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分明是你不忠不义!”司马炎这么回复,就落入钟会的陷阱之中。
  钟会抚掌大笑,“不忠不义,天下何人能与你家相提并论?”
  司马炎的口才如何能跟钟会相比?
  两人的声音穿过淮河后都变得隐隐约约。
  但身后各有数百士卒齐声重复,因此两岸听的清清楚楚。
  霎时间,只有风声呼啸淮河流淌之声。
  钟会语重心长道:“安世啊,这司马家的江山未必会落入你手中,晋王心性吾素知之,你与众士族如此亲近,晋王如何心安?”
  “钟会贼子,休要信口雌黄!”
  “是否信口雌黄,安世岂会不知?言尽于此,世侄当仔细思量。”钟会让人抬来一张软塌,干脆就斜躺在城头。
  钟会跟司马师、司马昭交情都不差,凭着颍川钟氏的名头,这一声世侄绝不过分。
  “世子不可中此贼离间之计!”石苞安慰道。
  司马炎仿佛找到了靠山,长长松了一口气。
  石苞厉声道:“王凌、毌丘俭、诸葛诞尚且不能守住寿春,你自以为能强于三人否?不如早降,晋王饶你不死!”
  钟会在软塌上懒洋洋的拱手,“臣谢晋王大恩,然有夏侯泰初在前,会不敢从命也!晋王既然对仲容有猜忌之心,仲容以为还能善终否?尔功劳越重,夷三族之日越近!”
  “放肆!”论嘴皮子,石苞显然也不是钟会的对手。
  钟会大笑,“是真是假,仲容日后可知也!”
  石苞知道在此事上越辩越黑,之所以如此费尽口舌,其实还是为了说给寿春城中的中军士卒听,“寿春枯城一座,淮南绝地,晋王大恩大德,只要尔等斩钟会人头来献,无论蜀人、魏人,皆不失封侯之位,有罪者皆免,有功者皆赏。”
  两边又变得安静起来。
  这句话多少对城中士卒有些影响力。
  钟会麾下士卒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当初愿意跟随他的三万中军,一部分是投降他的蜀军。
  中军多多少少还是不愿与司马昭兵戎相见的。
  而蜀军更不愿意为钟会卖命,一听有活路,眼神全都活泛起来。
  司马昭三十万多万大军,钟会手上只剩六七万人,能守多长时间?
  钟会从软塌上一跃而起,指着淮水给司马父子发誓:“寿春虽不足以抵挡晋王,然只需拖上数月,秦、吴焉能无动于衷?晋王不如早归,会以淮水为鉴,永世为晋臣,不叛司马氏!”
  他表情夸张,动作迟缓,半真半假的滑稽模样,分明是在扮演司马懿的样子。
  而司马懿的洛水之誓,不仅有评书,还有戏曲,淮南士卒也听过。
  蒋舒、蒋斌等人一阵哄笑。
  接着全城士卒哄笑起来。
  钟会巧妙化解了石苞的招降,士卒想起评书戏曲中司马家的一桩桩恶事丑事,眼神重新坚定起来。
  对面司马炎满脸胀红,想大声斥责,却发现无法反驳。
  司马家的每一件丑事,都被说书人传诵天下。
  而很多事,钟会都是参与者。
  从洛水之誓到腰斩夏侯玄,再到淮南三叛……
  司马炎挥袖而去,石苞也说不下去了。
  回到大帐,司马昭脸上平静,但眼中有遮掩不住的愠怒之色。
  钟会每一句话都是在揭司马家的老底,在往司马家的伤口上撒盐……
  “父亲,钟会罪不可恕,当速发大兵,一举攻破寿春,枭其首,以警天下!”司马炎一向温文尔雅,却被钟会挑动了心火。
  但抬头时,忽然瞥见司马昭眼角的冷芒,心中一颤。
  南岸的声音如此之大,司马昭不可能听不见。
  父子多年,司马炎不可能不知道司马昭是什么人。
  杀郑小同,宁我负卿、无卿负我,早已在洛阳权贵圈中流传。
  森冷的目光之下,司马炎如芒在背。
  这些年他的确有些操之过急了,司马昭病倒时,士族门阀便无孔不入的钻入他麾下。
  从钟会嘴中说出的每一个字,都精准刺入这对父子的软弱之处。
  当初司马师为了谋反,连结发之妻夏侯徽都毒杀了。
  司马炎满头大汗,身为司马家人,当然知道的比外人更多。
  司马昭异常温和道:“攻城之事,有仲容主持即可,安世不妨休息休息,钟会挑拨之言,无须放在心上。”
  “唯。”司马炎拱手。
  司马昭剧烈的咳嗽起来,本来身体的病根就没有去除,多日劳累,靠汤药弥补,今日又被钟会弄得心神大乱,身体有些撑不住。
  “父王,该吃药了。”司马炎端起木几上的药碗,亲自给司马昭喂药。
  父慈子孝,真情流露,令帐中气氛温馨起来,侍卫们也颇为感动。
  汉魏非常重孝名。
  司马攸有这么大的名声,也是因为孝名。
  第六百三十六章 兵事
  时光进入甘露八年正月(公元263年)。
  杨峥在临晋苦等了两三个月,黄河迟迟没有封冻,而对面的防守越发严密,向东眺望,旌旗一直延伸至远山之中,营垒一望无际。
  贾充十万中军驻守弘农,陈骞、刘弘大军进入河东。
  “钟会击败司马亮、王沈夺下淮南?”
  淮南的消息一道道的传来,杨峥不禁大为诧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