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倒是丝毫不顾当事人的感受,把这件事情搞得沸沸扬扬,弄得萧家罗家这两年来一直都尴尬得很。
  今年早些时候,罗大娘子甚至提议让两家儿女早些成婚了事,只要成了婚,这些谣言便自然而然地没有了。
  不过罗纲却是不同意,这小子是要脸皮的,当年发下的誓言言犹在耳,他岂能背信弃义,真要这么做了,汴梁人绝对又要嘲笑他一番。
  现在他已经被人指指点点了。当然要考中进士之后,风风光光地娶萧旖进门。特别是听说那耶律俊居然在辽国那边也去考了一个进士,罗纲的这个心思也就更强烈了。
  现在每天都在家埋头苦读呢。
  “那耶律俊现在还被拦在城外呢,不过也快要进城了,说起来这件事,也是愁人。”韩大娘子叹道:“你要是不出来,那耶律俊再上门可怎么办?他们可是不讲礼仪的。你不知道,那耶律俊虽然还没有进城,但礼物却又送上门了。”
  “让许勿言拿大棒打出去!”萧禹有些恼火。“东西都丢出去。”
  探视完的韩大娘子与萧旖离开了台狱,回望御史台那乌沉沉黑漆漆的大门,心里都是无比沉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萧禹才能摆脱这里。
  要是萧定不回来,萧家该如何自处?
  总之,都是问题。
  对于萧家来说,问题就如同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怎一个愁字了得哦!
  不说萧家满脑门子的官司,城外,辽人营地,却是一片欢声笑语。
  时隔年余,耶律俊再一次见到了林平。
  当初为了挽总策划主持这一切,林平冒着大风险进了汴梁,如今,算得上是功德圆满,他们想要的,基本上都达成了。
  被耶律俊视为最大敌人的荆王赵哲死了。
  大宋最强的边军最后的种子,也在汴梁城中化为了乌有。
  即便是差一些的上四军,在宋国的军队序列之中,其实也算是不错的,这一次更是损失惨重。
  据称五千边军,给上四军造成了数万的伤亡。
  总之,上四军也是伤筋动骨了。
  做下了这等大事的耶律俊,在辽国皇位的继承之上,还有谁能与之相抗呢?
  回去之后,就收拾耶律喜去。
  这便是耶律俊现在的想法。
  “只差最后一击了!”一口喝干了杯中的酒,林平看着耶律俊道:“宋廷最后的一口气,便是萧定的西军了。一旦西军离宋廷而去,宋国基本上也就只能苟颜残喘了。”
  “都安排好了吗?”耶律俊问道。
  “自然!”林平道:“如果一切不出意料,萧禹在这个世上还能活上个十来天吧!我现在最想看到的是,萧禹死后,宋国朝廷会怎么做?”
  耶律俊摸了摸下巴,道:“其实不管怎么做,萧定都不可能回来了,如果再好一点,就是萧定举旗造反,出横山,打陕西,那就真是再美妙不过了。”
  林平大笑:“正是如此。殿下,我刚刚听说你送的大笔礼物,又被萧家给丢出了府门?”
  “习惯了,习惯了。不过不要紧,等我进城之后,再找机会去拜访吧!”耶律俊笑道。
  “只怕殿下没机会去拜访萧府了,不过萧家三娘子,我们是一定能带回大辽的。”林平道。“我没有见过这个女子,到时候倒要好好见识一番,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奇女子,能让殿下您念念不忘。”
  “你没有见过人,应当读过她的诗和文章吧?这可不是一个寻常女子能写出来的。”耶律俊微笑道。“见了她,你就知道这世间,当真是有才貌双全的女子的。”
  第三百零三章:萧禹之死
  老大萧定能做到现在这个成绩,是萧禹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便是在梦里也不曾。
  萧定如今也不过二十五岁罢了,就已经是一路行军总管,放眼大宋立国以来,就从来没有这么年轻的行军总管。
  即便是以军功起家的萧家老太爷,在这个年纪之上,也不过是一区区的正将呢!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
  好长一段时间,萧禹的耳边,听到的都是赞誉之词,他自己也深以为傲。
  但渐渐的,这种赞誉便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同僚们有些古怪的眼光,甚至是官家那充满戒备的神色。
  这,当然来自于萧定的变化。
  西军还真没有拿朝廷多少钱。到现在为止,西军的正式编制,仍然只有三个军。广锐军,定边军以及镇戎军,满打满算,也不到一万人。
  但萧定纵横西北,麾下能够指挥动用的兵马,超过了十万人。
  朝廷只给了萧定三个军的军饷,剩下的,都由萧定自筹。
  控制军饷粮草,本来是朝廷控制下面军队的一个极有用的法宝,但到了西军这里,失效了。
  因为朝廷对西北,特别是对横山以北的地区,从来没有拿到过真正的控制权。
  李续时代是这样,到了萧定时代,仍然是这样。
  但这些地方的百姓是,照样也是要交税的。
  税去了哪里?
  当然是被拿来养兵了。
  萧定控制下的军队,比李续更多,实力也比李续更强,因为相比起李续来,萧定对于地方上的经营,也更加的有序。
  更重要的是,萧定击败了青塘地区的土蕃部族,完全控制了青塘,又不停地向着西域等地发起攻击,一个又一个的西域城池归服于萧定的旗下,青塘商路,西域商路,如今全都控制在萧定的手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