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什么意思?”
  “你想啊,如果废少帝,立今上的不是乱臣董卓,而是四世三公的袁隗,岂不更合乎道义?”
  祢衡也反应过来。“所以,天子要将袁绍逐出袁氏宗族,由袁术为宗主,独享其功。否则以此大功,袁绍当入朝主政才对。”
  “然也!”两人不约而同的大叫一声,总算把握住了天子真正的心思。
  开心了片刻之后,孔融收起兴奋的心情,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
  “那这传记该怎么写?”
  祢衡不假思索的说道:“心证。”
  “心证?”
  “张季礼虽无事功,却有道德。他不畏董卓残暴,陪天子西迁,忠于天子,不离不弃,德行无亏。就算是反对度田,也是为朝廷着想,其志可嘉,其心可悯。由此处着眼,自然好写。”
  孔融点头赞同。
  他想了想,起身说道:“我要去问问与他一起西行的人,收集一些事迹,或许能更充实一些。正平,你要不要一起?”
  祢衡摇摇头。“孟达那样的人都能直选散骑,天子用人未免过滥,不择良莠。我要上书金马门,请天子罢黜孟达,清君之侧。”
  孔融抚掌而叹。“后生可畏。正平,还是你反应快,又抢先一步。我老了,不复当年锐气。”
  祢衡傲然一笑,走到孔融的案前,取过纸笔,一挥而就。
  他放下笔,拿起刚刚写好的文章,满意地点点头。
  “好纸,好笔,好文章!”
  第六百八十二章 闭目塞听
  刘协回到宫中,洗漱一番,吃了晚饭,在殿外的空地上散步,准备继续加班批公文。
  虽然知道这是老臣们故意给他施加压力,但他却不打算就此放弃。
  既然成了皇帝,就不可避免地要处理朝政,总不能事事假手于人。就算将来归权三公,他不用事事亲为,也要懂这里面的门道,才不会被人骗了。
  这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个王朝,除了开国的第一代、第二代君主,很少有处理实际政务的机会,就算有一些能力,也斗不过从无数士大夫中竞争出来的人精,最后免不了沦为傀儡。
  所以绝大部分雄主最后只能依靠帝王术,三分治事,七分治人,同时拼命抓住皇权,不敢有丝毫松懈。
  但凡事都有代价的。帝王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把人才变成了奴才之后,安心的同时也没什么人可用了。
  没有外敌的时候,君臣一起比烂,尽可能拖延王朝周期的到来,坐等猛人的出现。有外敌的时候,则瞬间土骨瓦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像新中国那一套,层层选拔干部,从最优秀的一批人中挑选最高领导人。在皇权暂时不能取消的前提下,就要为最高权利选择一种合适的选择方式。
  嫡长子继承制只能保证传承的过程稳定,无法解决能力培养的难题。
  刘协一有时间,就考虑解决之道,想着将来怎么鸡娃。
  不过现在他也只能考虑,毕竟他现在还无娃可鸡,总不把刚刚会走路的刘泰拉过来看公文。
  法正快步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书。见刘协在庭中散步,法正停住脚步,躬身施礼。
  “拿的什么?”刘协瞅了一眼法正手中的文书。
  法正笑道:“刚从宫门处收到的平民上书,正准备送去归档。”
  “平民上书?拿来我看。”刘协多少有些惊讶。
  平民上书不稀奇,这个制度一直有,但真有这闲心来上书的却不多。一是长安城中的读书人不多,二是长安城中的读书人都很忙,就算有意见,也有更为正式的渠道。
  平民上书听起来很牛,实际上能有机会送到天子面前的非常少,大部分只是归档而已,在每周总结的时候提一嘴就算运气不错。
  法正虽然有些意外,还是将文书递了过去。
  刘协拆开一看抬头,就不禁扬了扬眉。
  平原祢衡,这个嘴炮王又整什么妖蛾子,真是一刻也不肯消停啊。
  刘协含笑看完上书,将文书递还给法正。“你也看看。”
  法正只是取回文书,还没过目。见天子边看边笑,已经觉得不解,此刻更是好奇,立刻将文书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他笑不出来了,额头甚至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陛下!”
  “孟达入选散骑,竟闹得满城风雨?”刘协淡淡地说道。
  他知道孟达是孟佗的儿子,但他并没有在意。如果论家世,文武大臣中比孟佗名声更烂的比比皆是。真要计较,朝堂上至少要空一半。
  他不是在乎名声的人,也在乎不起来,这些言论还不至于让他动摇。
  他意外的是孟达入仕引起这么大的舆论,他在宫里却一点风声也没听到。这说明有人在有意无意的阻止类似的消息传入宫中,传入他的耳中。
  他刚刚到长安几个月,就开始被人蒙蔽了。
  “舆论是有一些,但还不至于满城风雨。这祢衡有些言过其实了。文士写文章,如同武人报功,习惯以一当十的,陛下不必在意。”
  “去太尉府,传祢衡入宫。”刘协没有多说什么,直接下了命令。“你知道该怎么做吧?”
  法正汗流浃背,连连点头。“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将祢衡安全地接到宫里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