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走出一个拐角之后,诸葛亮停下脚步回头对吴良说道。
  吴良四下观望了一下,倒并未发现这里与此前走过的地方有什么明显的差别,于是好奇的开口问道:“诸葛贤弟,此前你说这中阵乃是压轴的阵法,有了它整个阵法便又可以推演出许多不同的阵法,那么这中阵你需要多久来破,又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尚且不好说。”
  诸葛亮摇了摇头,说道,“不过中阵虽是压轴阵法,但一般情况下都是将帅运筹帷幄之地,即是说真正厉害的应该还是外面那些阵法,一旦外面的那些阵法被人攻破,中军便等于失去了据敌之根本,没有了兵士配合指挥的中阵,再厉害也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
  也就是说,吴良等人既然来到了此处,那么中阵就已经成了后世常说的“光杆司令”,根本不足为据。
  “大家还是小心一些,破阵的事就交给诸葛贤弟了。”
  吴良微微颔首道,“老先生,你则继续使用罗盘详细记录我们走过的路径,为诸葛贤弟破阵提供协助。”
  “老朽遵命。”
  于吉闻言将罗盘掏了出来。
  吴良忽然又想到了什么,看向诸葛亮问了一个十分突兀的道:“诸葛贤弟,你可知道一种能够连发十箭的弓弩?”
  “连发十箭的弓弩?”
  诸葛亮微微一愣,摇头说道,“不曾听过,若是天下真有这样的弓弩,那弓手的威力岂不是要连增数倍不止?有才哥哥为何有此一问,难道有才哥哥见过?”
  “只是听说过,也不曾见过。”
  吴良也是微微摇头,又正色对众人道,“接下来大伙还要格外留意机簧之类的声音,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此类声音,都必须第一时间伏倒,而后再慢慢查探情况。菁菁,你也要更加尽心,能够提前做出预警最好。”
  现在的诸葛亮既然不知道“诸葛连弩”是什么东西,那么“诸葛连弩”便很有可能也是丘穆公墓中的产物。
  而据吴良所知,历史上诸葛亮搞出来的“诸葛连弩”其实是一种半自动弓弩。
  但这种弓弩若是进行一些适度的设置,是完全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一种可触发的机关陷阱的,自然也是一种抵御盗墓者的利器。
  倘若不小心一些,便有可能落得一个“万箭穿心”的下场。
  “有才哥哥似乎对这座陵墓了解颇深啊……”
  诸葛亮有些疑惑的说道。
  诸葛亮虽然欠缺一些人生阅历,但智商可一点都不低,这前后话一结合,就好像吴良早已提前知道墓中可能存在什么东西一般,自然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然而他哪里知道,吴良所知的一切其实都是从他身上推测出来的……
  “这是自然,公子的起乩之术天下独一份,你若是与公子相处久了,渐渐的也会似我们一般见怪不怪。”
  于吉捋着胡须对诸葛亮笑道,全然一副自卖自夸的神态。
  这肯定也是公子通过起乩之术测出来的!
  因为《齐史》之中根本就没有记载丘穆公墓中的任何细节,唯一能够找到的便是那几句有关墓道风水格局的文字。
  因此,吴良此前断言诸葛亮天赋异禀,有可能破解此阵。
  如今又提到了一种一听便十分神奇的连弩,还命众人格外小心“机簧”之类的声音。
  这些事情都只有“乩术”这种能够未卜先知的奇术才可以解释得通……
  ……
  接下来的探墓之旅反倒出人预料的顺利。
  虽然墓道依旧有不少弯弯绕绕的地方,但总的走下来完全就是一条路,期间也没有遇到什么机关陷阱。
  就这么走了十来分钟的样子,众人便进入了一个径直不足十米的圆形小殿内。
  圆形小殿出入只有一条墓道,就是吴良等人进来的那条墓道。
  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吴良等人已经走到了墓道的尽头,也可以说是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不过这个圆形小殿内并非空无一物。
  在它最中心的位置,有一个使用方木搭建起来的……艺术品?
  这玩意儿看起来确实颇具艺术感,总体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由“马赛克”堆积而成的椭圆形的巨大橄榄球。
  方木露在外面的棱棱角角与“马赛克”十分相像,而总体的形状轮廓却又与橄榄球有些类似,当然,也可以说是与鸡蛋、菠萝类似,都差不太多。
  除此之外。
  “橄榄球”里面还有一根上下贯穿的金属柱。
  这根金属柱的直径大约有二十公分左右,表面看起来像是青铜材质,但细看又与青铜略微有些不同,更像是青铜含量较高的合金。
  顺着金属柱再往上看,众人立刻产生了一种极为压抑的感觉。
  因为这个圆形小殿的穹顶十分奇特。
  那是一种不合乎常理的倒立金字塔造型,金字塔的塔尖刚好顶在那条金属柱的顶端,看起来就好像整个穹顶的重量寄托在那根小小的金属柱上一般。
  另外。
  这个穹顶也一改此前的砖石材料,用的是与金属柱相同的金属材质,而且整个穹顶便是一个整体,与依旧是砖石材质的墙壁格格不入……
  “这……”
  吴良不由想到了以前在后世的影视作品中看到过的一些密室陷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