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吴良也清楚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事情也绝对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但是这散发着淡淡酸味的蓝色液体,却令吴良再次想起了此前关于“湿法炼铜”的猜测。
  据他所知,“湿法炼铜”中使用的“胆水”便是一种蓝色液体,并且天朝最早使用的“胆水”都是天然形成的,并不像后世那样可以采用化学的方式提取。
  另外,“胆水”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因此也的确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酸味。
  而要验证此事其实非常简单。
  吴良如今对这铜柱一无所知,对这蓝色液体也一无所知,只能根据自己的猜测一一加以验证排除,才有可能接近真相。
  如此想着,吴良已经将手中的工兵铲铲头插进了面前这汪蓝色液体中。
  “这……”
  瓬人军众人自然不知道吴良在做些什么,见此状况心中竟略微有些紧张,一个个屏住呼吸不敢多问。
  而工兵铲的铲头浸泡在蓝色液体之中,则并未出现任何明显的变化。
  如此过了几分钟之后。
  吴良将工兵铲从蓝色液体中取出时,被蓝色液体浸泡的那一部分,原本铲头颇为光滑的表面竟然变的仿佛烧伤一般粗糙。
  吴良再将工兵铲探入蓝色液体之中,从只有一指来深的蓝色液体底部捞出了一些杂质倒在地上仔细查看。
  只见这些杂质中蕴含着几粒不规则的紫红色块状金属,最大的也就只有一颗牙齿那么大。
  这便是单质铜!
  吴良随之精神一振。
  这足以证明他的猜测是对的,这种铜柱中流出的蓝色液体正是能够使用“湿法炼铜”技术提炼纯铜的“胆水”!
  虽然尚不知这“胆水”的源头是哪里。
  但此前的种种迹象表明,他已经寻对了方向,而倘若这里正是九黎国的遗迹,那么九黎国当年所掌握的便不仅仅只是普通的炼铜法,而是领先于汉朝、唐朝,可以与宋朝相提并论的“湿法炼铜”!
  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任何人都绝对想不到,上古时期的九黎国居然掌握了如此先进的技术,这必将再一次刷新人们对上古时期的认知……
  毕竟“湿法炼铜”有两个前提条件。
  一个是要有铁,一个是要有胆水。
  胆水是可以天然形成的,并且有些地方存量还十分可观。
  而铁则因为极易氧化的原因,除了数量极其稀少的狗头铁,绝大多数都需要提炼得到。
  这也是“湿法炼铜”这种现象早在汉朝便被发现,但却直到宋朝才被运用到炼铜行业之中的主要原因,因为宋朝相关的书籍中曾有记载,这种炼铜法通常要使用二斤四两的铁,才能够置换出一斤的铜。
  众所周知,人类文明是先经历了青铜时代,之后才进入铁器时代。
  因此只有铁器足够普及,并且因为铁与铜在地球中的含量差异,两者的价值差异拉开许多之后,使用铁在胆水中置换铜才是值得的……
  既然“湿法炼铜”必须用到铁?
  那么九黎国又是如何掌握这项技术的呢,难道他们已经也同样掌握了炼铁技术?
  显然不是……
  如果九黎国掌握了炼铁技术,那么瓬人军此前在这里发出来的甲胄便不会是铜合金了,而应该是地球上存量更多、作为战略物资性能更加优越的铁器。
  所以,九黎国应该没有掌握炼铁技术,甚至连铁是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掌握“湿法炼铜”可能也只是偶然。
  假如他们先发现了大量的胆水,又发现了含铁量极高的铁矿石,比如那座圣山上的石头可能便是这样。
  随后他们又发现这样的山石浸泡在胆水之中,便会有单质铜源源不断的产出,而单质铜因为其良好的延展性与稳固性,制作出来的东西自是要比那个时代的陶器强出不少。
  而对着对单质铜的运用,他们又发现了铜在混入某些物质之后将会变成质地坚硬的合金,于是又将这种合金制成了武器、甲胄,从而取代之前使用的石器……
  于是,一个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并在屡次战争中打败炎帝、黄帝的强大部落联盟诞生了!
  蚩尤与九黎国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
  史书中记载的一个细节已经足以证明这件事:黄帝打败蚩尤灭了九黎国之后,天下却并未因此回归和平,反倒比之前变得更加混乱,最终黄帝不得不将自己的脸画成了蚩尤的模样,天下皆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才肯向黄帝臣服。
  当然,黄帝可能未必是将自己的脸画成了蚩尤的模样,毕竟蚩尤在战场上应该是戴着铜面具的,而黄帝杀死了蚩尤自然也缴获了他的甲胄,只需将铜面具戴在脸上,在那个信息闭塞的时代,反倒更容易威慑八方万邦。
  心中想这些。
  吴良越发觉得这铜柱不简单,他可能便是九黎国的“胆水”来源,亦是九黎国强大的根源,如果能够解开这个谜题,必将天朝的历史掀开全新的篇章!
  “杨万里,你率领兄弟们沿着这条铜柱继续发掘,直到将其完全呈现出来,这次要小心一些,莫要再将其损坏。”
  回头看向杨万里与面露疑色的众人,吴良并未多做解释,着重对杨万里下令道。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