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建功立业啊!
  哪怕对八大世家和勋贵诸家的子弟们而言,也是有极大吸引力的。毕竟八大世家繁衍至今,谁不是子孙满坑满谷的?哪有那么多的利益让所有人都满意?
  而一次夺取印度的战争,看起来相当有搞头啊!
  谁都知道印度有两亿人口和几百万平方公里......解放起来是很有价值的!
  ......
  同一时刻,一列从朝鲜釜山一路疾驰而来的专列正穿着粗气,缓缓驶入一处戒备森严的站台。站台上站满了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和穿着蟒袍捧着拂尘的黑太监。
  大明朝的九五之尊朱希锦则穿了件明黄色的龙袍,头戴一顶黑色的乌纱帽,大马金刀地坐在站台旁边一间贵宾厅内,身边还端坐着一个同样盛装的明丽妇人,正是太后郑玉环。
  在一两月前,郑太后已经结束了她的垂帘听政,将一点也不大的大权归还给了小皇帝朱希锦。不过她影响力依然还是在的!毕竟她垂帘多年,宫中都是她的心腹,而在皇宫之外,她还有诸葛为道、郑国贤、沐忠君三个支持者!这三人都是诸葛世家、郑世家、沐世家的核心人物,说他们可以影响到三个大世家的政策都毫不为过。
  当然了,另一个让郑玉环可以继续发挥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小皇帝朱希锦手里面的“大政”其实并不是真的。既然大政都是虚的,那么这对母子之间也就没什么可以争的了,不仅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可以争,而且他们娘俩显然已经团结起来为了他们的后代子孙可以永掌大权而努力了。
  这个时候,郑玉环正在小声叮嘱着儿子:“三皇同盟瓜分印度对咱们娘儿俩是大有好处的,可以大大提升咱们皇家在大明朝的话语之权......但这是大政,咱们提出不合适,所以你得说服你静子阿姨来提出。她提出了,内阁就不得不讨论这事儿的可行性。而内阁的大政,还是不八大世家说了算?八大世家里面,又属诸葛家、郑家话语权最重,沐家则排第三......而瓜分印度这事儿,对八大世家好处很多,毕竟印度人多国大,可以瓜分出几十个国,八大世家和三大王家得有多少人得利?咱们力推这事儿,八大世家的人是不会反对的。而这事儿一旦搞成了,那接下去就是御驾亲征、三皇会盟了!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都得你出面!你出面多了,声望自然会提高,屁股底下的龙椅也就越坐越稳,将来还可以传给子孙!”
  “母后,”朱希锦刚刚亲政,对军国大事真的不大了解,所以听得有点湖涂,“您说的三皇会盟,还有一皇是谁?”
  “道光,金皇帝道光!”
  第318章 威廉哥哥,我旻宁是你的好兄弟!
  静子天皇已经从一节装饰得特别豪华的车厢中出来了,前后簇拥着一群公卿、北面武士、女官和宫女。和朱希锦、郑玉环,还有守在车站内外的锦衣卫和黑太监们一样,他们也全都是“古装”。
  这大明朝的汉服,其实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的。
  现在普通大明百姓的服饰都比较紧身,方便活动,而且也使用纽扣,以方便穿衣脱衣。另外,普通人服装的颜色也没有过去那么鲜艳——这是因为许多化学合成染料在18世纪末的时候被发现存在较强的毒性,对人体不利,于是就被淘汰了,而没有被淘汰的合成染料又多是素色、深色的。
  当然了,大明的官员和贵族,特别是高高在上的皇族,还有守护和服务宫廷的人们,依旧要恪守传统,以显示自身的正统和传承。所以他们依然会穿着用昂贵的植物和动物染料手工制作的名贵服饰。
  除了服饰之外,大明皇室还特别注重礼仪和尊卑。对内保持高高在上的帝王之尊,对外则继续以天朝上国之君自居,轻易不见外国使节,也不会以皇帝之名向外国发出平等的国书——这些国书都是以大明左右丞相的名义发出的。
  日本天皇的情况也差不多,也是手中无权,人却高高在上的傀儡。同样把礼仪尊卑这种表面功夫看得重,常年累月在深宫里面眯着。外国使节也见不着天皇,一般都是和将军打交道的。
  而这两尊“傀儡大神”到底谁的地位更高,就成了中日邦交中的一个问题了!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大明皇帝和日本天皇之间别说见面了,就算书信往来都是不可能的......信里要怎么称呼?
  难道要“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吗?
  大明天子的天朝上国之君的体面往哪儿搁?
  至于将天皇变成日本国王,又是天皇家和德川幕府所不能接受的......和中华平起平坐,甚至骑到中央王朝的脖子上去,可是日本国一直以来的梦想。
  不过这个迷梦已经因为大明出兵日本打击“卖亚贼”而彻底梦碎了!
  所以这一次,静子天皇也就可以放下身段,以日本天皇的名义离开日本,并以日本国主的名义抵达大明了。
  既然静子是日本国主,那她的身份当然低朱希锦一等。所以朱希锦能到火车站迎接,就已经是破格的礼遇了。想让大明皇帝在站台上迎接,那简直是痴心妄想了。
  而静子天皇从来都不妄想,所以她并没有纠结这事儿,而是火车一停就下来了,然后跟着大太监黑旋风直奔朱希锦、郑玉环所在的休息室而去。
  她得和朱希锦、郑玉环好好商量一下,要怎么扩大他们这些当皇帝当太后之人的权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