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还是鲁芝第一次如此明确的反对。
  令狐盛脸上神情一黯。
  杨峥冲鲁芝拱手一礼,“伯父所言甚是。”
  秦国与中原有差距,但这个差距已经不大了。
  若是举倾国之力拿下河东不难,甚至打下潼关也不是没可能。
  但秦军的锐气一定会消耗在潼关、河东,后期会陷入疲软状态,无法攻入中原。
  而司马炎会调整国策,与秦国反复拉锯。
  鲁芝的意思要么不打,要么就打大的,减少百姓的负担。
  令狐盛则有些短视了。
  当然,杨峥也知道他的心思,无非是想找司马家报仇雪恨。
  但有些操之过急。
  落在鲁芝、卫瓘、庞青这些近臣眼中就有些不知深浅。
  令狐盛当年若是没走,现在至少也是张特级别的。
  杨峥不介意以前的事,调回长安后,信重一如从前,但其他人却不这么想。
  凭什么?
  令狐盛不属于元从系,也不属于降将系,跟青营系也搭不上边,所以在政治上就陷入孤立了。
  “且看晋吴之战胜负如何。”杨峥望着令狐盛笑道。
  心中有种直觉,孙皓这次要栽一个大跟头……
  钟会回到建业时,江东士人出城二十里迎接。
  “丞相一片赤诚,惜乎,陛下不察也!”
  “若是丞相领兵,必能扫平司马炎,攻陷寿春!”
  在众人的言语中,钟会的右丞相直接变成了丞相。
  没人觉得不妥。
  钟会的一系列表现已经赢得了江东士人的认同。
  连丁奉、陆凯都对他刮目相看。
  “会只是尽臣子之本分,诸位谬赞。”钟会带着孙皓的诏令而回,形同于托孤大臣,悄然之间,他的地位已经超过丁奉、陆凯。
  不过钟会没有丝毫骄矜之色,与私下里的放荡简直判若两人。
  风度翩翩、虚怀若谷、忠心耿耿、学富五车……
  钟会为自己打造了一系列的牌坊。
  从目前来看,简直是人臣的典范。
  更何况他还是带着嫁妆加入江东的。
  “有丞相辅佐太子,江东必能欣欣向荣!”钟会的弟子们又吹捧起来。
  钟会正色道:“会何德何能?辅佐太子,匡扶大吴,亦诸位之责也!”
  迎入建业,钟会先拜见了太子孙瑾,后与丁奉、陆凯密谈。
  “司马炎数十万大军围攻,陛下孤军深入,大不利,会愿帅部曲北上驰援,大司马、左丞相意下如何?”
  丁奉与陆凯对视一眼。
  “右丞相既然有辅佐太子之重任,不可轻动,支援陛下,某引麾下部曲前去即可,不劳右丞相。”丁奉一副当仁不让的架势。
  无论钟会怎么表演,丁奉、陆凯、陆抗这些江东俊杰永远不会放下戒心。
  如果当初钟会不与部曲分离,也根本走不到现在。
  “大司马名震天下,此次领兵驰援,陛下无忧矣!”钟会一脸欣然之色。
  陆凯眼角余光一直在观察钟会,却没有找到丝毫破绽,“大司马身体一直不适,此战……”
  丁奉脸色的确不太好,这段时日一直在跟孙皓闹别扭,但为了东吴国祚,不得不抱病前去,“无妨,吾吞并东关,前方不利,某引军接应而已,前方无事,某按兵不动。”
  钟会拱手一礼,“大司马真乃江东之柱石也!”
  一个个马屁送上,丁奉也有些飘飘然了,长笑一声,“司马炎黄口孺子尔!”
  西陵大战,不仅给孙皓带来信心,也让江东其他君臣信心大增。
  钟会嘴角勾起一抹浅笑,然后迅速恢复常态。
  第七百零六章 密谈
  吴孙皓宝鼎元年十二月,太史奏久阴不雨,将有阴谋。孙皓惊惧。时陆凯等谋因其谒庙废之。及出,留平领兵前驱,凯先语平,平不许,是以不果。皓既肆虐,群下多怀异图,终至降亡。
  ——晋书五行下。
  丁奉走后,陆凯却单独留了下来,与钟会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钟会在洛阳时便是玄学领袖,清谈的功力无人能及。
  陆凯当然也不是对手。
  不过两人密谈,自然不是为了清谈。
  孙皓十几万大军北上,身为左右丞相,难免会有些其他想法。
  陆凯始终试探不出钟会的心思,干脆挑明:“士季以为陛下此战胜负如何?”
  钟会滴水不漏,“以陛下之英明神武,当大胜而归也!”
  孙皓北伐,国中大权落在陆凯、钟会、丁奉三人手中。
  “士季何欺我哉?陛下此去必败无疑!兵法有云,未虑胜先虑败。此战若败,司马炎数十万大军一挥而下,江东可无虞乎?”陆凯目光一闪,盯着钟会道。
  钟会一脸忧虑,“诚如陆公所言!”
  话说到这个份上,钟会还是不肯松口,陆凯又道:“不知士季有何策可保江东?”
  钟会也盯着陆凯,“寿春兵败,合肥必失,江东之安危皆系于东关。”
  “倘若东关不可守,亦当如何?”陆凯身体微微前倾,抓着案几的手因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
  两人已经在商议孙皓兵败后的江东格局。
  东关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当年也曾易手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