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着天子的面,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耐着性子,大致介绍了荆州——尤其是南郡——最近的情况。
  刘表被调离荆州之后,南郡就开始推行度田,今年已经初见成效,供应大军进攻益州问题不大。
  刘协很满意,让庞统去司徒府调一下荆州各郡的上计结果,确认钱粮供应充足,毋须从其他州郡大规模的调运。
  刘表前年冬天入朝,其后南郡、江夏就开始推行度田,去年、今年两年,有了一些积累,支撑几万大军攻战应该问题不大。
  仔细算起来,刘表在荆州的这几年虽然零星战事一直没停,大战却没有,还是有些积储的。
  了解完了荆州的大致情况,刘协转头问孙策。
  “你还有什么要求,不妨一并提出来。”
  孙策感激不尽,拱手说道:“谢陛下,臣没什么要求,唯有死战,以报陛下。”
  “不要死战。”刘协摇手道,又抬起手,指指太阳穴。“要多动脑子,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现在你还在国内,有损失也能尽快补充。将来出海,还怎么补充?”
  “是,是,陛下教训得是。”孙策连连点头,随即又说道:“若是陛下能让虞祭酒随行,臣就更有把握了。”
  刘协笑了,却没说话。
  孙策有些尴尬。
  周瑜眨眼一转,凑到孙策身后,轻声说了两句。孙策微怔,回头盯着周瑜看了两眼。周瑜垂着眼皮,不动声色的点点头。
  孙策咬咬牙,随即又道:“臣冒昧,讲武堂乃天子练将之所,岂能随臣出征。臣敢请陛下委任军师,教臣军事,如刘征东故事。”
  刘协微微一笑。“你可有相中的人选?”
  “有。”孙策说道:“散骑常侍庞士元。”
  刘协满意地点点头。“等庞士元回来,问问他的意见。”他随即又对周瑜说道:“公瑾,你也跟着走一趟吧。虽说漠北地理与益州不同,但将来西征,与罗马相遇,水战在所难免。趁此机会,你们一起商量一下战法。”
  周瑜喜出望外,躬身领命。
  刘协最后转向虞翻。“祭酒,你也带几个人,一起走一趟,参骠骑将军军事。北人乘马,南人操舟,这次要水陆并进,尽快平安益州,为将来进军交州做些准备。”
  虞翻躬身领命。
  讲武堂的学生也兴奋地互相看看。
  这可是捡来的机会啊。
  说完了益州的事,刘协又说起了辽东。
  辽东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荀攸、刘备都在那里休整,等着明年春天再次出征。公孙度虽然授首,却还有一个女儿嫁给高句丽王,据说蠢蠢欲动,要说公孙度报仇。
  至于是真是假,刘协也不打算去搞清楚。
  反正高句丽是必须要灭的。
  这些都说完,刘协又提到了一件事。
  随着诸路大军渐次展开对蛮夷的征讨,负责教化的儒生必须跟上步伐。大军走到哪里,儒生就应该跟到哪里,就像当初为军中将士配备教师一样,也要为蛮夷们考虑周到,让他们能沐浴在华夏文明的光辉之下。
  武力只能征服于一时,文化才能长久,真正将化外之地变成王土。
  这个步伐可以慢一点,但必须有。
  差不多说完,庞统也回来了。
  经司徒府确认,南郡、江夏、长沙、武陵四郡节余的钱粮足以满足大军征战,不需要朝廷从其他州调运。如果作战顺利,还有节余,以备将来南征交州。
  刘协很满意,随即让讲武堂与太尉合作,拟定作战方案。
  得知自己也在出征之列,庞统很诧异,心里的怨气烟消云散,变成了昂扬斗志。
  早在法正外放,协助刘备出征之时,他就在等着自己出征的机会,没想到一等就是两年。
  如今机会终于来了。
  除了让虞翻带一些讲武堂的学生参战之外,刘协还让虞翻多安排一些精通机械的匠师,接管豫章船官,加快海船的改造进程。
  海船的改造进度太慢,已经影响了孙策出征。攻克辽东之后,与刘备的东征军之间的联络也需要大量的海船,不能再拖了。
  为了能再快一些,刘协借着将罗马水师的资料移交给讲武堂的机会,将自己关于海船的一些了解夹在其中,算是难得的亲自下场,做了一回推手。
  他有一种感觉,与罗马的接触会比他预期的来得更快。
  这可能是这个时代唯一有资格能与大汉一较高下的文明,能否战而胜之,关系到民心士气,关系到华夏文明能否越过葱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如果有可能,他想抢在北方的蛮夷大规模入侵之前,攻占罗马,而不是等蛮夷摧毁罗马,将罗马城变成一片废墟之后再去。
  这也算是他对罗马文明的一点敬意。
  第一千零七章 一孕傻三年
  周忠一手抚着胡须,一手端着茶杯,浅浅地呷了一口茶,半天没说话。
  周瑜坐在对面,脸色平静。
  将天子的安排转述给周忠后,周忠就没说话,似乎有些意外,又似乎早在预料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周忠放下茶杯,双手拢在腹前。
  “公瑾,天子胸怀,非常人能及。这是你的机会,也是庐江周氏的机会,万万不可放过。将来就算不能像刘备、孙策一样在海外建国,封侯拜将、位列公卿也是绰绰有余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