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说:“你手指打架,食指没收回来跳不过去。”
  柳苇:“对,我打过食指很多回了,它不听话没办法。”
  说着她就伸出手,对着食指又拍了一下。
  陆北旌看到她泛紫的指甲和有些肿了的手指,说:“你这指甲怎么办?到时拍戏一露手,手上又青又肿,谁打你了吗?”
  柳苇开始盯着自己的十根手指:“…………”
  怎么办!
  她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化妆要发愁的吧。
  第433章 补拍问题(捉虫) 这次小组会议开得很……
  这次小组会议开得很快,费丙汤没浪费时间,进去就先说了一个好消息。
  招商很顺利,第一批预付款已经到账了,这部剧不会流产了!
  不管石磊是什么情况,参加会议的大大小小都很开心。
  费丙汤:“目前看来,这部电视剧是可以顺利拍好,完成制作,赶得上明年春节的开年大戏。”
  说完,他第一个鼓掌,带动底下的人一起鼓掌。
  会议气氛十分的好,大家都笑得很开心。
  费丙汤:“接下来请王导讲一讲拍摄情况。”
  王青山说的也是好消息:“一组的拍摄已经完成了,完成度很高。二组的拍摄也快要收尾了,对吧?”
  二组导演孙导演笑着点了点头,主动发言:“差不多就收个尾了,完成度也不错,几乎没有废片。”
  王青山说:“三组的石导演因为一些个人原因要离开,他剩下的部分我会拍完,昨天我看过他们的拍摄表了,完成的也有七八成了。那剪辑就要开始审片了,本来这一块我是想由我带着干的,现在,小孙,你完成二组的拍摄后就去审片吧。”
  孙导演很爽快:“行啊。”
  钱有了,片子已经快拍完了,这部片又没什么难的地方,特效制作起来也简单,所有参会的人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走的。
  剩下费丙汤叫上王导和孙导一起开小会。
  孙导进来后坐下,直接问:“石磊是不是捣乱来着?”
  石磊和她一样,开始都争这个总导演的位置,后来上面指定让王青山来,她就算了,但她知道石磊是有点不服气的,认为王导年纪大了,早就跟不上时代了,还抱着功劳薄吃老本,还想拉着她一起继续闹。
  她才不理呢,拿死工资的人有什么必要跟他一起闹?拍多拍少也不耽误她挣钱,再说这是台里的任务。
  虽然说有时闹是管用的,但也要看看上面给不给你闹的机会,你是不是不可取代的那一个。
  她必须说,现在台里是越来越不讲人情了,石磊敢闹,台里就敢撤了他。
  费丙汤:“他是有点不服气,不过这回算他自动退出的。”
  孙导:“那他拍的部分,有没有问题?”
  王青山:“不知道啊。我也有点担心。小石是很有想法的,我担心他的想法会影响整个剧的结构和主旨。”
  孙导:“有剧本管着呢,再说各组的拍摄计划也有报备,走不了大辙子。这样,我先审他拍过的部分,看看有没有什么遗落的地方。”
  剧本会议开过那么多遍,拍摄计划和分镜本都有留档,分组导演该拍什么也不是随心所欲的。
  只是,还是需要审一审的。
  以前审片不过是看一看有没有明显的问题。拍的时候大多数是人就景,一个景拍几十场上百场,剪的时候就是按顺序来了。所以审片是必须要审的,不审怎么知道一镜一镜连起来的时候都连对了呢?
  衣服有没有穿错?人物有没有对上?时间顺序对不对?该是白天的时候不能是晚上,人不能前脚在办公室后脚去海边,等等。
  像这种大的漏洞都很容易发现,也都能及时改过来。
  但是冒出个高楼大厦或看热闹的大爷,这就不是那么容易发现的了。
  各种问题都有可能会在审片的时候出现。要是机器还没停,人还在组里没走,那能补就补拍;要是人已经走了,那就只能或删或圆,想办法弥补过去。
  小会结束,各干各的去。
  王青山还是比较掂记石磊拍过的内容的,听说三组的最近在赶夜戏,他也不打算现在把剧组的人再叫起来发表讲话,就去剪辑室,要求看一看石磊最近拍过的内容。
  有拍摄计划表,有分镜本,不用先看片,只看表就能看出石磊最近在拍什么。
  王青山看了看表,再看了看分镜本,眉头越皱越深。
  费丙汤也不放心,过了会儿自己也过来了。
  巧了,孙导也不放心,也过来了。
  三个人在剪辑室撞上了。
  一看王青山的表情,另外两人也不用多说,各自找椅子坐下。
  孙导有自己的工作习惯,她把自己的副导也带过来了,让副导去找素材,现在就开始审。
  孙导:“我倒着审吧,先从最近拍的开始看起。”
  然后就戴着耳机,开始放素材。
  她的副导也戴上耳机,一边放素材,一边打开时间表,准备记下剪辑时间
  费丙汤不懂这个,他就不捣乱,就看王青山他们干。
  王青山从头开始审拍摄计划,看三组每天都拍了什么内容,是剧本里哪一部分的,都是什么人物的,是分镜本中的那一部分。
  石磊自己也画了分镜本,他就对照着看。
  看来看去,他的眉头又渐渐放开了。
  他明白了。
  石磊不是故意捣乱,而是他想拍的是一部偶像剧式的电视剧。
  他对这个剧的理解更偏商业化。
  只能说他跟王青山的想法不同。
  王青山是想拍出一部更有历史记录片感的电视剧,因为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他更多的是希望从真实人物的身上去投映那一段历史。
  所以他的拍法是更接近去描绘回忆录中的那些人物。
  石磊的做法就是缩小观众不爱看的部分,放大观众会感兴趣的部分,残酷的战争只是做为点缀出现的。
  这样确实更商业,因为观众在看电视的时候,未必是想接受一场教育,假如拍得太写实,观众观看也会觉得压力过大而逃避的。
  电视毕竟是一个娱乐工具,它不是教育工具。
  关于这个剧的娱乐性与真实性之间的矛盾,也确实是剧组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能不能在兼顾历史的前提下,拍得让观众喜欢呢。
  这也是陆北旌和柳苇能做为男女主角入选的原因。
  选择他们俩做为主演,这就是对商业性的妥协。
  希望能用他们的人气来吸引观众。
  除此之外就尽量还原历史。剧情上,剧组是不想妥协的。
  石磊所在的三组负责的学校的部分,承前启后。把这一部分交给他,当然是出于对他的看重的信任。
  因为在设计剧本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学校是让祝女士思想完全蜕变的地方,正是学校的教育和跟日本人的冲突让她萌发了救国热情。
  所以这一部分既要拍得阳光明媚,又要拍得矛盾尖刻,冲突剧烈。
  学校的内容是很多的,人物众多,各有各的命运,而且为了形成冲击,这些人物在设计出来的那一瞬间就注定了要牺牲。
  石磊并非没有好好拍这一部分,但他拍的太多了——他基本把学校的冲突全拍完了,而且全是提前拍的。
  早在柳苇还没有进组前就拍了。
  这就不对了。女主角没进来,冲突已经拍完了,那女主角在哪里?她不就成边缘了吗。
  王青山挑石磊早期的拍摄素材看了几个,发现他拍成了群像,每个人都有内容,把女主角的部分给分给了其他人表演。
  拍摄会议的时候并不会去审每一个导演这一周都具体拍了什么内容,也不会去审他们的拍摄单,只会简单问一下拍摄进度,充分给导演信任和自主。
  这就让石磊钻了空子。
  王青山都庆幸了,要是再晚发现一个月,补拍都来不及了。
  就算现在要补拍的部分也有点多,目前的内容要赶一赶,补拍要等一两个月后才能补。
  不幸中的万幸就是时间还算充足。
  另一边,孙导拿下耳机,怀疑的说:“石磊是想拍偶像剧吗?他怎么给每个主要角色都安排了爱情戏?这162个素材全是谈情说爱,全是他最近半个月拍的。”
  费丙汤的头发都要竖起来了:“什么?!”
  王青山赶紧安慰:“来得及,来得及,来得及重新拍。”
  费丙汤的脸色都气变了,开始喘粗气。
  这时,柳苇听说会议结束了,赶紧给王导打了个电话,报告一下她的手指可能需要特效妆来掩盖一下。
  王青山接了电话,听了就笑:“练琴练的太厉害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实心眼?不是给你说练个差不多就行了吗?我让化妆去看你,不怕不怕,很简单的,大不了给你的手打强光,要么请个手替嘛。”
  挂了电话,费丙汤也不生气了,问:“是小柳的事?她的手怎么了?练琴练成什么样了?”
  王青山的微信收到了图片,他拿给费丙汤看:“哟,这是有点严重了。”
  手指青肿,手背也有点变色,指甲盖紫里透青。
  费丙汤:“让她暂时先别练了,这姑娘有点实心眼,钢琴已经找好弹的了,曲子也录过了,到时让她装一装就行了。”
  孙导也凑过来看一眼,一眼就看到了旁边的手:“哟,小陆也在。”托着那双青肿的手的大手,正是陆北旌的。
  王青山和费丙汤一起看她。
  孙导笑:“我知道。小陆拍戏的时候手机都不离身,就为着接电话方便。”
  三个人一起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