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也是卫瓘同意伐吴的原因。
  只要在荆州稍稍打开局面,江东就会大势已去。
  钟会就像坐在一座火山上,不服他的大有人在,风雨飘摇,内忧外患。
  诸葛靓一怔,不过以他的才智,很快就想通了,“屈膝之人,未可信也,丞相按兵于建业,何人敢动?大秦去岁灭晋,中原人心未附,陛下执意伐吴,一旦不利,恐有当年赤壁之祸、猇亭之败也!”
  “大胆!”亲卫冷喝一声。
  但诸葛靓却并没有惧色,镇定的直视杨峥。
  “不愧是诸葛公休之子!”杨峥赞道。
  赤壁之败,三国鼎立,曹操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
  猇亭之败,蜀汉输光了老底,若不是出了个诸葛亮,蜀国早该灭亡了。
  这两场大战,江东以弱胜强。
  一个周公瑾,一个陆伯言,从此名垂青史,为无数后人瞻仰。
  但现在的江东能跟当年的江东相提并论吗?
  “大秦既非曹魏,亦非蜀汉,既然江东如此有信心,不妨静观荆州战事如何!”人的气势会随着地位而攀升,现在的杨峥每一个字说出来,都会给人莫大的压力。
  诸葛靓虽然还维持着镇定,不过眼神却在躲闪,神色也不自然起来,“陛下一意孤行,外臣无话可说。”
  “你没话说朕有话说,回去告诉钟会,现在归降大秦,犹不失封侯之位,若是大秦将士攻破建业,只怕会沦为阶下之囚!”
  “外臣、领命。”诸葛靓拱手。
  “仲思,你原是魏人,也是我秦人,天下一统在即,不如回归故国。”公事谈完,可以说私事了。
  以现在两国的地位,只要不是核心利益,钟会都会答应。
  还有毌丘俭的弟弟毌丘秀、儿子毌丘宗、孙子毌丘重等人。
  诸葛诞起兵私心不少,但毌丘俭却是真的在为曹魏鸣不平。
  毌丘俭的功绩绝对被低估了。
  大秦继承魏制,就应该为这些人拨乱反正。
  诸葛靓道:“多谢陛下好意,当年靓走投无路,东吴收留,没有送还司马氏,已是大恩,今东吴危如累卵,靓若弃之而去,有何面目立于大秦?陛下亦会不齿。”
  一句话就把杨峥堵住了。
  士人还是有几分风骨的。
  杨峥叹一声,“阁下好自为之吧。”
  诸葛靓拱手而退。
  “父皇为何不先攻下许昌?”杨旭问道。
  “许昌还要攻打吗?”杨峥笑道。
  杨旭思索一阵后道:“儿臣知道了,灭吴之后,许昌自会投降。”
  “颍川士族影响天下百余年,城池易取,其心难归,朕要他们心服口服的迁入大兴!”
  颍川士族早就派人来联络了,规格比以前降了不少,可以放弃部分土地、奴仆、部曲,但希望留在颍川,杨峥没有搭理。
  消化完河北山东,颍川自然跑不了,杨峥倒要看看他们能挺多久。
  时间拖的越长,他们的筹码就越少。
  第八百三十七章 初战
  所有压力都集中到罗宪身上。
  此战是他一再上表,朝廷才同意的。
  如果失败,罗宪的脸面都不知道要往哪儿搁,蜀中士人的脸面也会丢尽。
  不过罗宪胸有成竹,别人惧陆抗父子威名,他却不惧,这么多年他一直想报当年围攻永安之仇。
  “欲平江东,先克荆州,欲克荆州,先破西陵!”永安城下,罗宪沉声道。
  目光扫过一众将佐,儿子罗袭、侄子罗尚赫然在列。
  罗家也逐渐成长为蜀中将门。
  “攻破西陵!”无数把长矛长戈刺向天空。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支秦军都是招募蜀中旧军,训练多年,兵精粮足,士气高昂。
  罗宪对自己的练兵水平极为自信,“进军!”
  城头令旗挥动,大军缓缓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前移动。
  江面上,两百多条战船也一同起航。
  五万大军水陆并进。
  大江东去,两岸铁甲如江水一般向下游汹涌。
  罗宪骑在战马上,左手罗袭,右手罗尚,意气风发。
  才几年时间,他就从巴东太守提升到一镇都督,这种恩宠和信任也算古今少有了。
  罗袭为人沉稳持重,不发一言,不过罗尚为人略显轻浮,“陆抗江东名将,不如让襄阳之军于江陵吸引吴军,待其力竭,我军再攻西陵,事半功倍,可一鼓而下。”
  罗宪与霍弋之间没有隔阂,但与羊祜之间,沟通却不那么顺畅。
  这些年基本没什么交流。
  在蜀中将吏眼中,羊祜不过是沽名钓誉的墙头草而已,很多人不齿他的为人。
  除此之外,罗尚还有另外一层心思,真攻破荆州,功劳算谁的?
  不过罗宪却摇摇头,“陆抗不是蠢材,江陵兵精粮足,岂会中计?此战没有花哨,诸军合围西陵,以实力耗死陆抗方是上策!”
  “若攻破西陵,军功岂不是要分一份给别人?”
  罗尚现在不过一校尉,又不能继承罗宪的爵位,自然比较着急一些。
  年轻人难免想向上爬,军功在大秦是最好的梯子。
  “敬真此言差矣,陆抗经营荆州多年,实力雄厚,三军协力,方能破此强敌,否则便是自取其辱。”罗袭不满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