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于密电的内容,当然都是老毛子吃瘪的消息了!
  尼古拉一世这回可真是丢人现眼了,把从彼得大帝时代开始积累的那点祖传的毛熊之威都丢干净了。二三十万大军,还有什么地中海舰队,什么黑海舰队的,硬生生给堵在了亚德里亚堡以西.从5月份一直堵到现在都9月份了,依旧进展缓慢。
  虽然在这四个月中,尼古拉一世一直在非常努力地招兵遣将买军火,不仅在希腊、鲁米利亚、瓦拉几亚等地招募了超过二十万壮丁从军,还从罗刹本土调集了十多万新兵,将投入的总兵力推到了五十万以上,但依旧没有能打下亚德里亚堡,只是将战线往亚德里亚堡又推进了一二十公里。
  四个月打了一二十公里,还付出了至少十五万人伤亡的代价,对于罗刹人、希腊人、保加利亚人而言,这实在是一场噩梦!
  而罗刹人更大的噩梦还在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和北非。由于马哈茂德二世的“神之战”打得实在太好,让之前准备静待奥斯曼帝国完蛋后就分家单干的帝国大小军阀和部族首领们,都不得不改变立场,一个个都从野心家变成了土耳其帝国的忠良了——毕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一个用天方教来凝聚人心的国家,上上下下都信这个。而马哈茂德二世在亚德里亚堡干的事儿就是神之战。这是整个天方教世界的最高政治正确!哪怕是阿里帕夏这样的人物,现在都不敢反对苏丹了所以,原本的君士坦丁尼耶,现在已经打成了奥斯曼帝国真正的大苏丹了。
  每天都有来自小亚、阿拉伯半岛、北非的“神战士”进入君士坦丁尼耶,阿里帕夏这样的军阀也都派出了军队,而印度帝国的天方教徒则在威廉皇帝的指示下捐助了大笔资金,这笔钱又变成了英制武器(其中相当部分就是印度制造),通过波斯湾和尹拉克、叙利亚,源源不断送到了马哈茂德二世之手。
  原本四分五裂的土耳其帝国,居然因为尼古拉一世的进攻,而被团结起来了!
  所以.大英帝国的形势一片大好,罗刹国的噩梦刚刚开始,而普鲁士、奥地利、法兰西,现在都已经蠢蠢欲动,就等马哈茂德二世承认希腊独立,便要倒戈相助了。
  “冬冬冬”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突然传到了正在偷着乐的威灵顿公爵耳朵里,公爵眉头一皱:“是你吗?哈克。”
  “不,是我,霍雷肖!”
  来人居然是纳尔逊伯爵!
  威灵顿公爵连忙道:“请进,伯爵,快请进!”
  办公室的门被哈克推开了,然后进来的则是脸色阴沉的纳尔逊伯爵,这位英国海军“军神”看着威灵顿公爵,沉着声道:“开始了!”
  “什么开始了?”
  “大英帝国的噩梦开始了!”
  第236章 皇家海军过战场,印度帝国踏汪洋
  大英帝国的噩梦,当然是大明帝国打来了!
  不过威灵顿公爵还是沉得住气的,他再怎么也跟拿破仑皇帝在战场上交过手,而且还打赢了!
  另外,大英帝国早就在准备一场对大明的战争了,而且准备还是比较充足的。
  现在英国本土所以的大型造船厂都在日夜赶工,替皇家海军、印度海军、美国海军建造各种舰艇。在印度帝国和美利坚的土地上,这一两年间也开出了许多英资或是引进了英国先进技术的造船厂、兵工厂,也是订单满满,加班加点的在生产军舰和其他武器装备。
  而更加重要的战争准备则是改造印度和拉回美国。前者是将英国东印度公司管辖的印度殖民地改造成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大印度帝国——当然还得由联合王国的王储威廉王子(现在是威廉皇帝)以及他所领导的,来自英国本土的庞大管理团队和安保团队帮助印度人独立自主.这绝不是殖民统治,而是父亲国对儿子国最深沉的爱。
  大印度现在可是大英之长子,美国之长兄,啥时候大英慈父不在世了,大印度还要长兄如父呢!
  所以,现在印度的土邦权贵和柴明达尔地主现在都劲头十足,纷纷站出来为他们自己的威廉皇帝效力,而且还大量买入印度皇帝债券——债券买得越多,对皇帝当然就越忠诚,可以得到的职位和爵位也就越高了!这一年多以来,在印度国内发行的“忠诚债券”得到了印度权贵和地主的踊跃认购,现在已经卖出去超过10亿卢比了。
  同时,威廉皇帝的印度帝国政府还在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的金融市场上大量发行印度债券,也筹集了上亿英镑!
  在充足的印度资金的支持下,现在英国本土的造船厂内正在开工的舰艇至少有半数是为印度皇家海军建造的。而在正在印度斯坦造船厂的船台上、船坞内开工建造的舰船,则是百分之一百属于威廉皇帝。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大印度已经开始崛起了!
  而印度这个大英长子的“淘气弟弟”美利坚合众国,最近也因为大量的日本移民开始涌入得克萨斯,还建立了一个名叫“德州城”的自治城市,以及墨西哥皇帝还有玻利瓦尔都大手笔买入大明提供的“海军反美套餐”,而和大英爸爸越走越近,还在大英爸爸的帮助下开始扩充美国海军实力,大有逆子回头的意思。
  当然了,眼下的美国政府远远没有印度政府那么阔绰,后者是随便征税、随便借贷,想花多少花多少的。而美国政府还有个国会看着,不能乱来。不过好在宾夕法尼亚发现的油田!所以美国政府可以推行一个“石油分成税”和“石油换战舰”计划。通过向宾夕法尼亚的“石油冒险家”收取一部分产出的石油,再用这些石油向英国政府交换战舰的办法,启动了美国的海军升级计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