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将军,还攻不攻城?”刘珩红着眼珠子道。
  杨峥心中郁闷不已,与蜀国联手,倒是有可能攻破长安,就算攻不下来,也能给司马孚这个万年老乌龟巨大压力。
  现在这种状态还怎么打?
  “士卒轮番休整。”杨峥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
  长安城下寂静无声。
  凉州军没有攻城,蜀军也没有攻城。
  反倒是长安城墙上,动不动响起鼓声与号角声。
  动辄呼喊声震天动地。
  杨峥刚刚睡下,就被吵醒。
  整个关中的守军和青壮都在集中在长安里,加上司马望的溃兵,司马孚手上至少有两万人马,是有一战之力的。
  “杨儿缩头乌龟也!”
  “凉人胆小如鼠!”
  很快,长安城传来铺天盖地的呼喊声,这还是比较文绉绉的,后面就是各种不堪入耳的骂声了。
  气的刘珩哇哇大叫,“气煞我也!”
  杨峥却奇怪道:“这他娘为啥只骂我,不骂姜维?”
  这就有些不公平了。
  庞青一脸古怪道:“将军不是动不动骂司马懿、司马师的祖上八代……”
  “额……”杨峥一脸郁闷。
  长安原本就是曹魏五都之一,常年人口十万上下,司马孚又坚壁清野,城中至少二十万人往上走。
  人多力量大,骂起人来威力就大。
  杨峥这三万人根本骂不赢,也不可能天天对骂。
  只能挨着。
  一天、两天、三天……
  第三天,蜀军派来使者,约定同时进攻。
  但似乎都有气无力,心不在焉,连城墙都没爬上去。
  而城上准备充足,擂木滚石火油箭矢……
  第五天,姑臧和西都的信同时送来,分别来自于杜预、鲁芝。
  说的话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
  “粮草不足,后方乏力,过犹不及,当归。”
  杨峥再望了一眼长安,司马孚还他娘的有两把刷子,只能有气无力道:“算了,下次再来吧,退军。”
  于是,杨峥第二次进攻长安宣告失败。
  第四百一十三章 寿春
  “臣受国重任,统兵在东。扬州刺史乐綝专诈,说臣与吴交通,又言被诏当代臣位,无状日久。臣奉国命,以死自立,终无异端。忿綝不忠,辄将步骑七百人,以今月六日讨綝,即日斩首,函头驿马传送。若圣朝明臣,臣即魏臣;不明臣,臣即吴臣。不胜发愤有日,谨拜表陈愚,悲感泣血,哽咽断绝,不知所如,乞朝廷察臣至诚。”
  ——《三国志·魏书二十八》
  诸葛诞起兵后,仍旧向洛阳上了这道表。
  意思很明白,你司马昭不打我,我还是魏臣,你若是打我,我就是吴臣了。
  诸葛诞与王凌、毋丘俭不同,他的目标很明确,不想与司马家为敌,只求割据淮南就行。
  大家凑合着,将就过日子得了。
  怎料司马昭是个较真的人,不愿将就。
  司马家的步伐滚滚向前,离最后一步不远。
  司马昭不可能让淮南腹心之地,存在诸葛诞这个不确定的因素。
  遂起洛阳二十万中军,携魏帝曹髦一同南下,进驻丘头,命令镇南将军王基与安东将军陈骞等人构筑沟堑壁垒。
  采取司马师灭毌丘俭相同的战术。
  三面围堵,泰山压顶。
  寿春团团围住,又派监军石苞、新上任的兖州刺史州泰等人率领精兵在外围防备吴军。
  文钦父子多次激战,试图打破魏军包围圈,然而魏军层层叠叠,无穷无尽。
  文钦手上一万部曲杯水车薪。
  石苞、州泰步步为营、严阵以待,文钦父子仿佛被困在铁笼中猛虎,始终打不开局面。
  而且诸葛诞一直在寿春城上袖手旁观。
  吴国大将军拜大将朱异为大都督、假节,领军三万先驱走孙綝的政敌孙壹,在夏口休整之后,直扑安丰,随即与州泰的精锐决战。
  朱异不敌,折损两千余众。
  淮南大战第一阶段,魏国占尽优势。
  诸葛诞在城墙上不慌不忙的看着城下越聚越多的魏军。
  接连不利的消息令部下们脸上蒙着一层阴云。
  “彼军气盛,我军气衰,守城最忌死守,当出城小战,斩将夺旗,振奋军心。”文钦建议道。
  诸葛诞直接投来一个白眼,两人以前就不合,现在更不可能一条心,“你此前多次出战,可有斩获?”
  文钦干笑两声,“贼人多势众,我军兵力稀少,君侯若是再拨些人马,未必不能击破敌军。”
  “不必着急,我命有二水相助,司马昭此来,是以火附水,必为我所擒。”诸葛诞自信道。
  众将全都呆若木鸡。
  诸葛诞安抚众人道:“城中粮草足支一两年,司马昭合二十六万大军围我,利在速战,不利久战,久则贼必生内变,听闻杨峥在雍凉攻城略地,司马昭安能专心伐我?”
  众人心中这才安稳一些。
  “水能克火,然火亦能克水。”人群中忽然一人高声道。
  诸葛诞最信命数,闻听此言,忍不住眉头一皱,“何人出声?”
  一年轻将领拱手而出,“天有不测之风云,君侯身系淮南数十万军民性命,岂可轻言天数?天数亦在人争取,今魏军合围不齐,当一鼓作气,与江东援军内外夹击,重挫魏军锐气,长我军之士气,使魏军惧我,然后方可守城,以待天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