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相似?”诸葛为久一愣,打量了一番奕纬,心说:“哪儿相似了?”
  奕纬道:“英吉利人与我大金八旗国族,皆是小族临大国,以少治众也!若以联合王国论之,英吉利人倒是多数。但放在整个大英帝国,英吉利人便是以一千多万之人统御两万万之民......若以英吉利治欧陆,亦是一千多万人治两万万人!这局面与我大金八旗国族统御中亚、波斯颇为相似。而且英吉利人干这事儿好几百年了,手段极为巧妙高明,我大金八旗国族实不如也。
  所以大明如果想将印度、欧洲、美洲分而治之,就应该和英吉利人联手,与之共分印度,同治美国,并委之以分治欧洲之任。”
  林则徐笑道:“依君之言,岂不是威廉的印度皇帝不能当,维多利亚则必须当朱家的媳妇?这威廉皇帝能答应吗?”
  奕纬摇摇头道:“威廉皇帝当然不能答应,不过只要他没办法把维多利亚嫁给拿破仑二世,那事情可就由不得他了!”
  他说完这话,就把目光投向了朱希铀......这小子现在越长越英俊了!
  诸葛为久问:“太子以为维多利亚如何?”
  奕纬笑道:“观之......似有多子之相。若为印度皇后,兴许可以生出一大堆的国王、女王!如果可以用分封之法将印度皇帝直辖的郡县给分掉,再加上那些依附皇帝的土邦藩国,将来的印度......就是一个春秋战国,分他个上百国是没有问题的。”
  第489章 英妈、明爹、隔壁老金,还有个远邻小日子
  不得不承认,在以寡临众,以少治多的问题上,在中亚“实操”了一百多年的大金国可比大明高明多了!
  印度这个让诸葛军师们都头大的难题,到了候补咸丰爷奕纬手里,那就是一盘菜。而且还能做得色香味俱全,能让英国人、中国人、金国人、印度人吃着都满意。
  而他给印度这道菜想出来的做法就是个搞个“印度周天子”......威廉皇帝的路数是“印度始皇帝”,就是要搞中央集权的印度。虽然不是一步到位,但的确在这么搞。
  这路数,说实在的,除了印度本身,好像没有哪个外来的强权能从中受益。实际上,英国本身早晚也会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印度的受害者......另一条时间线上的大英帝国失去印度的原因固然有许多,但是英国人自己把印度打造成了一个有声有色是大国,肯定是印度得以独立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印巴分治......这事儿其实对印度也不坏。因为分治实际上缔造了印度的主体民族,否则印度教徒和天方教徒很可能会出现势均力敌的情况,印度的内部分裂会更加严重。试想一下,如果印度的天方教徒占人口40%,他们会服印度教徒的管?
  还不得天天在那儿掐架!
  总之,如果没有英国的殖民统治帮助印度缔造一个相对比较强大的中央集权,而是让印度的几百个邦国都保持比较高的独立性。那么印度一旦独立就有可能碎成几十个互不统属(假定10个邦国组成1个小国),内部关系错综复杂,都存在强大地方势力的小国......那它们还愿不愿意摆脱英国这个宗主就不好说了。即便印度最后还是独立了,但是这几十个小国要控制起来,可比印度、巴基斯坦这两个国家要容易太多了。
  没准大英帝国还能像法国控制西非和中非的“法郎区”国家一样控制印度各小国,继续当印度的太上皇......可惜干了几百年缺德事儿的大英帝国在离开印度的时候,难得当了一回人,替印度阿三安排了个挺好的开局。也许他们的英爹当久了,真把印度当儿子了吧?
  不过这回印度人没那么好运了,因为这回看上印度这个好儿子的不止一个英爹,而是有明爹、英妈、隔壁老金,哦,还有一个亚洲远邻小日子在盯着印度富得流油的那些邦国流口水呢!
  那么多人一起帮着安排,还不得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奕纬笑着对诸葛为久、朱希铀、诸葛为学、林则徐他们几个说:“在如今的印度,由皇帝直辖的地盘大约占一半,还有一半属于三四百个大大小小的土邦......这个皇帝的直辖区其实还可以减少一点,而那三四百个土邦的君主也不是不能换的,历史上就经常会更换。而如今那些当土邦藩王的主儿,大部分都是跟着莫卧儿朝或是之前德里苏丹各朝东征西讨的天方教诸侯。而被他们统治的人民,又多半是印度教徒。所以许多土邦藩主的根基并不深,是完全可以替代的。即便是如今印度国中势力最大的锡克土邦也有锡克人统治天方教徒的难题!
  只要鲁王殿下能当上印度的周天子,完全可以用夏君夷民之法,慢慢地将其中一些土邦的君主换成咱们的人......”
  他的这个“咱们的人”,当然也包括“隔壁老金”家的人!
  三四百个藩主呢!
  哪怕只更换一半,也有一百五到二百个位子......明爹、英妈、隔壁老金,还有个来打仗的小日子,是不是一家都能分到几十个?
  当然了,大头还是朱希铀和维多利亚两夫妻的!
  而这两夫妇努力点生孩子,生他十个八个,以后一人一个国,又能分出十个八个大国!而这些大国的宰相,当然都是八大世家和英国的那些公爵、侯爵来干。
  至于英国的资本家们,其实也能继续从切得稀碎的大印度邦联中获益......虽然一个稀碎的印度不利于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但是土邦的主子和贵族越多,对于高档英国商品的需求也就越大。而且英国还可以在印度搞一些纸醉金迷的“自由城市”,吸引土邦贵人进城过奢侈时髦的生活,到时候不仅能卖货,还能从这些自由城市的金融、地产上大赚一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