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需要长安出兵,只需整合西域诸国,就能像当年的大汉一样击败西域匈奴。
  骑兵在号角声中如鸦群般集结。
  马循的一万鹰扬营列阵在前,尹春五千府兵在中,冯琦洒下大把钱财招募的七千义从军在后。
  战争的胜负,根本不在秦军将士的考虑之中,装备、士气都不在同一个档次。
  诸胡联军能有一套皮甲就是精锐。
  鹰扬军四成是铁甲,至于皮甲,人手一套。
  高昌府兵得冯琦之助,也是装备精良,从西国弄来大量锁子甲,弯刀,铁盾。
  前几次的失利,其实是尹春的故意示弱,行骄兵之计,以摸清诸胡联军的实力。
  这么长时间攻不下海头城,已经说明他们的战力了。
  七万之众,五转军功。
  剩下的就看斩获多少了。
  为自己打仗,当然人人用命。
  “这一战既是为了大秦,也是为你们!”尹春心潮澎湃,今年正好三十岁,三十岁的年纪独当一面,治下百姓十几万,手上数万大军,大丈夫至此,夫复何求?
  这一刻,尹春心中浮现两个人,周瑜、曹真。
  一个年纪轻轻,名震天下。
  一个骁勇善战,威慑西域。
  “生在大秦,得遇雄主,皆你我之大幸也!”尹春对身后诸将道。
  “大秦!”
  春日之下,数万把刀矛刺向湛蓝天空,肃杀之气让天上盘旋的秃鹫惊慌逃散。
  旌旗猎猎,铁骑如潮。
  秦字大旗飘扬在西域大地之上,茫茫草原之上,铁蹄滚滚……
  第六百零三章 谋取
  西域大捷和冯琦的上表一起送入长安。
  “此战,我军阵斩万余,俘虏八千余众,战马、牲畜三十余万,乌孙、龟兹、焉耆、于阗等国王公、大将被俘者近百人,皆在押送途中!”庞青声音中充满了惊喜。
  “恭喜大王!”卫瓘拱手贺喜。
  杨峥一脸欣慰,自己提拔的人终于能独当一面。
  当年尹春在邓艾手下连吃败仗。
  但邓艾这个级别的大将,放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顶尖的存在。
  而且邓艾不仅仅是个将领,文武双全,上马砍人,下马治民,敢打敢冲……
  不过在看完冯琦的表文后,杨峥忍不住眉头皱起。
  右部鲜卑的实力超过了自己的预期。
  二十万控弦之士,放在任何地方都是一股强大力量。
  也就是说,此战不过是个开始。
  右部鲜卑迟早还会南下,争夺西域利益。
  这时代的西域绝不贫穷,瓜果满天山,牛羊充草原。
  不,即便右部鲜卑不南下,秦军迟早也要北上。
  定都长安,就必然要维持商路。
  问题在于,现在的秦国其实没有实力真正掌控西域。
  这一场大战只是震慑诸国和西部鲜卑而已,为杨峥争取几年的时间。
  冯琦的策略倒是让人大开眼界,让杨峥不仅也怀疑他是个“天人”,表文中主张扶植亲秦派,组建军事联盟,每一国都派遣秦军将领、观察使,设置宣义司、镇抚司,以暗中控制其国,引导其民众心向大秦。
  若有不臣,则暗中倾覆,大秦扶持傀儡,数年之后,国入大秦……
  杨峥前后一思索,这不是后世美丽国的搞法吗?
  汉朝对待西域差不多也是如此。
  完全统治广大西域需要极高的成本,所以采取半羁縻之策,占领一些商路重镇、军事要冲,如海头城、高昌、轮台、柳中城等。
  只要认中原为大哥,大家一起就都是小弟,吃肉喝汤一起打匈奴。
  盛唐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
  少量驻军,与西域诸国结成攻守联盟,一起向西拓展,尽量不耗费中原人力物力。
  卫瓘看了之后,也大为赞叹,“不费大秦钱粮将士,而用西域诸国为爪牙,诚为良策也。”
  此策也有些许弊病,一旦大秦军力不强,而诸国壮大,则肯定会有利益冲突,生出其他心思。
  不过这些不是现在杨峥需要考虑的。
  冯琦之策四两拨千斤,目前而言是最好的策略。
  总不能杨峥放弃关中本土,不顾司马氏虎视眈眈,领着大军去征讨西域吧?
  “此策确实可行,传令,镇抚司和宣义司选派精练之士,潜入西域诸国,封冯琦为西域抚慰使,监西域诸国事,都亭侯。”
  不管行不行,先去试试。
  即便失败了,损失也不大,但若是成功了,则一本万利。
  有冯琦这个内应,成功的几率非常大。
  司马家已经整合了东部鲜卑三部,拓跋力微处于摇晃当中。
  整合西域也势在必行。
  “臣保举一人,可主持西域宣义司。”卫瓘拱手道。
  “何人能得卫伯玉之推荐?”杨峥笑道。
  他心中合适的人选是庞青。
  不过卫瓘有推荐人选自然最好不过,庞青这些年成长有目共睹,与孟观齐名,有秦王左右手之称。
  西域路途遥远,此策至少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方能见效,庞青去了西域,自己身边就少了可用之人。
  “宣义令孙阳。”卫瓘道。
  孙阳也是仁字辈的,一向不引人注目,异常低调,但杨峥知道,太原能拿下,卫瓘出谋,孙阳跑腿,暗中挑动,的确是员得力干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