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峥从底层一路杀上去,因此境内没有什么益州系、荆州系之争。
  一旦大战,便能倾尽全力。
  四五年后,凉州会更加强大,而蜀中只会更衰弱。
  凉州的优势很多,而蜀中的优势只有山川之险。
  蜀人已经对山川之险产生了心理依赖,认为只要缩在汉中,便万事大吉了。
  这些东西都只在姜维心中,也是他的隐忧所在。
  既然要防守,就不能死守汉中,应该前出秦岭,积极参与进关中大战,以攻为守,博取更大的利益。
  “将军言过其实了。”蒋斌无所谓道,“昔年曹真、曹爽父子举十数万大军伐我,半道而回,魏人已然丧胆,安敢再来?”
  廖化也觉得姜维有些危言耸听,“伯约……”
  姜维一脸苦笑,“但愿某想多了。”
  其实他想的更深一层。
  种种迹象表明,蜀中莫名其妙出现的童谣与凉州脱不了干系。
  虎无伤人心,人有伤虎意,凉州有谋蜀之心。
  司马昭是猛虎,杨峥是恶狼,蜀中则是一块肥肉。
  若蜀国再这么衰弱下去,很难说会发生什么。
  “报将军,凉军周旨部击退司马望,正向陈仓而来!”斥候飞奔而来。
  “知道了。”姜维淡淡应了一声。
  “凉军战力真如此之强?”蒋斌惊讶无比。
  “去年关中混战,三万凉军在八万魏军中来回自如,还歼灭了两万骑,西凉锐卒一向剽悍,司马望败军之将,不敌凉军也在情理之中。”廖化解释道。
  过不多时,有亲兵手捧竹简前来禀报,“凉军有信至。”
  傅佥接过,念了出来,“陈仓孤城一座,田章有归降凉州之意,我军与其斡旋,或能兵不血刃而下陈仓,届时,城池归将军,军民入陇,不知意下如何?”
  “没有军民,要一座空城何用?司马昭攻打淮南,与吴人大战,少说一年半载,我军不如围死此城,待其粮尽,城自然破之。”蒋斌首先不愿意了。
  自蜀军踏入关中后,扶风郡的百姓便纷纷躲入坚城。
  陈仓城中也聚集了大量百姓,还有田章的几千守军,若能入蜀,也是一股不俗的战力。
  廖化道:“周旨有六千之众,若与田章合谋,我军人地皆失。”
  长安城下,司马孚攻心之计,凉州与蜀中的信任早已跌至最低谷。
  廖化不信任也在情理之中。
  蒋斌目光一闪,阴沉道:“不如先许之,待陈仓城门大开,一举而入,城池人口皆落我手!”
  傅佥道:“怎可失信于人?”
  蒋斌冷笑道:“杨峥不是什么善类,我不图他,他必图我!他日司马昭倾国讨之,我军何不趁机分食凉州?”
  在荆州士人看来,只要杨峥顶着曹魏的旗号,就是无可非议的敌人。
  进攻陇右、割取凉州、徐图关中,原本就是诸葛武侯的进兵方略。
  “此策太阴损,非忠义之士所为。”廖化不同意道。
  “老将军何其迂腐也?当年吴国背信弃义,夺我荆州,致使武侯隆中对毁于一旦,乱世之中,自然要无所不用其极!中原强盛,诸葛武侯数伐无功,我等自然也不能成功,然凉州新起,爪牙未齐,我军若能吞之,集蜀中的钱帛人力,合凉州之锐士,与司马氏争锋关中,或许还有一线机会恢复大汉!”
  蒋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廖化、傅佥明知此举不可为,但在“恢复大汉”的口号下,也说不出话来。
  与司马昭分食凉州,的确是蜀国为数不多的机会。
  倘若杨峥与司马昭两败俱伤,那就更妙了。
  姜维踱了几步,沉声道:“将来的事将来再说,眼下,先破了这陈仓城,回复周旨,我军自有破城之法,不必他们相助!”
  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马
  临近八月,丰收的季节临近。
  连续多年远离战乱,凉州一片生机盎然。
  人口越来越繁密。
  田垄巷陌间,到处是奔跑的孩童身影。
  他们的父辈或许还是羌人、胡人、匈奴人、鲜卑人,但他们已经与汉人孩童别无二致。
  竖着羊角小辫,说着纯正的汉言,穿着官府发放的汉服。
  新设立的抚慰司对此尤为重视,无论是奴隶还是待归,所生的孩子一律为治民,抚慰司会登记造册。
  每月送来些粮食布匹羊肉,考察他们的生活现状。
  若孩子不会汉言,当即责罚他们的父母。
  羌胡匈奴等部,生养孩子跟放羊养牛差不多,只管生,活不活的下来,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若是女儿,或者身体瘦弱的男婴,动辄扔进水中。
  随便一个理由,就会把孩子扔在荒郊野外。
  抚慰司今年收容的婴儿就有上千。
  杨峥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弃婴,若是养不活或者不想养,可以送入抚慰司中养育。
  生活安定了,人口自然就多了。
  这年头娱乐活动不多,天一黑,蒙着被子就开始造人。
  为了鼓励生育,奴隶待归生男赏一头羊,生一女赏一石粮,治民则赏两头羊,两石粮。
  凉州绝大多数汉民都是治民,杨峥此举其实也是在暗中鼓励汉人多生养。
  奴隶的后代不再是奴隶,这比任何口号都管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