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照后世的记忆,随军的工匠按照自己的想法,以黄土和木架捏成炉子,再把煤和黄土混合,做成煤饼,一个跨时代的东西便出现了。
  造型虽然丑了点,但绝对实用,望着炉中持久而稳定的火焰,杨峥感觉身心俱暖。
  有了这玩意儿,司马炎恐怕这次要栽了。
  “陛下真乃神人也!”卫瓘一眼看出这东西的价值。
  烧柴,无法控制火力大小。
  四十万人一天下来,干柴也是个天文数字,一个冬天,只怕整个河北的树木都不够烧的。
  而火炉能控制火焰大小,能终日不熄。
  关键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传令代郡太守王延,全力输送石墨,有多少要多少!”
  “唯!”斥候听出杨峥语气中的急切,一刻不敢耽搁,策马飞奔而去。
  “把耐寒的漠北马全都派上去拉煤。”杨峥又下来道命令。
  上党居高临下,送煤也方便。
  晋军所在城中,野外全都是秦军的天下,运煤没有任何困难。
  第八百零一章 粮草
  太行山周边到处都是煤。
  斥候相继在温县、朝歌等地发现煤矿。
  温县就是后世的焦作,也是产煤大县,士卒不必远行至上党或者代郡去挖。
  煤饼制作简单方便,在炉子里能少,在土坑里面也能烧。
  大部分人图方便,就在地上挖个坑,放里面烧,外面烤上半扇羊肉,火里面煨上一大罐肉汤,将士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吹吹牛皮,拉拉家常,日子过的更快活,天天吃了睡,睡了吃,不少人还长胖了。
  整个大营都升腾起一阵阵暖意。
  连战马的栅棚里也烧上了煤饼。
  凡是烧煤取暖的地方,全都被强制保持通风,有专人严格巡查,防止中毒和火灾发生。
  将士们的训练全部取消,若无必要,全部留在营房中窝冬,人不动,天天躺着,对食物的消耗大为减少,只派出必要的斥候小队和巡逻队伍。
  而这种天气,邺城里的晋军也不可能发动反攻。
  唯一有威胁的是驻扎在清河的鲜卑三部。
  动不动就千余骑南下袭扰,三更半夜忽然鬼哭狼嚎起来,射几支暗箭,点几把火掉头就跑,虽然没占到便宜,但一只苍蝇总在耳边飞,难免让人心烦意乱。
  派出骑兵追击,对方早就没影了,不知道钻到哪个雪窝子里面去了。
  若是大军围堵,吃力不讨好。
  他们的出现,让邺城守军精神一振。
  一时半会,杨峥倒也拿他们没办法,只能加强巡逻。
  好在随着天气越来越冷,鲜卑人也扛不住了,袭扰的次数越来越少。
  现在看起来,这场大雪未尝不是好事。
  钟会被堵在许昌半死不活,邺城被风雪彻底封锁,里面的人出不来。
  剩下的就是熬了。
  熬到一方先出错,熬到一方精疲力尽,熬到一方土崩瓦解!
  其实中原灭国大战几乎都是如此,在双方都不是弱智的情况下,只能这么熬下去。
  目前而言,秦军还是占有很大优势。
  杨峥手上的底牌多一些,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战争也是发生在中原,对秦国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士卒能吃上肉,烤上火,还有人表演节目解乏。
  情绪自然稳定一些,天天吃了睡睡了吃,这种日子还有怨言,那杨峥就真没办法了。
  不过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陛下,牲畜只剩下一万多头……”卫瓘前来禀报道。
  虽然采取各种措施,但四十万张嘴,就是四十万个无底洞。
  这才几天,牲畜就吃了一大半。
  而这个寒冷冬天才刚刚过去一半,并且越来越冷。
  “还能支持几天?”
  “以现在的速度,最多五天,牲畜就全没有了。”四十万人的后勤不好管,卫瓘脸上多了不少皱纹。
  问题一个个的解决。
  取暖解决了,再解决粮草问题。
  说实话,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杨峥也舍不得杀战马。
  这么多年秦国的家当,一半是二十万能征善战的中军将士,另一半则是战马。
  培育它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当然,军中还有一定数量的粮草,但看这寒冷的冬天,不知要持续到什么时候,这些粮食是保命之用的。
  后方的粮草断断续续,鲁芝没有说,但杨峥知道一定压力极大,若是再下一场大雪,后勤说不定就断了。
  其实秦晋两国都在这场寒雪中煎熬。
  就看谁先扛不住。
  杨峥盯着沙盘,邺城周边的重镇,黎阳、襄国、馆陶等等都有重兵防守。
  文鸯、蒙虓现在都没打下来,已经说明这些城池的坚固。
  最终,杨峥的目光落在清河。
  鲜卑三部都是骑马而来,数万之众,肯定有大量粮草供应,而且他们的战马也是食物之一!
  此外,这场对峙持续了数月,士气难免低落。
  要打破眼前的僵局,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创司马炎的援兵,断绝晋军外援。
  这两年鲜卑三部因中原战乱,吸收不少汉民,实力不断壮大,现在送上门来了,该让他们尝尝大秦的刀子了。
  最好把他们打残,以后出征辽东的阻力会大大降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