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峥拿下蜀国关中的消息传来。
  濮阳兴犹为激动,“今司马氏十六万中军沦丧,北国空虚,蜀中亦空虚!”
  东吴的每一任丞相都有开疆拓土的雄心,诸葛恪如此,孙綝如此,濮阳兴也是如此。
  东吴被魏国按在长江以南,并不代表东吴就没有进取之心。
  当年的江东六郡,现在不断向南向西扩张,拥有半个荆州,整个交州,还渡海拿下宝岛,一度泛舟至后世的吕宋。
  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一定程度上让东吴恢复了些元气。
  “大将军意下如何?”孙休好文,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对武事没有多少兴趣。
  其实东吴真正的实权人物是大将军丁奉。
  斩杀孙綝之后,被升为大将军,军政大权都在他手中。
  不过丁奉为人低调,从不显摆,所以存在感不强。
  丁奉客套两声,濮阳兴却异常积极道:“杨峥新定蜀中,军不过两三万,巴山以东为无主之地,国家利之所在也!”
  淮南一直是吴国的噩梦。
  而且淮南除了寿春,其他地方基本成了无人区,占领这些地方还要经营。
  这时代不缺土地,缺的是人口,一旦吴国人口北上,控制淮水的魏国随时南下掳掠。
  魏国一向在淮北屯有重兵,此次司马昭兵败,折损的是洛阳中军,淮北与荆北大军皆无损伤。
  “杨峥世之虎狼,我军谋他,岂非反目成仇?”张布担忧道。
  “正因其为虎狼,当立之以威,否则,我不图他,他必有图我之心!”濮阳兴说的头头是道。
  殿中诸人皆点头称是。
  “如何出兵?”张布一唱一和,让丁奉半天都插不上嘴。
  “可令建平太守盛曼佯为救援蜀国,先占永安,然后集合荆州、建业大军,一拥而入,夺取东川,然后再与凉州结盟,共抗司马氏!”濮阳兴早有定计。
  丁奉干咳了两声。
  “大将军莫非身体欠佳?”孙休关怀道。
  没有丁奉手刃孙綝,孙休坟头草都长出来了。
  丁奉刚动了动嘴,濮阳兴道:“大将军若是身体欠佳,不妨回府休息两日。”
  丁会望了望皇帝,望了望濮阳兴和张布,想说点什么,却已经说不出口,“臣今日偶感风寒,陛下恕罪。”
  “无妨、无妨,快传太医!”
  第五百四十二章 波折
  自从杜预入成都之后,对蜀主恭敬有加,安乐公刘禅一切召集,歌舞酒宴全无禁止,宗室大臣,尽皆礼遇,又极力约束部众,每有持强凌弱,欺辱百姓者,皆当街鞭笞。
  收敛成都城外阵亡蜀军,拨成都府库,抚恤其家眷,赏赐有功凉军将士。
  除此以外,还厚葬姜维、诸葛瞻、诸葛尚、黄崇、张球、张遵等将领,亲自祭拜洒扫。
  百姓称颂,蜀国上下刮目相看。
  除了改旗易帜,蜀国没有任何变化。
  逃散的百姓回到家乡,安心耕种。
  益州士族欢欣鼓舞,荆州士人也多入杜预幕府。
  南中霍弋、永安罗宪皆上表归降。
  杜预一一好言安抚。
  事实上,此刻的罗宪也受到了吴国的招揽。
  只要归附吴国,便可为安西将军,列侯。
  与此同时,建平太守盛曼声言驰援蜀国,救援百姓,领六千大军直奔永安而来。
  永安诸城大为惊恐。
  士民逃散,连长史这个级别的官员都弃城而逃,山贼恶民趁机作乱,响应东吴。
  罗宪早识破东吴用心,回书曰:“本朝倾覆,吴为脣齿,不恤我难,而邀其利,吾宁当为降虏乎!”
  遂斩弃城官吏,人心因之而安定。
  盛曼被阻于永安。
  其后,罗宪修兵制甲,训练士卒,得两千精锐,剿灭贼众。
  永安乃安。
  然而不到十天,吴国抚军将军步协领两万大军来战。
  罗宪扼守险要。
  成都杜预派人询问是否需要援手,罗宪回应只需供应弩箭、盔甲、兵器,吴贼不得入蜀中半步。
  杜预甚为嘉许,送牛酒壮之,各种军需一应俱全。
  步协猛攻十余日,损兵折将,吴军气馁。
  罗宪引军民杀出,步协措手不及,大败而归。
  消息传回建业,吴主孙休大怒,令镇军将军、西陵督陆抗率三万大军攻打永安。
  西陵,即为后世之宜昌。
  陆逊于猇亭大败刘备后,吴国便将此地打造成重镇,策应江陵,同时防守蜀国。
  吴国动真格的了,杜预亦不敢慢待,派令狐盛领八千蜀军驰援。
  还在汉中停留的杨峥,收到吴国进犯的消息,不禁佩服起吴国的脑回路起来。
  这个时候不去占司马家的便宜,反而跟自己死磕……
  说实话,杨峥连吴国国主现在是谁都不清楚。
  别看这两年吴国对外安安分分的,人家在家里早就杀翻了天。
  宗室、大臣,全被清洗了一遍。
  而吴国的混乱,其实是孙权埋下的恶果。
  二宫之争,基本让吴国裂成两半。
  本来诸葛恪能结束这一切的,这也是当初孙权托孤于他的本意。
  但诸葛恪终究没有镇住场面。
  孙峻、孙綝二兄弟祸乱吴国,其实也是二宫之争的延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