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案很完美,至于能不能有执行到位,那就要看刘璋等人的反应了。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是理性的。万一有人就是头铁,坚决不肯接受朝廷的安排,那就只能来硬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朝廷先礼后兵,道义在手,师出有名,又积累了足够的实力,想解决他们并不难。
  独特的地理决定了大乱之后一统天下,蜀地总是留到最后解决。
  “欲取益州,就要先取荆州。”刘协把年后准备巡狩荆州的计划简单的说了一下。“司徒府今年审核荆州上计时留心些,看看荆州能够提供多少钱粮。都说荆州富庶,百姓安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严加审核。不过东州兵中有不少便是荆州人,若是一味对荆州用武,只怕不利于争取人心,影响益州安定。”
  刘协扬扬手。“杨公把握分寸即可,不必事事上奏。”
  “唯。”杨彪满意地应了,又说了几句话,起身告退。
  刘协起身,将杨彪送到廊下。“德祖最近可有家书来?”
  杨彪边走边说。“最近没有。上计在即,父为司徒,子为太守,难免会有嫌疑,理当有所避讳。”
  刘协微微一笑。“恐怕不尽然。”
  杨彪一愣,狐疑地看着刘协。“陛下……知道些什么?”
  “杨公,德祖该成亲了吧?”
  “是的。”杨彪忽然有所领悟。“莫不是……他自作主张……”
  “德祖幼承家教,又天资过人,将来必是栋梁之才。想嫁给他的女子数不胜数,但是这里面有几个是真的欣赏他,爱慕他,而不是想攀附他的?”
  杨彪打量了刘协片刻,微微颌首。
  “陛下,臣知道了,回去和拙荆商量商量。”
  “这是当然。父母之命嘛,人之常情。”
  ——
  司徒府。
  袁夫人扭头看着杨彪,柳眉微蹙。“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清。”
  杨彪苦笑。“你没听错,天子就是这个意思。”
  “是天子的意思,还是德祖的意思?”袁夫人放下了手里的梳子,坐在床边,劈手夺过了杨彪手中的书,扔在一旁。“德祖离家数年,我母子未见一面。怎么,成亲的事也不问问我们,直接带一个女人回来?”
  杨彪避开袁夫人的眼神,重新拿起书。“你想让德祖回来吗?”
  “想啊,我的儿子,我能不想?”
  “那很简单,让德祖自免,回朝做官。正好我为司徒,他为太守,惹人非议,以为我内举不避亲呢。现在写信,还能来得及回来过年。”
  袁夫人大怒,却没有发作,只是狠狠地盯着杨彪。
  杨修弱冠为太守,又承担着兴王道的重任,这是多好的机会,她心里清楚得很。天子也说了,以杨修的实力,前途一片光明,根本无需婚姻相助。
  本来嘛,以弘农杨氏的门户,除了皇室,就没有更高的婚姻对象。
  她和杨彪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她很生气。
  天子摆明了就是不希望杨修循他们的旧例,与高门大户结亲。
  或者说,天子反对世族之间互相结亲,希望杨修做个典范。
  拒绝这个提议,很可能会影响到杨修的前程。她虽然不做官,却也清楚天子身边人才济济,能代替杨修的人不少。
  天子这是公然胁迫杨氏。
  从小到大,过了大半辈子,她就没受过这样的气。
  “你答应了?”见杨彪一副逆来顺受的模样,袁夫人越发不舒服。
  “我觉得天子说得对。”杨彪卷起书,轻轻拍打着手心,抬头看着袁夫人几乎要喷火的目光。“于公,君子德风,小人德草。天子推行新政,我父子理当支持。于私,德祖的确不需要婚姻支持,完全可以找一个与自己情投意合的女子。”
  “你的意思是门当户对就不能情投意合吗?”
  杨彪连忙举手。“夫人,你误会了。”
  “我误会什么?”
  杨彪想了想。“你有几年没见过德祖了?”
  “三年有余。”
  “那你知道德祖有多大变化吗?”
  “再变也是我儿子。他什么样,我能不清楚?”
  “你真的未必清楚。”杨彪伸手拽住快要暴走的袁夫人。“你仔细想想,阿衡和你儿时一样吗?”
  袁夫人甩了两下手臂,没能挣脱,却也冷静了些。
  袁权夫妇去了豫州,袁衡独自留在长安,随蔡琰读书。闲暇时常来看她,陪她说说话。平时不注意,仔细一想,袁衡这几年的变化的确不小,和当年的她完全不同。
  袁衡只是随蔡琰读书,便有这么大的变化。在汉阳做太守的杨修想必变化更大。别说这些年轻人,就连杨彪都有了不小的变化。
  不知不觉,风气就已经变了。
  也许这不是天子的意思,而是杨修本人的意思?
  身为政治婚姻的一员,她自然清楚世家婚姻的代价是什么。像她和杨彪这样相敬如宾的是少数,大多数夫妻之间都没什么感情可言。
  尤其是当形势发生变化,双方不再门当户对时。
  “如果德祖心仪的女子就是门当户对的呢?”袁夫人不甘心的说道。
  杨彪笑笑。“你不妨写信问问德祖,或者,你不怕辛苦的话,可以去一趟汉阳,看看他,当面问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