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贾诩看了一眼,面不改色,浅浅地呷了一口茶。
  他虽然没署名,但他相信刘协认得出他的字迹,也没有掩饰的意思。
  “先生有什么话不能直说,非要绕这么大一个弯?”
  贾诩笑笑,伸手将纸收了起来,放进一旁的火盆,看着火光一闪,纸慢慢卷曲,化为灰烬,这才笑道:
  “陛下,举手之劳而已,不必谢。”
  刘协微怔,随即哑然失笑。“先生以为我在谢你?”
  “嗯。”贾诩抬起头,含笑看着刘协。“陛下本无必杀之意,只是难以决断。臣请唐夫人、蔡令史出面,给陛下一个理由,难道不是好事吗?”
  刘协哼了一声,不以为然。
  “而唐夫人、蔡令史蒙陛下恩宠,以女子为官,身负非议,不是一日。如果她们不出面求情,虽然不是她们的罪过,却也难免有人迁怒。与其如此,不如由她们出面求情。就算是被陛下责罚了,能让人体谅她们的难处,也是利大于弊。”
  刘协不得不承认贾诩说得有理。
  这其实也是他准备让蔡琰回陈留住一段时间的原因所在。
  “抛开这些考虑,说说你自己的想法。”刘协摆摆手,结束了没有营养的话题。
  “陛下流放附逆家属,本不是为杀人。这些人生于衣冠之家,未经磨难,难以忍受海外之苦,也是意料之中的事。逃归中原,更不意外。只是逃归违诏,就算可以免其死罪,再度流放也是必然之事。协助他们的人难辞其咎,可与同罪。臣以为,司空不会拒绝这个建议,只会感激陛下宽容。”
  刘协眉头一紧,眼中闪过一丝寒芒,随即又化为喜色。
  这老狐狸,难怪被后人称为毒士,这一招太阴险了。
  既施了恩,还能借机将事态扩大,将更多的关东士族迁离原籍,送到偏远之地。
  偏偏周忠等人还无法拒绝。
  ——
  建安八年,腊月十一。
  三公九卿陆续就座,神情凝重,动作小心翼翼,就连说话都压着声音,生怕别人听到似的。
  司空周忠更是眉头紧皱,捻着胡须,一言不发。
  廷尉宣播坐下之后,就低着头,眼睛盯着膝前的方寸之地,不与任何人交流。
  奉命与会的各府掾吏看到这一幕,都变得紧张起来。
  大家都清楚今天的主题是什么,也能预料到会是什么情况,只是不知道究竟会发展到哪一步。
  前两天,兰台令史蔡琰写了一篇祭文,发表在邸报上,为中平以来二十年内死于战乱的万千生灵祈福。
  看似悲天悯人的一件事,却引发了天子震怒。
  蔡琰被免职,即刻返乡省亲。
  自兴平二年秋,从西凉军中脱身起,蔡琰就一直追随天子左右,为天子写了无数鼓吹男女平等、四民皆士的文章,号为天子文胆。据说还因为倾慕天子,拒绝了周瑜,可谓一片痴心。现在却因为一篇祭文被赶走,着实让人大感意外。
  但了解朝廷形势的人却一点也不意外。
  天子正准备借着海外逃归人员的由头大开杀戒,蔡琰在这个时候建议公祭,摆明了是为那些逃归人员求情,劝天子慎杀。
  对天子来说,这形同背叛。
  蔡琰久居中枢,又与天子亲近,居然因为一篇祭文遭到罢免,而且被立刻赶走,处置之严厉,让每个人都噤若寒蝉,不能不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蔡琰那样的影响力。
  司空周忠因此忧心忡忡,头发在几天时间内就全白了。
  别人可以缄口不言,身为司空,他不能不表态。
  他不表态,一味逢迎上意,那些人就只有死路一条,无数人头滚滚落地。
  可是表态,就意味着他的仕途到此为止,并将在天子的盛怒之下,连最后的体面都无法保持。
  此时此刻,无数人想到了他的前任张喜。
  司空这个位置有些不祥啊。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有法必依
  过了一会儿,脚步声响起,有御史高呼。
  “天子驾到。”
  堂上堂下的众臣下意识地起身,向着快步走进来的刘协行礼。
  精神最为紧张的周忠手一抖,拽下几根胡须,疼得脸都抽紧了。
  “臣等参见陛下。”
  “众卿平身。”刘协摆摆手,向太尉贾诩、司徒杨彪点头致意,目光扫过司空周忠时,眼神为之一冷,便掠了过去。
  周忠心里咯噔一下,更加不安。
  刘协就座,先开了个玩笑,问司徒杨彪道:“司徒,今年上计结果出来了吧?比去年如何?今年能发全俸吗?”
  杨彪拱手。“回陛下,今年上计还没有结束,但大致结果已经出来了,比去年增涨约两成,兖豫荆益四州皆有可喜增涨。今年不仅可以全发俸,还能发放一些赏赐。相关的物资已经从各郡调拨,很快就能送到行在。”
  刘协点点头。“甚好。再过几天,就是建安九年了。九是极大之数,总该有个阶段性的成果。赏赐的事,你们拟个方案,要多照顾一些普通官员。他们跟着朝廷这么多年,不容易。多准备点实用的东西,华而不实的东西就不需要了。”
  “唯。”杨彪躬身领命。
  “陛下英明。”众人齐声称诵,尤其是各府寺的中下层官员最为开心。
  有天子这句话,今年的新年会过得滋润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