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服大喜,随即命人向正北打探,将距离放到三十里。
  这次非常顺利,一个时辰后,斥候就回来了。
  他们重新找到了大河,离现在的位置只有十五六里。为了证明自己说得没错,斥候还拿出几个灌得满满的水囊。
  喝着冰冷的河水,王服心里却畅快无比。
  找到了大河,有了水,他的危机就解除了一半。
  “出发!”
  提心吊胆的将士们收到命令,士气大振,重新上马,认准北斗星的方向,奔驰而去。
  过了一会儿,队伍中有人轻声叫道:“我闻到了水的味道。”
  随即有人附和。“没错,我的鼻子舒服多了,应该离大河不远了。”
  王服听着部下的轻笑声,如释重负。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看着天空的北斗星,忽然觉得有了方向,再也不怕迷路了。
  一个时辰后,他们走出了沙漠,重新回到大河旁。
  将士们奔到河边,尽情的喝水,灌满空空的水囊。
  王服策马走上一处坡地,向大河对岸眺望。
  如果那个士卒所言属实,这里已经在朔方以西,那对面可能就是鲜卑人出塞的方向。地图所示,由朔方出塞向北偏东而行,约百余里,便是受降城。鲜卑人出塞入塞,大多会在那里短暂停留。
  扶罗韩应该不会立刻出塞,他大概率会在两河之间的绿洲上休息一夜。
  “大家再坚持一下,连夜渡河。若能抓住扶罗韩,我请你们大醉三天。”
  “三天怎么够?”有人叫道:“校尉,醯落都值千户侯,这扶罗韩怕不是要值两千户?”
  王服笑骂道:“你们这些混账东西,倒是算得很清楚。好吧,若能抓住扶罗韩,老子三年不拿一粒租赋,全部分给你们喝酒。”
  “善!”将士们大笑,抖擞精神。
  不少人翻身下马,拽着马尾巴下了河,用手中的长矛去试探河水深浅,寻找适合渡河的位置。
  等候渡河时,王服对身边的亲卫说道:“你们都别闲着,想想扶罗韩那龟孙现在可能在哪儿。”
  第三百三十七章 同此凉热
  夜间渡河非常危险,花了王服不少时间,直到半夜才全军渡过大河,人困马乏。
  十几名骑兵不慎落水,溺毙在河中,凄厉的求救声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严重影响了士气。
  很多人都变得沉默起来,上岸后也不说话,静静地擦干身体,穿上衣服。
  王服立功心切,催着将士急行。几个曲军侯没什么意见,普通骑士却口吐怨言,鼓噪着不肯前进,要求先休息,恢复体力。
  王服很恼火,拔出战刀,想杀几个人立威。可是一看群情激愤,生怕引起哗变,只得悻悻作罢。
  一直以来,他虽然出身不错,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功,威信不足,无法一呼百应。
  身处战场,四处皆敌,没人敢真正放松,王服尤其如此。
  夜间寒冷,他冻得睡不着,只能裹着大氅,来回踱步,不时的看一眼远处。
  扶罗韩就在某个地方,但他却看不到。
  不安和寒冷让他心乱如麻,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为了消磨时间,他索性在将士中间游走,顺便了解一下伤亡情况。
  看了半圈,他心安了些。伤亡不大,只是过于劳累,不少人一躺下就睡着了,鼾声大作。
  王服甚至有些羡慕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睡着。
  当他准备往回走时,突然看到远处隐约有人说话的声音,单调古怪,不像是正常的口音。他凝神倾听了片刻,悄悄走了过去。
  走得近了,王服才发现是一个骑卒。他盘腿坐在地上,嘴里嘀嘀咕咕,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他刚想走得再近一些,那骑卒却被惊动,翻身跃起,双手持刀,轻声喝道:“谁?”
  这一声却是汉话。
  “我。”王服应道,眼神却是一紧。
  骑卒的头发披散着,此人可能不是汉人,而是羌人或者匈奴人。
  “原来是校尉。”骑卒松了一口气,收起战刀,拱手施礼。
  王服走近,借着星光,仔细看了一眼骑卒的头发。头皮上有头发,只是很短。
  “你叫什么,是哪一曲的?”
  “回校尉,我叫乌里,第三曲第一队的。”
  “刘孟麾下?”
  “是的。”
  “乌里,是姓乌吗?北地人?”
  “呃……不是。”乌里伸手指了指远处。“我是羌人,父母躲避战乱,想逃到草原去,经过这里的一个叫乌里的大泽时生下了我,就叫我乌里。”
  “大泽?”王服心头一动。“你是说,这附近有个大泽?”
  他看过地图,知道朔方城附近有个大泽,但印象不太深。
  因为朔方城成宜太远了,超过百里。追击之初,他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在这里迷路,只以为一路追着扶罗韩跑,砍下他的首级,然后再沿着大河原路返回即可。
  如果大泽就在附近,说明他离朔方城不远。
  “是啊,就在东北方向。”
  “大概有多远?”
  “这个……”乌里四处看看,为难的摇摇头。“看不清。”
  “那广牧城在我们哪个方向?”
  “应该是西面。”乌里神情犹豫。“天太黑,看不清楚。如果是白天,我一定能认出来。当年随太师……董卓征战时,我来过这里,还做过向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