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前镇辽军的框架初步缔造,趁着时下辽南局势较稳,有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牵制着建虏八旗,我们要尽快掌控辽西前线。
  虎山,你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麾下所统领的镇辽军,乃我大明戍守辽地的诸军中,日后将要硬撼建虏的强军,以此推动戍边辽军的彻改!
  在推动辽西撤卫设府诸事时,本督会分批遴选辽地健儿,以补充进镇辽军中,尽快达到5万建制满编。”
  “请督师放心,末将定会守好辽西前线的。”
  见孙承宗这般,黄得功抱拳行礼道:“这建虏八旗想杀进辽西,必先从末将的尸首上踏过去,否则别想杀进辽西!”
  “好,这才是陛下所看重的虎将。”
  孙承宗不加吝啬的赞许道:“等到镇辽军定编成型后,何可纲所领各部,也将顺势推动谋改。
  到时我大明戍守辽地的大军,就能相对应的进行裁撤整顿,这无疑会大幅降低朝廷的负担。
  而期间推动的撤卫设府诸事,一旦能初见成效的话,甚至能无需朝廷调拨粮饷,就能确保辽地安稳。”
  随着黄得功所领将校团,护送阎应元、陈明遇这批士子,赶赴到辽西之地后,围绕辽西的种种变动,一直在悄无声息的进行中。
  特别是黄得功奉旨所领的镇辽军,在孙承宗的协助下缔造,算是初具规模了。
  后续所要做的事情,就是逐步扩编至所定建制,并初步形成相应的战力。
  鉴于当前所处的形势,孙承宗没让黄得功所领镇辽军,继续驻守在广宁城,而是让他率部接替满桂,提前肩负起固守辽西前线的重担。
  此外孙承宗也想通过此等部署,顺势推动辽西的撤卫设府,让安耐不住性子的人,主动跳出来,以便于彻底清除掉死硬派!
  黄得功走了。
  领着麾下所统镇辽军,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广宁城,这必然会在此后的时间里,影响到锦州、宁远等地。
  “督师,看来秘密筹设锄奸队,是很有必要的。”在黄得功离开没多久,茅元仪却神情严肃,从辽西某地赶回广宁。
  “就在过去半个多月内,下官执掌的锄奸队,就查出不少潜藏的建虏暗桩,拔出萝卜带出泥,又揪出一批细作。
  现在这批人的审查,还在秘密进行中。
  真是不敢想象,如果贸然让阎应元这批读书人,前去辽西各地,尊奉陛下的旨意,落实撤卫设府诸事,会形成怎样的态势。”
  “那必然会遭受暗杀,甚至是秘密拉拢。”
  孙承宗双眼微眯,语气感慨道:“秘密创设锄奸队一事,是陛下所命的,当初本督也没想到此事。
  看来从万历朝开始,建虏就觊觎我大明辽疆,为此谴派众多的暗桩,在背地里干这等腌臜事。
  不然我大明每每想展开行动,可建虏却总能做出相应调整,继而对我大明军队,展开针对性的攻势。”
  随着辽西的全面收复,大明在辽疆的战略纵深,亦得到相应增扩,针对所控地域的锄奸行动,崇祯皇帝也开始秘密推行着。
  这场从万历朝开始就逐步形成的乱局,在大明面对建虏的侵略下,不断节节败退的大势下,必然让很多人暗中勾结建虏。
  此前不向孙承宗传达这等旨意,是崇祯皇帝担心在大规模锄奸下,必然会触碰到某些人的敏感神经。
  继而导致辽前所控疆域,被内外勾结下,让建虏八旗一路打到山海关去,那对大明的震动就太大了。
  现在能有序推动这些,除了战略纵深增加不少外,就是多了李自成所部,也能帮大明牵制住建虏。
  这样就算大规模锄奸下,会引起相应的风波,那建虏也不能集中优势,向戍守辽地的明军展开猛攻。
  “秘密锄奸一事,要保持警惕性,也要多筛选些人才。”
  孙承宗继续说道:“陛下说了,如果在所调士子中,发现到相应的苗子,可以对其进行约谈。
  如果其愿意加入进来,那就补充进锄奸队中,负责对内锄奸,对外策反等事。”
  “喏!”
  茅元仪当即作揖道。
  相较于骆养性所领的锦衣卫,崇祯皇帝更愿意重设新衙署,以此肩负起针对战争的这部分职权。
  至于锦衣卫这边,等曹化雨所秘密培训的遗孤,真正磨砺出来后,那相应的更新换代,就能顺势推动了。
  “对了,阎应元他们,是否开始回归了?”
  孙承宗想到了什么,看向茅元仪说道:“这些时日让他们用各种身份,深入到锦州、宁远等地,去了解卫所之害,按理来说应该了解到实况了。
  现在建虏这边,李自成那边,都变得很安静,只怕他们都在密谋着什么,我辽西境内的谋划部署,也该有序推动了。”
  “都在回归之中。”
  茅元仪微微欠身道:“其中李岩、牛金星他们已回广宁城,这几日其他士子,就会悉数回归,到时督师就能约见他们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 革辽(2)
  辽西走廊现存的一众卫所,存在着哪些问题和弊政,就清清楚楚、原原本本的摆在那里。
  对阎应元、陈明遇、李岩、宋献策、牛金星、顾君恩、堵胤锡这批读书人来说,经过直隶赈灾行署的磨砺,想了解到这些问题和弊政,是很容易的事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