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帝建万金堂,当真是因为听信太后之言,敛财以自肥?那些能拿出几千万买官的人又都是谁?都说是刘氏天下,为何天子如此穷困,不得不卖官鬻爵,大臣却如此多金,一掷千万?”
  荀彧一声叹息。
  孝灵帝建万金堂,卖官鬻爵,的确有敛财的目的,但自肥的成份却非常有限。
  根本原因,是财政不足。
  西北连年用兵,天灾人祸不断,就连皇宫里都火灾、水灾不断,朝廷却因为没有钱,无法修缮。最紧张的时候,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
  钱去哪儿了?大家心里都有数,却不能宣诸于口。
  刘协接着说道:“有人说,桓灵时之所以财政窘蹙,是因为天子奢靡无度,后宫以万数,日费千金、万金。朕也年少,不知道宫里究竟有多少人。但现在朕身边有多少人,却是一目了然的。每天吃什么,你们也都看得到。”
  刘协停住,深吸了一口气。
  “朕就想问荀君一句,你们想要的王道,是只对朕有要求的道吗?”
  第二百一十一章 信任难求
  荀彧不敢直视天子的眼睛,惭愧地低下了头。
  夫子说:君君,臣臣。
  不管是夫子之仁,孟子之义,还是荀子之礼,君臣之道都是双向的。
  君有君道,臣有臣道,绝不是对某一方的片面要求。
  天子虽然说自己未必能实现王道,但他尽可能地遵守君道。
  公卿大臣们口口声声要致君尧舜,推行王道,又有几个遵守了臣道?
  饱读诗书的大臣,反倒成了推行王道的阻碍。
  天子岂能不愤怒?
  身为大臣中的一员,被寄予厚望的王佐之才,他又岂能不惭愧。
  刘协再也没有说话,默默地吃着兔肉。
  兔子本就不大,先去了两条最肥的腿,剩下的就更为有限。
  刘协用短刀将所有的肉细细的刮干净,连骨头都敲破了,吸尽其中的骨髓,一点也不肯浪费。
  专心致志吃肉的天子脸上看不到一点愤怒,只能从眉眼间看出一点冷冽。
  荀彧心中不安,低头吃肉,却味如嚼腊。
  ——
  吃完晚餐,从天子帐中出来,荀彧拱着手,缓缓而行,思绪飘忽。
  荀攸陪着他,也一声不吭。
  来到营门外,又向前走了百步,荀彧停住。
  “公达,别送了,你回去吧。”
  荀攸点点头。“那你小心。天子还在气头上,要不然,肯定会留你住一晚。”
  荀彧无奈地叹息。
  天子当然生气,换了谁都会生气。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天子同意了士孙瑞率部去进攻范先,自己既不与士孙瑞汇合,又不肯回城,便有赌气的成份在内。
  “公达,这件事……你如何看?”
  “天子年少,幼失怙恃,又被董卓、李傕挟持多年,本来就对权臣有疑惧之心。如今斩杀李傕,正欲与诸公共建太平,遇到这样的事,难免会有失望。”
  “你也觉得卫尉做得不妥?”
  荀攸看向远方,淡淡地说道:“一群老朽,食古不化,执念太深,难免行差踏错。”
  荀彧惊讶地看着荀攸。“公达,你这是何意?纵使卫尉一时心急,做得不妥,用心也是好的。”
  荀攸转身看着荀彧,露出一丝浅笑。
  “叔父,光武中兴的名臣中,有几个是年逾不惑的?”
  荀彧有点疑惑,但他很快就明白了荀攸的意思。
  杨彪、士孙瑞等人年纪太大了,旧习难改,适应不了眼前的形势。
  就算今天不出错,以后也难免出错。
  “能不能实现王道,不在于那些老臣,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活不到那个时候。”荀攸轻声笑道:“司徒能不能治民,或许要看叔父能不能抓住机会。至于太尉掌兵,恕我直言,眼下还没有能够当得起这个重任的人选,且看将来。”
  说完,荀攸拱拱手。“叔父,时辰不早了。上车吧,早点回去休息。你出来一天,估计又积了一堆公文等着你呢。”
  荀彧一边品味着荀攸的话,一边上了车,与荀攸告别。
  蹄声特特,车铃丁丁,马车沿着官道,向安邑城急驰而去。
  ——
  荀彧回到安邑的时候,城门已经关闭,荀彧费了点口舌,才让城上的士卒确认他是新任的太守。
  城门打开一条缝,荀彧的马车进了城,直奔太守府。
  回到府中,荀彧刚刚坐定,正在询问有什么事要处理,司空张喜便赶了过来。
  诸事草创,为了方便处理公务,在城的公卿大臣都住在太守府中。
  荀彧连忙起身相迎。“张公,怎敢劳你大驾,有事让人吩咐一声便是了。”
  张喜连连摇手。“文若,噤声,噤声,别吵醒了司徒。他年纪大了,觉头浅,稍有动静就醒。”
  荀彧笑着看了张喜一眼,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将张喜让进了一侧的卧室。
  论年龄,张喜比赵温可小不了几岁。
  两人坐定,寒喧了几句,张喜便直奔主题,问起了荀彧去见士孙瑞的事。
  荀彧直言不讳。“天子很生气。”
  “是呢,是呢。”张喜搓着手。“士孙君荣一向谨慎,这次却做得不妥,怕是受了魏伯俊和沮元英的影响。关中人也好,河北人也罢,壮烈有余,敦厚不足。文若啊,你要多劝劝天子,他信任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