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何尝不清楚,天子带着他们北行,与其说是为了祭山川,不如说是让荀彧、刘巴放手施为。
  他对荀彧很放心。之前接触比较多,他了解荀彧的人品和才华。
  对刘巴,他却很不放心。总觉得刘巴太年轻了,不知深浅,担心刘巴为了邀宠,不择手段。
  赵温过后,张喜的车走了过来,又叮嘱了荀彧几句。
  作为乡党前辈,他对荀彧的关照又与赵温不同。在他看来,王道的确是儒门的至高理想,可是要实行王道却没那么容易。荀彧接下三年实现王道的重任,未免太自信了。
  “文若啊,赶紧让家人来河东。”张喜语重心长地说道。
  如果三年之期未能实现,能保荀彧一命的或许就是婚姻。
  看看董承就知道了,天子对亲戚还是照顾的。如果荀彧的女儿真成了美人,以荀家的传承,得宠几乎是必然的事。
  宫里有人,荀彧这个权臣才能做得安稳。
  一辆又一辆走过去,荀彧、刘巴说了不少话,最终还是吃了一嘴土。
  两人相视失笑。
  荀彧说道:“子初,从今天起,你我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刘巴哈哈大笑。“没错,要么一起血食,要么一起吃土。”
  ——
  闻喜,鸣条岗。
  两个少年站在山岗上,极目远眺。
  一辆马车急驰而来,两匹骏马奋蹄飞奔,车轮滚滚,扬起尘土。
  “来了,来了。”少年拍掌笑道,奔下了山岗,迎上马车。
  马车上,车夫拉紧缰绳,缓缓停住。少年迎了下去,对着裴茂躬身行礼。
  裴茂问道:“家里可曾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年长一些的少年说道,他是裴茂的第三子裴徽,看起来老成些。“阿母已经派人将院内外打扫了三遍。”
  裴茂满意地笑了。
  这次能争取到天子驻跸,他可是花了不少心思。除了支持天子设立军屯之外,还让一心想跟着天子出征的裴潜“主动”申请留在铁官,继续改进军械。
  他有种感觉,天子对军械的重视超乎常人想象。甚至可以说,天子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军械优势上。如果裴潜能在军械上做出新的成绩,比他为天子出谋划策更有价值。
  听裴徽说完家里的安排,裴茂算是放了心。
  夫人贾氏出身不俗,持家有道。他在外为官的这些年,都是贾氏操持家务,教育儿女。
  “阿翁,天子真是圣人吗?”裴徽忍不住问道。
  裴茂看了裴徽一眼,忽然皱了皱眉。“速速回去,将新衣换了。”
  “为何?”四子裴辑很是舍不得。今天是大年初一,难得有新衣服穿。
  “公卿大臣皆无俸禄可发,你们还穿新衣?”裴茂招招手,示意裴徽、裴辑赶紧上车。
  裴辑还要再说,却被裴徽拉住了。
  兄弟俩上了车,马车重新起程,赶往裴氏庄园。
  裴茂登上山岗,极目远眺。
  天地之间,灰蒙蒙的一片,看不到一点绿色。
  但他的心里却充满了希望。
  和一心想恢复太尉掌兵旧制的其他大臣不同,他觉得天子掌兵才是正途,至少目前如此。
  只有兵权掌握在天子手中,不用担心有人拥兵作乱,天子才能尽可能地扩充武备。
  乱世争雄,只有强大的武力才能荡平天下,中兴大汉。
  当年光武皇帝中兴大汉,靠的也是武力,而不仅仅是文章。
  关东人才虽多,但能掌兵的却屈指可数。将来能佐天子征战天下的,必然是更尚武的并凉人。
  天子对贾诩的器重就是最明显不过的征兆。
  如果大汉能再次中兴,功臣中必以并凉州为主。
  所以,这次天子此次征讨匈奴能否顺利,不仅关系到天子个人的威信能否确立,也关系到并凉人的前程,当然也包括闻喜裴氏的前程。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必须全力以赴。
  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无完人
  因为有人接待,刘协多赶了一会儿路,日落之后到达裴氏庄园。
  裴茂已经准备好了庭院和营地。公卿们进驻庄园,将士们扎营。
  在河东腹地行军,不用担心有敌袭,裴茂又选择了易守难攻的鸣条岗下为营地,有岗可依,有水可用,工作量最大的营栅可以免了,直接立起帐篷就行。
  有公卿随行,刘协只能住到庄园里。
  他要是住在军帐里,没有一个公卿敢住在裴氏庄园中,裴茂就白忙了。
  比起刘协见过的卫氏庄园,裴氏庄园要小得多。
  但裴氏的家族渊源却非外来户卫氏可比。
  自裴氏先祖后子鍼奔晋,被晋平公安置在裴中,裴氏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七百多年。
  刘协也是由裴茂陪着四处转了转,听裴茂说了一些故事,才知道裴氏的祖辈可以追溯到这么远。
  至于是真是假,那就只有裴茂自己知道了。
  杨修就很不以为然,问一起陪同的裴俊道:“史书记载,后子鍼后来不是返回秦国了么,怎么在闻喜还有后裔?莫不是庶子?”
  裴俊当时就急了,像只小公鸡似的瞪起了眼睛,要和杨修吵一架。
  裴茂拦住了裴俊,不紧不慢地说道:“嫡子也罢,庶子也罢,拘泥于血脉乃俗人所见。真正的圣贤乃是开门立户,荫泽子孙的始祖,而不是以血脉为荣。就以弘农杨氏而言,谁在乎赤泉侯是嫡子还是庶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