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船东见事已如此,只好嚷嚷着同去……林副会长这种高地位的社会人士,是有资格在使馆区内住宿的。
  顺便,考虑到符管教还会再去立锥堡,值得投资,于是林东主一并邀请了好运气的符管教,再次蹭车,蹭饭,蹭高档招待所。
  安南使馆,符有地作为体制内人员,当然是知道有这么一处的。不光如此,他还清楚,安南使馆是“外交部”这个衙门的地盘。
  根据当年签署的“抚远号条约”,升龙府在城东划出的一处民巷,便成了大明国的使馆区。
  这之后,使馆区开始大兴土木,有力拉动了当地经济。
  现如今,使馆区早已建成。符有地坐在马车上,通过北角门进了升龙府这座大城后,很快就踏上了一条独特的红砖马路。
  看到这独一无二的红砖马路,以及道路两旁高高的围墙,符有地知道,使馆街到了。
  前脚从一道侧门进了使馆,林奉后脚便匆匆告辞:林武官工作地点是使馆区核心区域,外人进不去。
  轻车熟路的林船东,带着符管教和两个随从,径直去了接待处,先开了房,然后去了餐厅。
  使馆区的餐厅相当先进,中午提供的居然是自助餐。符管教这可是第一次吃自助,顿觉开了眼,上手就是美食区大胃王的路数,抄了一铁盘海鲜开整,连呼过瘾。
  林东主上了年纪,吃饭属于合理搭配养生为主。随便吃了点,见几个年轻人酣战不停,莞尔一笑便去歇息了。
  这边符有地狠狠吃足了一个时辰,方才尽兴。饭后,他捧着鼓胀的肚皮开始遛弯,顺便参观一下大名鼎鼎的大明首个驻外使馆。
  可这一参观,他的感官就不好了。允许客人参观的院落,清一色灰扑扑的水泥房屋。不见雕梁画栋,也不见木石花草龟虫蝶燕,整个使馆区外围一圈院落,全部都是呆板的方型建筑,连窗棂都是铁条的。
  溜达了一圈,索性无趣。于是符管教便回到招待所院内,找到自己房间,倒头就睡。
  这一睡就是一下午。傍晚起来后,符有地胃口不减,又跑去自助餐厅蹭饭。期间他与林船东碰头,得知自己还要在使馆多住几日:林船东要等自家产业的掌柜前来汇报完局势,商量完对策后才能出发。
  有自助大餐吃,符有地恨不得在使馆再住一个月,当下连连点头。
  幸福的时光却总是那样短暂。
  当天夜里,正在呼呼大睡的符有地,突然间被一阵嘈杂的声音给惊醒了。
  迷迷糊糊中扭头望向窗外,看到的却是跳动的火光。
  “走水了?”
  意念在脑中转了几个圈后,符有地猛地从床头坐起,草草穿上衣服跑出门。站到亮如白昼的院里环视一圈,才发现并不是走水,而是有旅客举着火把四处乱窜。
  伸手掏出怀表一看,子时正。看着满院子发出光芒的火把和煤油灯,一头雾水的符有地,一扭头,正好,看见了匆匆从外间返回的林船东。
  然后,一个震撼性内幕把符有地砸蒙了:使馆被安南兵马围起来了!
  还没等符有地消化这个惊天消息,一个年轻的少尉武官,带着几个荷枪实弹士兵冲进了院里:“所有人,临时征用。有军械使用经验的,来我这里报备!”
  符有地闻言,只好压下心头疑惑上前报备:眼下是乱世,大燕国任何级别的公务员,日常必定受过正规枪械训练。
  这种枪械训练可不是形式主义。按照大纲要求,五十名临时集结的公务员团队,附带一百名社区积极分子,面对土匪团伙,必须要有防守小型县城四十八小时的能力。
  符有地穿着公务员制服,入住登记也用的正规证件,躲都躲不过去。
  好在吾道不孤。这年月敢跑到安南做生意的旅客,不会算账的可能有,不会使刀放枪的,一个都没有。
  最后,一番报备下来,两个客房院落将近四十名旅客,除了几个林船东这种老头外,其余全被征用了。
  接下来,少尉先是勒令林船东等闲杂人士撤进内院。然后少尉将旅客们分了两组。这时候,穿着公务员制服的符有地,毫无疑问被安排成了小组长。
  符组长前脚得了官衔,后脚就带着一众手下,随少尉去内院领装备。
  惶惶然间穿过两条夹道,打开一扇仓库门,符组长首先领到的,是预制板……规格统一,有金属荷叶和铰链连接的折叠木板。
  扛着木板回到外墙,按照示范搭好。灯火通明下,符管教怔怔看着这一排严丝合缝,高度刚好能在墙后探出头的木架,禁不住口中泛出了苦水:这他娘的是早有预备!可恨老子流年不利,填了外交布的黑坑啊!
  然而,事已至此,情知入坑也没用了。符有地带着自己小组的人手,排队领了武器。
  武器是正规军用火帽枪,俗称二八大盖。
  领到枪后,大伙就排队上了木架。
  整个使馆区,是一块临近城市东北角的长方形街区。符有地他们现在的位置,在长方形的东南角落。
  这个位置,毫无疑问是炮灰专用的外围角落。如果安南人要进攻使馆,此地首当其冲。
  这时候,手里提着短枪的少尉,开始沿着木架巡视:“架好枪!都听好了,无令不得开火!有违抗军令者,就地枪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