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有他的能力、名望、资历够格……
  第七百一十五章 结盟
  “江东欲与大秦结好,为兄弟之邦!”诸葛靓风尘仆仆的从建业赶来。
  杨峥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但凡脏活、累活,大多都扔给诸葛靓……
  诸葛靓长的也像一个老好人。
  明明也是带兵参加过数十万大战的将军,却愁眉深缩,额头挤成一个“川”字。
  当年活跃在三国的诸葛家,现在只剩诸葛绪和他两人了。
  不过跟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的地位和名声比起来,差得太远。
  “晋贼掳汝国主,难道江东就没想过报仇雪恨?”杨峥好奇道。
  就算江东士族不待见孙皓,但这种奇耻大辱,总要表示表示吧?
  诸葛靓一脸尴尬之色,“此乃军国大事,外臣不得而知。”
  看他的神色就知道江东什么意思了,巴不得送走孙皓这尊“大神”。
  至于耻辱……绝没有利益重要。
  孙皓被送走,最符合江东士族与钟会的利益。
  当个皇帝当到这份上,也算不容易了。
  “我大秦遵守盟约,以前是盟友现在还是盟友,不必什么兄弟之邦,回去告诉你家丞相,好自为之吧。”杨峥岂能不知道钟会的心思?
  不就是来嘚瑟一把的?
  现在结成兄弟之邦,以后怎么拔刀子两肋插刀?
  大家束手束脚,都不方便。
  “臣告退!”诸葛靓没有强求,拱手就退下了。
  “钟会这是痴心妄想,江东群鼠岂能跟我大秦称兄道弟?”刘珩哼哼唧唧骂道。
  这厮的两个儿子刘不易、刘不疑吸食五石散,被朝廷处罚后,回去被他也狠狠教训了一顿,听说腿都打折了。
  尽管现在都是大将了,对杨峥的话还是奉若纶音。
  对自己的四十多个子女严加管教。
  不过贫嘴的习惯该是改不了。
  话糙理不糙。
  现在的秦国已经不是东吴能高攀的了。
  杨峥轻笑一声,“旭儿,你觉得如何?”
  杨旭马上就要十岁,这个时代的人都比较早熟,司马攸六岁时就已经会写信了,钟会四岁读《孝经》,七岁诵读《论语》,八岁诵《诗》,十岁诵《尚书》,十一岁诵《易》……
  杨峥不指望自己儿子是神童,但有些东西需要提前接触,每有朝会,都会让他在侧倾听,杨峥也能多陪陪他。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深远。
  “儿臣以为不必太重视江东,也不必能轻视江东。”杨旭脆声道。
  “哦?这是为何?”杨峥笑道。
  “江东不是大秦的对手,也不是中原的对手,一向只会偷袭,父皇防备即可,等收拾中原,江东也跑不了。”
  “不错。”杨峥笑道。
  虽然略有些浅薄,但能想到这份上也差不多了。
  更深层的东西,需要长久的锻炼,和自己的思考。
  钟会弄个使者来,说明他也看重秦吴之间的联盟。
  有了这个前提,杨峥也能集中精力对付司马炎。
  “父皇今日恩准,你可以休沐一日,去见见你的母后,或者去玩耍。”把孩子逼的太紧也不是什么好事。
  钟会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小时候学了那么多,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连个家都成不了,到处浪来浪去的。
  杨峥的原则是,当太子也罢,当皇帝也罢,首先要当个人。
  “谢父皇!”杨旭喜道,拱手一礼之后,欢天喜地的去了。
  “明日在你的儿子中挑一个最成器了,送入宫中当太子伴读,你管不好自己的儿子,朕帮你!”
  刘珩如何听不出言外之意,也是大喜,“陛下放心,臣的儿子都有臣的风范!”
  杨峥一愣,这句话听着感觉有些不对。
  这厮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一向张狂,没大没小,不是自己罩着他,御史台弹劾他的奏章都拦不住了。
  杨峥斜了他一眼,也不想说破,只要没犯原则性的问题,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别看刘珩外表粗野,实则粗中有细,掉脑袋的事从来不犯,拿捏的非常精准。
  御史们最多也就参奏他蛮横、君前失仪等等罪责。
  没过两日,洛阳有传来一则消息。
  钟会这厮不仅向长安派出使者,也大张旗鼓向洛阳派出使者。
  前脚要跟自己称兄道弟,后脚就脚踩两条船,跟司马炎眉来眼去了。
  晋吴居然也结盟了!
  杨峥啧啧称奇,孙皓还在洛阳养着,江东士族这么快就跟司马家媾和了?
  可见士族的廉耻不值得任何期待。
  这更加让杨峥确定,孙皓和丁奉是被江东士族出卖的。
  更让杨峥郁闷的是,江东跟自己是兄弟之国,跟司马炎则变成了君臣之国……
  当年孙权偷袭荆州后,也向中原称臣。
  这也算是江东的老传统了。
  想到此处,杨峥心中一惊,幸亏没同意钟会的兄弟之邦,不然自己也间接向司马炎称臣了……
  杨峥一阵恶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站在东吴的角度,这一手玩的还算漂亮。
  两边结盟,两边都不得罪,你们打你们的,不用管我……
  “如今晋吴结好,中原之意必在我大秦!”卫瓘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勾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