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接受了沈友的建议后,她身边的亲卫骑战斗大增,尤其是那几个女骑士,已经由纯粹的摆设变成了真正的战士,而且有独特的优势。
  一旦有了汉人提供的军械,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她就会成为部落里不可替代的精锐,她在父亲轲比能的眼中也不再是那个贪玩的小姑娘,而是一名真正的将领。
  “按时日计算,还有半个月吧。”沈友笑了笑,又道:“不过他们会将这些军械交给大帅,再由大帅转交给你。大帅会不会扣下一些,我就不好说了。”
  唐苏合一听,顿时犯了愁。
  她想了半天,对沈友说道:“要不我们去迎一迎吧,抢在父帅看到这些军械之前,先拿过来,他就不好意思再要了。”
  沈友赞同唐苏合的建议,立刻与哈代商量,要去迎一迎轲比能。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哈代要谨慎一些,不要草率的发起攻击。
  当然,有机会也不能放过。毕竟等轲比能来了,他立功的机会就不多了。
  哈代被轲比能的命令喝止,心里很不痛快。这几天只能四处攻击附近的蛮族,虽然有收获,却无法和斯基泰人的城池相比。看到唐苏合,他心里也不是滋味,得知沈友、唐苏合要去迎轲比能,他求之不得。
  当着唐苏合的面,他信誓旦旦,保证不乱来。
  沈友、唐苏合一离开,他就召集诸将,商量着要搞个大的。
  虽然不能跨过包律司忒涅斯河,但是附近也有稍小一些的斯基泰人城镇,可以去劫掠一番,收获肯定比和穷得丁当响的蛮族多。
  诸将一呼百应,兴致勃勃的出发了。
  ——
  沈友向东走了几天,就遇到了西行的商队。
  见到荀恽提及的章敦,他就笑了。
  荀恽不认识章敦是谁,他却清楚得很。但他更清楚,陆议化名章敦西行,必然负有秘密使命,不能泄露他的身份。
  简单的寒暄了几句后,沈友对唐苏合说,我受荀长史之托,要劝章君留下,你和章君的夫人聊聊,看看她有没有这方面的意思,或者有什么要求。
  唐苏合欣然答应,热情的邀请章敦的妻子——孙尚香到一旁说话,沈友则和章敦——陆议走到了一旁,远离人群。
  陆逊随即向沈友转达了他的使命,以及天子为他改名的事。
  沈友一点也不意外。“天子一向看好你,否则也不会让虞祭酒收你二人为弟子。”
  “诚然,天子对结党深恶痛绝。”陆逊感慨道:“只不过结党营私是人之本性,纵使英明如天子也无法阻止。化害为利,君臣一致对外,或许是当前唯一的选择。”
  “百年之后呢?天子再英明,再注意养生,也不过尽天年而已。百年之后,天下将定,功臣勋贵羽翼渐丰,后继之君能控制局面吗?”
  陆逊忍不住笑了。“沈兄深谋远虑,又有何妙计可解?”
  沈友摇摇头。“我要是有妙计可解,也不会远走西域了。伯言,你我想的其实大同小异。与其将大好岁月消耗在内斗党争上,不如出来转转,建功立业。虞祭酒想必也是如此想,所以才一心要将你们送到罗马去。”
  陆逊点了点头,却没说话。
  他们都是江东人,有共同利益,自然容易想到一起去。这也是他不在荀恽面前表露身份,却要和沈友深谈的原因。
  即使没有荀恽的推荐,他也要见沈友的。
  将来到了罗马,他打探的消息大部分都要送到沈友手中。
  只不过碍于虞翻的嘱咐,他暂时还不打算向沈友交待他去罗马的真正意图。
  陆逊随即向沈友通报了中原的情况,尤其是南阳的情况。
  天子亲自坐南阳,开发荆南——甚至是整个江南的意图非常明显。他在为即将到来,而且必然到来的小冰河期做准备。虽然很多老臣不理想,但是虞翻却表示支持,还收集了不少证据来证明天子的观点并非出于臆测。
  已经是建安九年了,天子还是没有还都洛阳的意思,哪怕河南尹荀彧提出了修改礼仪,大幅度削减相关的制度,以节省开支。
  “天子似乎只想西征,对还都一点兴趣也没有。”陆逊说道。
  沈友微微一笑。“天子志在天下,岂能局限于中原。就算要定都,理想的都城也不会是洛阳或者长安,哪怕只以中原论。八百里秦川虽广,也只能供养一霸,不足以为天下之都。洛阳稍好一些,却无地利可用,也不是最佳选择。”
  “你觉得哪里是最佳选择?”
  沈友想了想。“江陵或许可行。”
  “江陵?”陆逊想了一会儿,有些怀疑。“江陵的地势未免低了些,常有水害。”
  “这些都是暂时的。”沈友摇摇手。“你想想云梦泽,从战国以来已经缩减了多少。再过三四百年,江陵的地势就不会低了。至于水患,以天子重视水利的程度,也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相反,定都江陵与天子重视水师、放眼四海不谋而合。顺利的话,不出三十年,大汉水师就可以从江陵出发,无远弗届。”
  陆逊倒吸一口冷气,瞬间思路大开。
  他看了沈友一眼,欲言又止。
  他被虞翻收为入室弟子,倾囊相授,这两年又亲受天子教授算学,再加上博览群书,自认为文武兼备,已至大成。可是和沈友一聊,才发现自己的目光还是太狭隘了,远远不及沈友看得深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