻上城墙,但敌人的抵抗异常激烈,三次将我军赶下城墙。
  北塬上敲锣打鼓,吼声震天,也让这场攻城战充满了节奏感。
  还有骑兵在北面与西面来回奔突,烟尘避空。
  围堵司马孚派往西面的斥候……
  一开始,司马孚还派人来询问战况,督促出兵,后来就没人来了,仿佛是要杨峥自己发挥、自己表演。
  闹腾了一天,声势浩大,但就是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杨峥觉得事情办得也差不多了,就向司马孚交差了。
  大致意思,不是我军不努力,而是敌人太狡猾……
  当天夜里,司马孚的使者又来了,这使者一看就是不怕死的愣头青,趾高气昂的,“杨峥听令,限尔等明日巳时之前,来东营大帐汇合,不得有误,违令、斩!”
  杨峥盯着他上上下下打量,怀疑这厮不是司马孚故意派来送死的,一副脑子不好使的样子。
  幸亏刘珩敲锣打鼓闹了一天,累了,休息去了。
  身边侍卫只有罗虎与林森。
  两人虽然也是牛脾气,但没有杨峥命令,从不会出手。
  而孟观、庞青更不会与他一般见识。
  “送使者回去。”
  罗虎与林森一左一右提着这愣头青就扔出帐外。
  “将军明日万不可去。”孟观急切的劝道。
  杨峥点点头,司马家这招都弄死多少人了?
  前有曹爽,后有王凌。
  杨峥可不想自己的脑袋挂在邓艾的辕门之上。
  持节之权,两千石以下将吏,皆可先斩后奏。
  就算没这持节之权,以司马家如今的名声,杨峥也不可能自投罗网。
  不过要找一个体面的借口就有些难了。
  称病?军情紧急?
  都用烂了。
  不过这个问题,姜维替杨峥解决了。
  当夜三更,蜀军忽然出击,佯攻邓艾军,真正的主力虎步军却盯着远来劳顿的司马孚打,杀其战马,烧其营帐,破其壁垒,东面火光冲天。
  司马孚惊走。
  幸亏邓艾看出端倪,出兵接应,深夜中一场恶战,才击退了蜀军。
  司马孚知自己地位太重,被部下劝阻,屯兵故关城,将前线指挥权交给邓艾。
  杨峥拜见司马孚这事自然也不了了之。
  第三百零四章 交换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一场大雨,为陇右战局带来了诸多变故,但也给杨峥带来了惊喜。
  “今年粮食共收两百一十三万石,西海牲畜出栏九万一千头!”杜预从西都赶来,带回一连串的数字。
  “这么多?”穷日子过惯了的人,杨峥还真有些不习惯。
  “曲辕犁、牛马投入农耕,屯田扩大,奴隶熟练耕田,加上今年风调雨顺,丰收是必然。”杜预心情也很好。
  “府兵收成如何?”这是杨峥最关心的问题。
  今年差不多一整年都在金城与邓艾胡奋过招,现在又来了姜维司马孚。
  内政全交由鲁芝与杜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