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谓名将也不过如此了。
  杨峥甚至觉得,他的统帅能力跟杜预不相上下。
  一颗将星冉冉升起。
  南有杜预、霍弋、罗宪,北有卫瓘、马隆,全都稳如泰山,杨峥便跟鲁芝、索靖、李密等人商议改革勋制、爵位之事。
  十二转军功对大唐是够用了。
  原本就国力强盛,名将如云,一出手就灭了别人的国,除了高句丽,很少有反复拉锯的态势。
  但如今的三国不一样。
  杨峥起家太低,这么多年,勋位已经不够用了。
  而三国一统尚未开始,草原西域都没有整合。
  鲁芝现在就是上护军,张特、杜预都是护军,军中郎将一大堆。
  其实秦国的军功爵制度最为合理。
  二十级,不至于过早的封无可封。
  此外,汉魏的关内侯关中侯关外侯制度也需要改进,这么多年全都封烂了,绕过去绕过来的。
  杨峥到现在都有些懵。
  “勋位升至二十四级,爵位定为八等,可行也。”鲁芝点头。
  杨峥拿出与李密、陈寿商议的东西。
  在鹰扬郎将之下,加入武、云、骁三骑尉、三骑尉之上加入骑、上骑、轻车、上轻车四都尉,上护军之上再加护国、上护国、柱国、上柱国、大柱国五级,一共二十四级。
  勋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犯错,是会降级和褫夺的。
  爵位变成王、嗣王、开国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
  前面两级即便有功也基本拿不到,只有杨家血脉可以拿到,开国郡公一般作为追封之用,当然,如果是通天之功,也可以获封。
  剩下的国公、郡公也都不是实封,采取食邑制度,国公三千户、郡公两千户、县公一千五百、县侯一千,县伯七百,县子五百,县男三百。
  各爵位还有相应的永业田,按照等级三千亩至三百亩。
  相当于,杨峥给了双倍赏赐。
  王、公、侯、伯、子、男,一目了然,不用再弄什么亭侯、关内关外列侯乡侯的。
  其实司马家的五等爵制,也大同小异。
  但司马家是实封,杨峥是虚封。
  相对应的,鲁芝、杜预的爵位就变成开国县侯,卫瓘、张特等人的爵位变成开国县伯,其他大将蒙虓、文鸯等人变成开国县子。
  基本与以前的亭侯处于一个档次。
  几人看了之后,都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改革勋位、爵位是大势所趋。
  新朝就要有新气象。
  将领太早达到巅峰,会失去立功的斗志,转为内斗。
  人性都是一样的,占据高位享受红利的人会想方设法固化阶层,抽掉底层向上攀爬的阶梯,形成垄断。
  杨峥把天花板拉高,大家一起继续向上爬。
  “大王英明!”李密、陈寿这些后来者自然欣喜。
  三国之中,寻常军士能通过战功向上跃迁的,也只有杨峥这一家了。
  从宣义司和镇抚司的内部线报来看,均田制施行之后,百姓对杨峥的支持也在节节攀升。
  百姓、士卒、将领、官员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士族豪强舍掉了一部分土地权益,但获得了政治利益。
  从长远角度考虑,他们依旧是科举的主力。
  家族中培养出来的士人,也是大秦的精英。
  新的军功勋位制度推行后,军中并无多大反应。
  很多人反而默默充满了期待。
  道理很简单,蛋糕做大了,利益更多了,很多人更有盼头了。
  以鲁芝为参照,到顶也就上护军,乡侯,而现在,上护军上面还有五级,爵位也增加了几级。
  县公、郡公、国公这些都是以前不敢想的东西。
  第六百二十章 长驱
  草原上烟尘滚滚。
  刘珩忠实执行杨峥的命令,凡是秋草茂盛之地,全都一把火烧了。
  草原最难捱的是冬天,每年秋天都会打秋草,储备过冬的草料。
  这一把火从阴山之北烧到燕然山。
  刘珩是杀人放火的一把好手,凡是能烧的,不管是草还是树木,全部付之一炬。
  彭护看的眼皮直跳,“这一把火下去,今年草原不知要饿死多少人畜。”
  “这帮贱骨头饿死了才干净!”刘珩恶狠狠道。
  “我军如此……作为,漠北诸部定会联合起来,冒险一击。”秃发树机能幽幽道。
  这种断子绝孙的搞法,别人不来拼命才是怪事。
  “此言当真?”刘珩两眼放光。
  “草原秋高马肥,正是他们战力最强之事,此时不出兵,便撑不到明年。”庞青看了一眼秃发树机能。
  此人在青营深造了两年,却异常低调,从不显山露水,别的鲜卑匈奴羌胡都改用汉名,唯独他一直用这个怪异名字。
  曾有人暗中点拨过他,只要改用汉名,那么他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但秃发树机能推说不敢废祖宗姓氏,便不了了之,一直我行我素,只跟堂弟秃发务丸,以及几个秃发部将亲善。
  秃发树机能和秃发务丸都在青营中深造过,尤其喜爱兵法,到了痴迷的地步,常常夜以继日,不眠不休,但到了考试之时,二人都是下下等,字迹难看,方略下乘,一度在青营中成为笑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