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赢了,杨峥的对手就是他。
  以凉州现在的形势,不可能真的忠于曹魏,就算自己愿意做魏臣,麾下的各种势力也会推着自己前进,如果自己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最终会被推翻。
  不希望他赢是不想与他兵戎相见。
  “君侯,吴国使者至!”亲卫在外禀报道。
  第五百五十二章 诸葛
  熬了将近两个多月,吴国的使者终于来了。
  陆抗虽是名将,但罗宪也不差。
  有杜预在后支援,吴国三万大军被死死挡在永安。
  这场大战本来就有些莫名其妙。
  杨峥与吴国也没什么根本上的利益冲突,蜀国灭亡,你来捞一把,正常操作,但没占到便宜就应该见好就收。
  他们倒好,死咬着不放。
  “诸葛靓拜见杨君侯。”
  杨峥喝道嘴里的半口茶水显现呛到。
  刚提到诸葛绪,又来了个诸葛靓……
  诸葛家倒是挺活跃的。
  此人正是诸葛诞少子,当年被送入建业为质,颇受吴国君臣厚待,官至右将军。
  东吴派他来,还是有一定的诚意。
  “君可谓吾之故人矣!”杨峥一点都不见外。
  诸葛诞当年也是曹爽故旧,与杨峥八竿子还能搭上点关系。
  说者有心,听者有意。
  诸葛靓的脸色微微动容,“天下还念旧情者,唯君侯耳。”
  杨峥一笑,凡是司马家的敌人都是自己的盟友,“征东大将军当年与吾约为盟友,只可惜东西相隔万里,司马昭以倾国之众临淮犯之,吾鞭长莫及,君此来,必是为两家和好之意。”
  诸葛靓脸上闪过一丝愧色,“在下此来正是此意。”
  “如此正好,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同伐中原。”
  东吴再豪横也要讲些道理。
  天下大势已经很明显了。
  杨峥有其三,东吴有其二,司马家有其五。
  淮北还有个钟会,算是零点五。
  明显北伐淮南要占便宜的多。
  诸葛靓眼神都不敢直视杨峥,“回禀君侯,我主愿意结盟,然,需划巴东之地为吴地,从此两家和好……”
  “啪嗒”一声,杨峥手中的茶杯掉在地上,“尔方才说什么?”
  杨峥真怀疑自己听错了。
  东吴这帮玩意儿凭什么要巴东之地?
  身边庞青、赵阿七一脸怒色。
  诸葛靓硬着头皮道:“只要君侯划巴东之地为吴地,两家结好,共击司马氏!”
  若不是看在他是诸葛诞之子的份上,杨峥早轰人了。
  “尔东吴君臣难道不知吾五万铁骑大破司马昭十六万大军?”杨峥简直难以置信,吴国能提出这么无耻的要求。
  看来吴国被孙峻、孙綝两兄弟搞的有些神经错乱了。
  “君侯神威,天下谁人不知?”诸葛靓一脸惭愧。
  杨峥现在知道东吴为何派他来了,要饭也不是这么个要法。
  话说当年孙权也是盯着荆州,跟刘备闹来闹去的。
  现在东吴的人换了几茬,德性还是一样。
  “难道尔等以为没有东吴,吾就不能灭司马氏?”杨峥盯着诸葛靓。
  诸葛靓红着脸咬牙道:“君侯此言差矣,吴与魏原本无仇,数月之前,司马昭已派使者入建业,重修盟好,并将蜀中划为吴地,我主不愿结怨君侯,所以只取巴东……”
  诸葛靓的声音越说越小。
  杨峥被气乐了,“如此说来,某还要感谢你们?”
  这世道一个比一个无耻。
  难怪东吴这么大的胆子,一直咬着永安不放,原来背后还有司马家在拱火。
  一旁的庞青实在忍不住了,目视杨峥,杨峥点头后,才拱手道:“东兴之战,新城之战,寿春之战,血债累累,何为无仇?莫非江东诸公这么快就都忘了?”
  “此一时彼一时,君侯铁骑虽利,然长江之地不比关中,水军为长,我军若倾力相攻,君侯虽十万铁骑,亦无能为也。”诸葛靓是个合格的说客,明明与司马家有不共戴天之仇,却食东吴之禄忠东吴之事。
  “既然如此,不必多言,江东可以放手来攻。”杨峥懒得再废话了。
  说白了,吴国没有任何诚意,只是想来讹诈一把。
  你们愿意跟司马家结盟就结盟吧。
  这么多年,杨峥走到今日,也没依靠过盟友。
  这年头还有谁是盟友?
  东吴背刺盟友出了名的,跟他们结盟,很可能他们不敢去打司马昭,先来弄自己。
  这是地缘决定的。
  蜀中在东吴的上游,杨峥实力壮大,对吴国威胁更大,长江天险一般在杨峥手中,大军顺江而下就是荆州和江东。
  蜀国没有能力灭吴,但杨峥的秦国却有这个实力。
  所以吴国谋求巴东,也不能说是痴心妄想,而是在为地缘安全着想。
  就像当年他们心心念念的荆州一样。
  “若江东与司马氏结盟,君侯定要当心。”最后的一句话才是出自诸葛靓本心。
  杨峥颔首道:“多谢提醒。”
  诸葛靓拱手而退。
  杨峥心中的火气依旧没有消退。
  司马昭与东吴结盟的可能性很大。
  新城之战、寿春之战,东吴已经没有胆量北上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