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三天中午,韩银、成公英击溃洲上的休屠各部,战事结束,韩遂大获全胜,心满意足,决定见好就收。
  这时,贾诩找到了马腾,建议他继续追击。
  不是去休屠泽,而是去屠申泽。
  马腾言听计从,也没有和韩遂打招呼,率部北进,直扑屠申泽。
  这一次,贾诩建议杨修随马腾行动,见识一下真正的战争。
  杨修欣然从命。
  第三百章 见缝插针
  韩银、成公英站在路边,看着南边的官道。
  韩银有点不耐烦,昂着头,背着手,来回走动。
  收到韩遂的命令,来迎接马腾,他不情不愿。
  刚刚接收到了大量物资,他正忙着享受呢,谁愿意站在这里喝风,迎接马腾。
  他不像马超,真把韩遂当叔叔看,他对马腾向来有些看不上眼。
  一个羌女之子,哪有资格与父亲韩遂兄弟相称。
  成公英拱着手,神情凝重,看看南边的官道,又看看韩银,忍不住提醒道:“少将军,稍后看到征西将军,少将军还是礼敬些为好?”
  “为何?”韩银扭身看着成公英,不以为然。
  “将军与征西将军皆是凉州豪杰,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天子有意平定凉州固然属实,却也不希望凉州势大。将军势力最强,自然是朝廷的首选目标。当此之时,实在不宜与征西将军反目。”
  成公英说话很小心,生怕激怒韩银。
  他知道韩银对马腾没什么敬意可言,但韩遂特意派人来传令,要求韩银去迎马腾,韩银不敢不来,心里憋了一肚子的怨气,这时候很容易激起韩银的怒火。
  但他不能不说。
  马腾北上,很可能不是韩遂的安排,而是马腾的个人决定。
  如果是韩遂的安排,由他和韩银北上显然更方便。
  听了成公英的话,韩银咂了咂嘴,很勉强地说道:“好吧,我且忍他一忍便是。”
  西凉诸将中,韩遂的实力最强,马腾紧随其后。
  如果朝廷想对付韩遂,马腾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能否拉拢住马腾,对韩遂很重要。
  这也是韩遂与马腾结为兄弟的目的所在。
  韩银并非不懂,只是不屑。
  ——
  马腾举起手,示意将士们停止前进。
  成公英推着韩银,来到马腾的马前,躬身行礼,又对杨修施礼。
  “杨侍中,我们又见面了。”
  杨修翻身下马,与成公英见礼,又与韩银见礼。
  见杨修先与成公英见礼,韩银心里不痛快,却又不敢发作。
  在马腾父子面前,他还有资格摆谱。在杨修面前,他自惭形秽,底气严重不足。
  马腾看在眼里,却不说破。他翻身下马,与韩银寒喧了几句。
  韩银邀请马腾到营中小住,马腾婉拒了。
  马超有可能已经到了屠申泽,随时可能与白马铜相遇,他哪有心情在这里喝酒。
  韩银本来就没什么诚意,顺势改为在路边小聚。
  马腾答应了。
  他连续行军两百余里,的确需要休息一下。
  成公英已经安排好了酒食,就在路边搭起帐篷,与马腾、杨修共饮,并安排人犒劳马腾的部下。
  他们刚刚缴获了大量的牛羊,不缺物资,出手很阔绰。
  马腾话不多,杨修却很健谈。他与韩银、成公英畅谈天子在华阴之战的表现,尤其是天子入阵,亲手斩下李傕首级的情节,被他说得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我已与征西将军说好,此战结束,我便沿河东行,直接去美稷。”杨修挽着成公英的手臂,惋惜地说道:“我与兄一见如故,为倾盖之交,本想盘桓数日。奈何诏命在身,不敢久留。好在天子有意平定凉州,或许不久就能相见。届时当与兄一醉方休,还望兄不弃。”
  成公英心中感激,连称不敢。
  作为弘农杨家子弟、天子近臣,杨修主动与他定交,这是莫大的荣幸。
  “凉州广阔,风土人情不与中原同,关东士大夫不能乃心治凉,天子言及,常为之太息。兄为凉州英俊,又为镇西将军心腹,熟悉凉州民情,若有所建议,我可为你转呈。”
  成公英再拜,却不敢应承。
  他是韩遂的部下,若有上书,自然应该由韩遂转呈天子。请杨修转呈,很可能会让韩遂生疑。
  杨修也没有勉强,让成公英知道他的心意就够了。
  ——
  次日凌晨,马腾、杨修辞别了韩银、成公英,继续北上。
  虽说同意杨修同行,但马腾之前并没有和杨修说什么话。这一次,他却请杨修与他同行,又以杨修的坐骑不良于行为由,将一匹备用战马送给杨修代步。
  两人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
  马腾顺势问起天子的事,杨修热情解说。
  与贾诩共处了几日,他亲眼见识了西凉内部的矛盾,也知道韩遂和马腾将来必有争斗。
  韩遂野心太大,朝廷很难将他收为己用,但马腾父子简单得多,完全可以利用起来。
  贾诩让他与马腾同行,自然是有用意的。只是他不能过于积极,以免引起马腾的疑心,只能等马腾主动来找他。
  借着这个机会,他向马腾讲解了天子的宏图伟业。
  天子不仅要中兴大汉,还要重新审视凉州,将凉州变成朝廷的坚固基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