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白了……”
  吴良微微颔首。
  看来应该提醒一下杨万里,将调查的重点放在晋阳城内的古迹,以及这些古迹与这座古祭台之间的联系上。
  如此说不定便能够有所收获。
  不过依照此前杨万里带回来的消息,城内的绝大多数百姓对这座古祭台的来历都无法言明,恐怕也很难给出其他有用的消息。
  只是只要有一点可能,便应该去尝试一番,因此吴良还不打算太早下定论。
  至于甄宓。
  她已经说到了这一步,便说明她对这座古祭台其实也没什么了解,哪怕她所知的事情可以一直追溯到夏朝以前。
  毕竟严格意义上讲,她出生的地区应该是在涂山,后来嫁给大禹也主要生活在华中以南的地区,未必便来过并州,也未必对所有的事物都感兴趣。
  如此思前想后。
  吴良觉得更容易进行接触的反倒是晋阳令张梁。
  对于左慈,除了史书中的记载之外,吴良现在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就算叫杨万里去调查也很难查出什么来,还一不小心便会打草惊蛇。
  但对于晋阳令张梁。
  杨万里带回来的消息便详细了许多,城内的许多百姓都能够做出一些评价,并且很容易便能够得到考证。
  在这个基础上,吴良自是更容易对晋阳令张梁投其所好。
  香!
  这便是吴良分析过与张梁有关系的全部资料之后,得出来的重要切入点。
  这个嗜好便是张梁的弱点。
  而说到香。
  吴良也的确能够拿出不同于普通香料的异象来,不但能够令张梁神魂颠倒,还能够令张良精神焕发。
  他相信海昏侯墓中那个异士倾其一生研制出来的香,定然对张梁有着极为致命的吸引力。
  想到这里。
  吴良立刻将杨万里叫了过来,附耳说道:“你速去查一查张梁举行完典礼之后回府的路线,再查明他将会乘坐哪辆马车。”
  “诺。”
  杨万里点了点头,带上两人退出了人群。
  ……
  祭祀典礼仍在有条不紊的举行。
  其实吴良对这样的典礼并没有太大的兴趣,里面的礼数与流程大多数都与汉代史书中记载的汉礼相差不多,除了一些小细节之外,并没有太过可供考究的地方。
  如此过了漫长的半个时辰后。
  典礼总算是接近了尾声。
  晋阳令张梁站于古祭台之上,大声宣读了一篇不知由谁撰写的又臭又长的祭词,吴良差不多能够听懂究竟是什么意思,瓬人军中一些认书识字的骨干也差不多能够听懂,无非就是感谢天感谢地,祈求上苍保佑晋阳城长治久安、风调雨顺之类的说辞。
  但对于台下绝大多数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百姓来说。
  这祭词除了少数较为直白的用语之外,剩下的都无异于天书。
  以至于在张梁宣读祭词的过程中,不少百姓都打起了哈欠……如果不是此前他们便知道这次祭词典礼之后,张梁与台上那位“仙师”将提供酒肉供城内百姓大快朵颐,而且保证量大管够,他们恐怕早就开始散场了。
  是的。
  杨万里此前便向吴良报告过这件事。
  当时就连杨万里自己都觉得此事有些玄乎,在这个许多百姓连饭都吃不起的战乱年代,此前甄宓所在的甄府开仓放粮便已经是天下少见的义举,而这里则直接提供酒肉,还保证量大管够,这事怎么说起来都教人不敢相信。
  需知就算这个时代生产力与人口虽然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晋阳城的现住人口也不算多,但据吴良目测,这次前来观礼祭祀典礼的百姓少说也有几千人之多,就这还是刨除了那些个尚未成年的孩童与半大小子。
  这么多人酒肉管饱是一个什么概念?
  吴良觉得应该能直接将晋阳城城库与张梁吃的连底裤都不剩。
  毕竟与开仓放粮不同,酒肉在当前时局之下已经可以归入奢侈品的行列,肉其实还要略微好说一些,尤其是酒。
  这个时代的酒与后世生产线上产出的白酒可不是一回事。
  后世生产线上产出的白酒,除了少数价格在数千元以上,甚至过万、真是几万几十万的白酒之外,剩下的全都是使用食用酒精勾兑而成,若是有人不信可以自己看一看酒瓶上的配料表,拒绝抬杠,你杠就是你对。
  而这个时代的酒则都是货真价实的粮食酒,真正意义上的“粮食精”,并且因为酿造水平的限制,产量简直低下的可怜,说是浪费粮食也不为过。
  这便是古代每逢战乱,朝廷便第一时间颁布“禁酒令”或“限酒令”的原因。
  前线打仗的兵士们连吃饭的粮饷都凑不齐,哪有多余的粮食用来酿酒,难道叫兵士们饿着肚子打仗,官员打着酒嗝指点江山么?
  曹老板亦是如此。
  不过现在曹老板颁布的还是“限酒令”,等他迎了献帝,真正开始把持朝政之后,便要颁布“禁酒令”了,毕竟那时候他已经当了大半个天朝的家,当了家自然也就知道柴米贵了。
  所以,酒肉量大管饱?
  非但吴良不敢相信,怕是那些百姓也不敢相信……只不过他们几年都未必能够碰上一回肉,而酒更是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资格触碰的东西,哪怕心知这事大概率是一张空头支票,不到最后也依旧不肯先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