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公子以为如何?”
  见吴良盯着简易地图若有所思,于吉捋着胡须笑呵呵的问道。
  说这句话时他那张老脸上挂满了邀功的神色,显然是对自己的堪舆之术充满了自信。
  “老先生先在此处稍等,待我去验证一番。”
  吴良又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随后便将典韦与杨万里拉到一边,小声道,“你们去叫上点人,再带上咱们吃饭的家伙,随我下山一趟。”
  典韦与杨万里知道他的意思,应该不会只带上碗和筷子……
  ……
  半个时辰后。
  吴良率人来到山下,沿途已经提前砍好了组装洛阳铲所需的木柄,率先前往距离较近一些的“鬼”位。
  这里是一处不太明显的大土包。
  与灵湖沿岸的其他地方相比,这里的地势要略微高了那么几米,除此之外光从外表上来看,并不能看出什么特别之处,就连上面长出的野草也与这一带的植被一般无二。
  “就这里,动工!”
  吴良一声令下。
  几名在元城时便已经有过洛阳铲使用经验的兵士立刻进入状态,互相配合着很快就将洛阳铲打到了几丈之下。
  吴良一直在旁边看着。
  此时洛阳铲带上来的土,已经不再是灵湖湖畔特有的红壤,而是变成了黄壤与红壤混在在一起的五花土。
  如此再继续往下挖,这种五花土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夯压紧实的黄土。
  这便是西汉中期修建陵墓时惯用的封土,而且看这种紧实的程度,可能是已经挖到了夯土层!
  “八成就是这里了!”
  吴良心中自是振奋不已。
  但这振奋并不仅仅是因为可能已经找到了墓,还因为此行遇上了“妖道”于吉!
  看样子这个老头的堪舆之术竟是真的。
  这将会给吴良今后的事业提供巨大帮助,简直比发现了“随侯珠”、又或是“阴阳石”、再或是“白菁菁”……还要令人精神振奋!
  这么说似乎也不对劲,于吉是于吉,白菁菁是白菁菁。
  两者用途完全不同,不可相提并论,更说不上来到底谁更极品。
  反正,于吉这个老头吴良是留定了,不管用什么办法,都绝不会让他逃出自己的手掌心。
  就在这时。
  “砰!砰!砰——歘(chua一声)!”
  正在使用洛阳铲继续向下挖的兵士似乎遇到了什么阻碍,砸了两下木柄之后见洛阳铲没有下降,便略微多用了一些力气。
  结果这一用力,洛阳铲竟猛地向下沉了一尺有余。
  “这……家主,我们不是故意的!”
  兵士还以为是他们将洛阳铲给弄坏了,慌忙向吴良赔罪。
  “别慌,可能是木柄断了,先将洛阳铲拽上来看看再说。”
  吴良却并未慌乱,区区一副洛阳铲而已,真要坏了回去之后重新打造便是,反正已经差不多找到了陵墓。
  而且,也未必就是洛阳铲坏掉了,或是真就只是木柄断了。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洛阳铲已经打进了墓室,又或是墓室之外的隔层,只是在没有得到结论之前,吴良不想乱说罢了。
  “是。”
  几名兵士连忙拉动连着铲头的绳子。
  不一会便将洛阳铲提了上来。
  洛阳铲与木柄都完好无损。
  吴良将其取过来仔细查看铲内带上来的东西。
  最上面依旧是一截此前带上来的黄夯土。
  再往下便是一小段已经断裂的黄白色的茬子,这些茬子上带有许多细细的小孔,好像是……
  骨头?!
  吴良拿起一小块茬子细看,确定这就是骨头。
  只是暂时还无法确定到底是人骨,还是其他动物的骨头。
  再往下看。
  洛阳铲最后带上来的却是一小块形状如同蜂巢一般的海绵状不知名物质,上面尽是六边形的孔洞,但这些孔洞明显要比蜂巢大了不少!
  第一百三十二章 荫尸!
  这种不知名的物质自然引起了吴良的注意。
  他立刻又仔细对其进行了一番辨认……很轻也很松,感觉与蜂巢的材质也很类似,但那么大的孔洞,即使是后世最大的蜂类也用不了这么大的巢。
  而且,就算有些蜂类会在地下筑巢,也绝不会筑到几丈深的地下。
  并且还是夯实的夯土层之下,毕竟据吴良所知,自然界中的蜂类都不是掘土高手,根本就不可能挖到那么深的地下……
  只可惜洛阳铲带上的“蜂巢”已经变成了空巢。
  里面并没有留下卵或者卵的遗骸,仅仅凭借这样的空巢,吴良根本没有办法判断出属于什么物种。
  “家主,还继续挖么?”
  见吴良蹲在地上“分金点穴”了半天,兵士们忍不住问道。
  “先不挖了,回山上去。”
  如今见到了夯土层,又见到了遗骨,就算暂时没有办法判断这“蜂巢”到底是什么东西,也并不影响吴良做出判断。
  这下面绝对有东西!
  至于剩下的那个“娄”位,吴良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再去探了。
  既然“鬼”位下面已经发现了东西,他就一定会将其掘开一探究竟,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如果这下面不是海昏侯墓,再去探查“娄”位不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