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此之后,司马家仿佛洗心革面,全都变得“仁慈”起来。
  司马昭如此,司马炎也是如此。
  这是一个清晰的讯号,是司马炎在杀一儆百,借庞会三族的人头震慑士族。
  他们司马家不是绵羊,当年司马懿司马师曾杀的人头滚滚。
  多少忠心曹魏之人被屠戮一空?
  士族最怕的也是这一手。
  “至于石鉴——”司马炎的瞳孔时而收缩、时而扩张,“斩首示众!”
  到底还是留了一线。
  夷庞会三族是提醒士族,司马家的祖传技艺没有绝代。
  只杀石鉴一人,则保留了士族一些颜面。
  司马家的破船以后还需要士族豪强的继续支持,所以不会把事情做绝。
  殿中诸人都松了一口气,变得更加恭谨起来……
  一辆辆囚车在朱雀大街上吱呀吱呀的拖动。
  庞会整个人瘦了一圈,眼神无比呆滞。
  他想不通为何自己会走到这一步。
  河东大战他尽心尽力,诱杨峥入围,为了晋军提供一次围歼秦军的机会。
  杨峥十万大军,司马炎手上二十万大军,谁能想到司马炎会败的这么惨?
  “呸,奸贼!”一个白发老头一口唾沫吐在他脸上。
  接着,石头、泥巴纷纷袭来,庞会避无可避,只能硬挺着。
  百姓们仿佛找到了仇恨的宣泄口。
  石鉴也被砸的头昏眼花。
  两人约定好互相提携,果然应验了,一同提携着上路。
  不过石鉴比庞会更清楚规则。
  当初劝谏司马炎出兵的时候,本来就赌上了全部身家,现在只杀他一人,也没有褫夺他子嗣的官爵田产,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石鉴年过六十,看的也开。
  庞家的家眷哭哭啼啼,哀声不绝,“你为何要回来,为何?”
  庞会望着寒风呼啸的天空,忽然回想起骆谷之战的时候,如果当初走的跟杨峥一样的路,会不会不一样?
  可惜司马懿父子给他带来的震撼太强烈了。
  而他心中一直看不上杨峥,从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是如此,杨峥成就越大,他的心理落差也越大,渐渐生出了莫名的仇恨……
  庞会迷迷糊糊的被按在地上,如同待宰的猪狗一般。
  背后的刽子手提着明晃晃的大刀。
  一种莫名的恐惧从心间窜起,他剧烈的挣扎起来,一会儿仰头咆哮:“我父子两代忠心耿耿,陛下、陛下为何看不见?”
  一会儿大吼:“贾充负我!”
  换来的只是百姓们的谩骂和嘲讽声。
  石鉴笑骂道:“庞会小儿,何作此妇人之态?”
  笑着笑着,刀锋落下,石鉴人头落地,一道血箭从脖颈中射出。
  庞会瞪大眼珠子,全身剧烈的抖动起来,“我父子、忠心耿耿、忠心耿耿!”
  身后的刽子手被他弄的始终对不准刀,不耐烦道:“你父忠的曹家,关当今陛下何事?”
  一瞬间,庞会不挣扎也不颤抖了,像是忽然明白过来,忽然狂笑起来,笑道涕泗横流,“原来如此,未想我庞会戎马一生,居然见识不如一——”
  最后几个字没说完,屠刀落下,庞会的人头跟着一起落下……
  第七百四十五章 诸葛
  煌武三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
  杜预率大军从容退走。
  司马骏收复许昌之后,不敢追击,只令斥候哨探。
  杜预大车小车推着粮食、钱帛返回。
  “陛下神威,河东大胜,司马炎大势已去!”周旨兴奋道。
  杜预笑道:“那就趁此大胜,拿下南阳!”
  诸葛绪、司马亮围攻柳隐多日,却一直拿不下,反而损兵折将,士卒疲敝。
  河东大战,天下震动。
  晋军士气一落千丈。
  杨济在北,柳隐死死抵在宛城之下,李特、田章率一万步骑出武关,加上杜预从西而来,整个南阳都处于秦军的包围之中。
  “都督用兵,果然鬼神难测,诸葛绪师老兵疲,士气全无,宛城如何守御?”周旨大笑道。
  杜预摇摇头,“用兵之道,如水因地制流,随势而动,譬如许昌,出兵之前,安知颍川士族会如此配合?无非是因势导利而已,如今的宛城也一样,如果陛下不在河东大胜,诸路援军齐至,此城安能拿下?此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周旨如同一个谦虚的弟子,仔细聆听着。
  张俨却担忧道:“都督私自将许昌钱帛赏赐将士,只恐……会被说成是收买军心,又擅自放弃许昌重地,难免有人说三道四。”
  树大招风,到了杜预如今的地位,很多事不得不谨慎一些。
  “公所言甚是。”杜预向张俨拱手。
  周旨却笑道:“我大秦岂是洛阳君臣可比?陛下一向豁达。”
  “正是因为豁达,所以才需谨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都督当年镇守蜀中,便有风言风语。”张俨低声道。
  “此事某自有打算。”杜预挥手,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
  想要做事,就要承担责任,难免会被人注视,即便如杜预这般温和的人,也不会缺少暗中忌恨的人。
  大军赶到宛城,血腥气扑面而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