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后,杜预与谯周、张绍、李密等蜀臣一一行礼,执礼甚恭,没有丝毫骄矜,仿佛一个晚辈在拜见长者。
  蜀国君臣心中最后的一丝芥蒂也消失了。
  积极配合杜预接管城防、府库、户籍、钱粮。
  令狐盛和单固自然而然成了杜预的副手。
  刘禅亲自去信永安罗宪、南中霍弋,各安其守,不得妄动,又令剑阁董厥投降凉军。
  第五百三十六章 捷报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杨峥几次派兵攻打,都无功而返,明知剑阁处在最虚弱的时候,但就是无法攻破。
  钟会时不时的领兵直扑阳安关下,让杨峥更不敢全力攻打剑阁。
  钟会不仅是泥鳅,还是苍蝇,就盯着你嗡嗡飞。
  还动不动写信扰乱杨峥心神。
  “前有成都坚城,后有姜维雄兵,南中、永安皆可驰援,杜预早已兵败,兴云节哀顺变……”
  “凉州已得关中,又图蜀国,兵连祸结,旷日持久,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兴云当心河西之变也……”
  每天都有各种无聊的信传来。
  甚至还邀请杨峥到褒水河畔一会。
  “钟会十余万大军在汉中,必为我军之隐患,不如先战钟会!”庞青建议道。
  蜀中有剑阁挡着,杨峥就算心急如焚,也无计可施。
  当然,也可以走阆中小道,进入巴东,然后转攻成都,但道路太艰险。
  杜预可以冒这个险,自己身为主将却不能如此,更何况还有钟会在背后吊着。
  “这厮着实可恶!真当我不敢与他一战?”杨峥又气又笑。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杨峥依旧摸不准钟会的心思。
  打又不打,退又不退的,就在汉中干耗着。
  杨峥干什么,他就来袭扰。
  好几次粮道遭到了钟会的伏击,损失了八千多石粮食,以及五百多匹牲畜。
  当然,这些动作都不足以动摇凉军,但也让杨峥觉得恶心。
  钟会让开阳安关是一着妙棋,自己成了螳螂,他成了黄雀,依附在汉城之下,粮草还能再支撑一些时日。
  而这些时日,斥候打探来的消息,钟会令士卒捕鱼、屯垦、采竹笋为食,又砍伐大量树木,似乎要打造一座巨大的营垒,赖在汉中不走了。
  “钟会现在还留在蜀中是为何呢?”冷静下来之后,杨峥百思不得其解。
  再怎么折腾,汉中也养不活十几万大军。
  阳安关在自己手中,也就奠定了凉军在汉中的优势。
  正在思索的时候,帐外忽然欢呼动天。
  一人嘶哑着声音高呼:“成都投降,姜维战死,蜀中归凉!”
  杨峥精神一振,走出营帐,只见剑阁上蜀军已经竖起降旗,一队队手无寸铁的蜀军走下剑山。
  “君侯,杜、杜长史已建奇功!”宣义令梁昉无比激动的跪在杨峥面前。
  杨峥先是一愣,接着,心中涌起滚滚热浪,直冲脑门。
  终于成功了!
  没有蜀国,一个残破的关中依旧无法支撑凉州的大业。
  这一战最大的红利其实就是蜀国。
  人才、人口、钱粮……
  凉州出力,蜀中出钱,互相补充。
  凉州自此一跃而成强秦之势!
  与司马氏一争天下不再遥不可及。
  更重要的是对人心的激励。
  西汉灭亡后,雍凉便沉沦了两百多年。
  其间虽有董卓、韩遂、马超等人崛起,但这些人都是瞎胡闹,给雍凉带来更深重的灾难。
  谁能想象,昔日的京兆竟然千里无人烟?
  庞青、刘珩热泪满面,“恭喜君侯!”
  “恭喜君侯!”营帐外的将士跪满了一地。
  杨峥双手虚扶,“诸位请起,重振华夏之大业只是迈出第一步,诸位但与吾再接再厉!”
  的确是第一步,还有中原,还有东吴。
  但,所有的将士都不会怀疑,天下终将一统,这是时代的大势。
  “愿追随君侯平定天下!”
  将士们嘶声怒吼着。
  所有人脸上的气势也变了,看向杨峥的眼神也变了。
  这一刻,杨峥已不再是一方诸侯,而是天下雄主!
  十七年间,从一百人将历经千难万险、艰苦卓绝的战争,一步一步走向顶峰,走向辉煌。
  天下英雄,除了杨峥,还有何人可以比肩?
  向上追溯,也就斩白蛇而起的汉高祖能相提并论。
  欢声雷动,士气也在此时上涨到极限。
  惊动周围的青山绿水中的飞禽走兽。
  “君侯,杜长史密信!”梁昉从怀中掏出一绢缣帛。
  杨峥接过,细细浏览。
  杜预的信很长。
  大义是,感谢杨峥给了他这个机会,现在功成名就,此生无憾,请杨峥速派得力人手镇守蜀中,处理蜀中大小事务。
  信中还提到令狐盛、单固的功劳,若非最后一刻,令狐盛领骑兵出成都,动摇了姜维的军心,此战胜负难料。
  此外谯周、张绍等人积极为杨峥撮合一门婚事。
  娶刘禅第五女刘婉为夫人。
  杜预不敢定夺。
  今日有太多的喜讯,以至于杨峥脑袋瓜子嗡嗡的。
  仔细思量,一条一条的清理个头绪出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