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着身如筛糠的庞天寿,坐着的崇祯皇帝,淡漠道:“先前的事情,朕,不想再提,你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希望以后能做好本职。
  机会,朕只给你一次,若不能当差办事,那新账老账一起算!”
  “奴婢叩谢皇恩!”
  庞天寿激动的频频磕头,随后小心翼翼的站起身来。
  御马监,真要是论起来的话,那是内廷的枢府、内管家,手里攥着兵权、财权,可谓是不输于司礼监的存在。
  像戍守京畿的京营,所涉五军营、神枢营、神机营,外派的提督内臣、坐营内臣、监枪内臣,多是从御马监这边派出的。
  大明的统治框架,内廷、外朝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基本盘,然这些年下来,算是出现不少问题。
  “高起潜,你现在是御马监掌印太监,朕要下达旨意,你能扛起担子吗?”崇祯皇帝神情淡漠,抬头看向高起潜说道。
  “奴婢愿为皇爷分忧!”
  高起潜心中一紧,忙走上前,拱手作揖道:“不管皇爷下达什么旨意,奴婢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定能办成!”
  “那你们呢?”
  崇祯皇帝露出一抹笑意,看向方正化、褚宪章他们道。
  “奴婢等,愿为皇爷效死!”
  方正化、褚宪章、王应朝等御马监首脑,纷纷走上前,恭敬的拱手作揖道。
  现在建虏攻破大安口、龙井关等地,喜峰口估计也被拿下了,那么下阶段的战事,皇太极所率建虏八旗,必然围绕遵化、三屯营展开。
  军机处这边,已依着自己的意思,下达了相应的军令。
  趁当前的局势,还没恶劣到最糟糕的程度,将御马监唯一执掌的军事武装整饬,就是要紧办的事情。
  “好,还算有点担当。”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看着高起潜他们,说道:“朕决意整饬四卫营、勇士营,改称勇卫营!
  朕给你们御马监,两天的时间,朕要一支真实的勇卫营,记住,吃空饷、散兵游勇,朕都不要。
  到时,有多少能用的锐士,就留下多少能用的锐士,当然,你们若是有本事,招来锐士补充进去,那朕会觉得很欣慰。”
  “奴婢等领旨!”
  高起潜、方正化他们,当即拱手应道,然内心却感到压力很大,自家皇爷这样说,那便是知晓一些情况。
  四卫营、勇士营改称勇卫营,足以看出皇爷的重视程度,若到最后,勇卫营只留几百兵额,那岂不是显得他们能力极差?
  可是所缺这些兵额,他们又该到什么地方补充呢?
  “嗯,这两天,你们御马监这些太监,可随意进出宫禁。”
  瞧着眉宇间透着忧色的众人,崇祯皇帝说道:“另外,朕给你们出个主意,先前效命于魏阉的那帮武阉,你们是不是能单独设营?
  还有京营那边,朕记得御马监所派内官,跟你们都有些联系吧?
  勇卫营,暂定三千吧,不能过线。”
  对呀!
  高起潜他们一听此言,脸上露出喜意,眸中闪烁着精芒,怎么把这些都给忘了。
  眼下他们身负皇命,整饬四卫营、勇士营,组建勇卫营,抽调锐士不成问题吧!
  看着兴奋起来的高起潜等人,崇祯皇帝脸上露出笑意,作为御马监执掌的勇卫营,这将是自己的绝对力量。
  若能整饬出三千锐士,哪怕他们是临时组建起来的,但真遇到紧急态势时,勇卫营的实力,可远超其他京营。
  眼下被自己擢升进御马监的太监,以高起潜、方正化为首,算是粗通军事的内廷宦官。
  他们所拥有的一切,皆是依附于皇权,叫他们做出背叛自己的事情,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除非他们脑袋叫驴踢了。
  真要是那样的话,大明还是趁早亡了算了。
  第十三章 风云变
  己巳之变的始末,崇祯皇帝可谓是了然于胸,想赢下此战,会很艰难,毕竟牵扯到的因素太多。
  然此战不管有多难,大明都必须要打赢!
  点拨完高起潜他们后,崇祯皇帝在王承恩的服侍下,便伏案书写起来,而高起潜等人,则老实候着。
  此刻的内书堂上下,除崇祯皇帝在书写时,出现些许响动外,再无任何杂音,曹化淳他们就像木头桩子一般。
  这几日,受建虏寇边影响所致,崇祯皇帝一改先前做派,神态举止略有变化,这也叫王承恩他们心生揣测。
  然方才在内书堂,崇祯皇帝所表现出的强势,已叫王承恩、曹化淳这些内廷太监,不敢再有其他想法。
  “高起潜,你过来。”
  崇祯皇帝搁下所握毛笔,拿起所写文本,吹着未干的墨迹,在前候着的高起潜闻言,忙恭敬的走上前。
  “皇爷……”
  高起潜拱手作揖,准备聆听圣谕。
  “这是朕对所设勇卫营,军制的一些想法,你们御马监上下,就按此来整饬。”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将所拿文本,递到高起潜身前,说道:“朕方才所定三千兵额,是勇卫营正兵的线。
  武阉不在此列。
  所募武阉,要单独设营编队。
  另对愿入勇卫营的武阉,登记其家情况,尤其是子侄,都要详细记录下来。
  朕记得在京营中,有一小将,名唤周遇吉,锦州卫人士,若你们寻得,可叫此人出任游击将军,暂统勇卫营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