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年当中最要紧的赋税自此熬过去,韩彻也总算是能松口气。
  接着,前段时间征召来的一擅长制造纺车的刘姓工匠,也一脸兴奋的跑来告知韩彻,言道他要的东西终于做出来了。
  韩彻忙带着韩老三过去瞧,见到的便是一台装有三个纱锭的脚踏纺车。
  刘工匠还当场做了一番演示,他脚踏在杠杆上,让轮、盘开始旋转,绳带又带动纱锭运动。这么一来,比起原来不仅省力,更是大大提高了效率。
  “做得不错!”韩彻忍不住高兴的夸赞起来。
  刘工匠忙道:“这一切还都多亏了大人的提点。”
  “这本就是你潜心研究才得以制成,实属大功劳一件。”韩彻便说道。
  当初衙门征召会制作纺车的匠人时,不懂木工的韩彻只是把黄道婆的三锭脚踏纺车的原理与这些匠人们做了一些讲解。后续的制作和细节上的研究,却全都是这些刘姓匠人他们自己去琢磨解决的。
  想到这些,韩彻也很是感叹。当初在安南时也是如此,虽说时下科技远不如穿越前发达,但在技术专研下,这些匠人们却是一点也不差。
  之后,刘木匠他们又快速给韩彻制造出纺织棉花被的弹弓等工具。
  正好前段时间刚收获回来的棉花也已经晒干脱籽,韩彻当即便高兴的让手巧的妇人用三锭脚踏纺车进行纺织。
  “大人,你怎的这般高兴啊?”韩老三瞧见韩彻脸上一直没停过的笑脸,忍不住问道。
  韩彻笑道:“阿三,待这棉花纺织出来,我让人给你做身棉衣和一床厚实的棉被。到那时候,你就什么都知晓了。”
  自从被调离安南,韩彻感受到了北地京城和西北柏州冬季的严寒后,便分外想念棉花的保暖。
  这会不管是棉衣还是棉被,他终于能再拥有了!
  说起来韩彻在职田栽种大面积的棉花一事,前段时间还形成了一个对时下来说可以称得上是较为热门的小景点。
  这里边自然是有韩彻的大力推动,他先故意让人去平洲还有附近的其他府城大肆做宣传。要知晓这时候的棉花树是一种贵人阶级才会在自家花园里栽种的观赏花卉。
  那店家虽为了更好售卖棉花种子,做了一些夸大的讲述,但也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在一般情况下,那些贵族阶级即便栽种,也只会栽种少量。如韩彻这种一次栽种数十亩的景象,可以称得上一句前所未有的罕见。
  这完全不亚于有人拿出大把大把的银钱,就这么赤/裸/裸的堆放在马路上一般,是自带吸引人的大热点。
  因此为了防止棉花地里遭受意外损失,前段时间不仅忙坏了职田里的佃户和那一百多名孩童,韩彻还吩咐衙役轮班过去值守。
  在韩彻这么用心的大力宣传下,很快便引得一些不差钱的富贵人家,乘坐牛车或马车来到职田棉地进行观赏。
  当时一些人在观赏时还提出想要购置几朵吉贝花,但不出意外都被遭到了拒绝。
  韩彻做这么多安排都是为了打响之后棉花的名声,可不是为了眼前的这一丁点利益。
  所以他还让看守棉花地的佃户们告诉前来做观赏的人,这些棉花是一个多么好的东西。还言道用它成熟后的白絮做衣物,柔软贴肤不说,将它做成厚实的衣物或被褥,往后整个冬季都将不再惧怕寒冷。
  前来观赏的这群人听闻后,心中自是不信的。吉贝他们又不是第一次见,若真有这般好的功效,又怎会不知?
  推荐好基友的文,是个勤奋的大大哦!
  《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作者:红叶似火,id:6287524
  上辈子人人都说宋书玉命好,丈夫有钱没变坏,孝顺长辈,友爱手足,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老实人。
  宋书玉冷笑,这福气谁要谁拿去,她这辈子啊,就找个盘条亮顺有文化的知青,等对方回城,就没人跟她抢孩子了。
  大家都说宋书玉傻,找个除了长得好看,肩不能背手不能提的小白脸,迟早会被抛弃。
  宋书玉也暗戳戳地等啊等,可说好的知青返城,抛妻弃子呢?他念完大学怎么又跑回来了?
  齐春丽最后悔的是前世舍弃了对她千依百顺的赵文军,嫁给了嗜酒好赌的粮站公子,眼睁睁地看着宋书玉窃夺了属于她的幸福,嫁给赵文军,当上首富夫人。
  重活一世,她发誓绝不会再放弃属于自己的幸福。只是她等啊等,等到宋书玉当上了村支书带着家乡父老都成了万元户,她抢来的男人却仍旧还在地里刨食!
  第73章
  帮忙
  三锭脚踏纺纱车的技术一被攻破,制造的速度便立即快起来。
  韩彻这时还让那群男童也过来跟着刘木匠等人学习制造纺车的手艺,时人确实对技艺不会轻易外传,不过这三锭脚踏纺纱车最初是韩彻给的原理构思,木匠们也是受衙门雇佣来研习的。所以从原则上来说,这门技术并不属于这群木匠。
  木匠们对这个安排便也没有心生排斥,又在衙门因这事提高了薪酬之后,还皆都欣然接受。
  在三锭脚踏纺纱车造出来一批后,韩彻接着又从佃户中挑选一批善于纺织的妇人,先让她们熟练使用这种纺纱车纺织棉花,再来教授剩下的女童们。
  韩彻做这一系列的安排,并没想着让他们以后去靠这些为生。只是希望这些孩童们等到将来赎回自身后,起码一些家具简单的木工修补等,自己便能动手做。一家人的衣物,也能自己纺织满足生存需求。
  如这些在时下属于基本的生存技能,原本也合该是做父母这类长辈去教授他们的。
  在这期间,韩彻再从中挑选一些手脚比较灵活的汉子,经过他的讲解和练习摸索后,也很快便找准了一些技巧,制作出了第一床棉被。
  随着纺织技艺越来越娴熟,棉布和棉被很快便被制作出来了一批。
  制作上不需要韩彻再费心后,他便开始布置起接下来的推广。
  “大人,您看这次演绎的如何?”这日下午,刺史衙门后院一间宽敞的屋子里,才刚表演完的男演员头上还沾有一丝白棉花絮,带着其他演绎者正一脸紧张期待的询问韩彻。
  “棉被弹制的越来越好,演绎的也很不错,过顿时间就全靠你们了。”在韩彻毫不吝啬的夸赞下,使得刚才演绎的那群人也俱都高兴了起来。
  “我等必定再勤加练习,望不辜负大人期望!”众人忙作揖道。
  “甚好。”韩彻摸着刚弹制好的柔软棉被,微笑道。
  以神话故事为背景,来达到宣传某样农产品的招数,韩彻已经用过很多次,编造剧本也越来越轻松。
  正所谓招式不怕老,管用就行。
  好比这一次,韩彻便是又一次编造出来一个神话剧本,用来给棉花做宣传推广。
  只是这神话故事好编造,如今演绎者们也已经都排练好,但如安南那种可做演绎宣传的勾栏场所,柏州目前却并不具备。这并不是说柏州修建不起来演绎所需的勾栏,而是它过往从未有过能吸引外来商队到来的条件。
  安南当初好歹还有闻名天下的沉水香能吸引各地有实力的一些商户,柏州这地方却当真是什么都没有。
  反倒是它的贫瘠缺水,当地人口买卖风气盛行等恶名,流传甚广。
  哪怕前段时间,韩彻借着棉花的盛开,吸引了不少其他府城的有钱人跑来观赏。但随着棉花成熟后的采摘,那些人很快便也不再过来柏州。
  至于韩彻之前让佃户们做的棉花保暖舒适等宣传,在没有实物做展现的情况下,也是很难让人就此信服的。
  经过这些时日的一番思量,韩彻决定得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步,自然便是把棉花作为贡品进献给老皇帝。如今韩彻是柏州刺史,有直接呈递文书或进献的资格。他便还命人用棉花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去制作出一批衣物和鞋袜,与棉布棉被一起,派人送去京城进献。
  一道被送去的,还有韩彻书写的有关于棉花的一份文书。
  然后就在韩彻准备实施他的第二步时,没曾想到卫刺史先一步来到柏州寻他。
  前段时间柏州大规模修建坎儿井和防渗水窖的事,也传到了平洲去。在经过一番了解后,卫刺史对这两项水利工程大感震惊。
  缺水这个问题,同归属西北区域的平洲也是同样存在的。只是整体情况下来说,平洲比柏州会略好些。
  卫刺史便也有心想在平洲开展这两项水利工程,奈何平洲在商业经济上比柏州繁荣许多,人口数量上更是相差十数倍,这便也使得卫刺史的公务比韩彻要来得繁重许多。
  只得等到进入冬季较为闲暇的时间段,卫刺史方才抽取出时间,亲自前来跟韩彻请教这两项水利工程的具体开展。
  二人因陈氏女被掳一案的调查,还有后面韩彻提出的官府赎人措施,这一年里也算是有过几次友好的往来。
  面对卫刺史的请教,韩彻是毫无保留的把这两项水利工程的实施技术和柏州当时进展所遇到的一些情况,都与卫刺史做了详细的讲解。还言道若卫刺史需要的话,他这边还可派遣一些有经验的匠人过去做前期施工的帮忙。
  “多谢韩大人如此鼎力相助。”卫刺史顿时一脸感激的朝着韩彻作揖,还表示韩彻将来要是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也可以朝他开口。
  “卫大人勿需如此。”韩彻一边伸手扶起对方,一边便言道:“正巧,我也有一小事需要卫大人帮忙一二。”
  所以也别等往后了,就现在吧。
  卫刺史表情顿时怔愣住了,待回过神来后,方才忙道:“……韩大人请说。”
  “可否请卫大人帮我在平洲最为繁华的集市处,修建一临时勾栏。我前些时日让人用吉贝花絮纺织成了衣物和厚实的被褥,如若能得卫大人借地方作演绎宣传推广,便是最好不过了。”韩彻一脸诚恳的言道。
  “我之前便曾听闻韩大人让人种植出不少吉贝,还有人言道用它花絮织造衣物,不仅能比葛麻更为柔软,还能挡寒保暖,此事竟是真的?”卫刺史不由得惊讶道。
  “衣物和棉被都已造出,确实如此。”韩彻笑道。
  “韩大人可否拿来与我一瞧?”卫刺史好奇道。
  这消息他之前听闻的时候,对这事的本身倒并不那么在意。反而一心去感叹韩彻当初明明是被流放发配去的安南任职县令,却有那等好本事研究出藕粉和白糖等技艺。只那短短几年,银钱怕是真没少挣到。
  韩彻正巴不得卫刺史对棉花感兴趣,一听这话,他当即便让人去将制作好的棉衣棉裤还有棉袜棉手套,以及棉被等全套都逐一拿了样品过来,展示给卫刺史看。
  卫刺史一瞧见这些棉质织物,眼睛登时就亮了:“这些当真都是用那吉贝花絮纺织而成的?”
  他刚还用手去感触了一番,发觉韩彻是真就一点虚言都未曾有。这些衣物果然非常的柔软舒适,还有那棉被的厚实蓬松感,哪怕还未上身试穿感受,也让他相信此物是真的能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
  “确实都是用吉贝花絮纺织的。”韩彻便看着这般模样的卫刺史,笑道。
  “不知这些衣物作价多少?韩大人可否割爱与我些许?”卫刺史手仍旧在摸着那柔软的棉质织物,越发的爱不释手起来。
  这吉贝花絮纺织成的衣物比起葛麻织物来说,舒适度上自然是完胜许多。甚至是比起作价昂贵的丝绸的织物,竟也有它占据优势的地方。
  韩彻笑道:“能得卫大人如此的喜爱,是我之幸事,何须来谈买卖。”
  说着,韩彻便极为大方的吩咐韩老三给卫刺史准备一匹棉布,一床厚实的棉被,还有其他棉质成品的全套衣物各一件。
  哪怕再不知晓具体作价,单只看这吉贝历来便昂贵的身价,卫刺史也能估算出韩彻赠予他的这些织物作价不菲。
  “这如何使得。”卫刺史忙推辞道。
  他此次还是来寻求韩彻相助的,哪里还好意思收取对方这般贵重的赠礼。
  “之后此物在平洲的演绎宣传推广,还需得卫大人费心一二,望卫大人勿要再做推辞了。”韩彻便冲着卫刺史拱手直言道。
  “此乃小事一件,是韩大人太过客气了。”卫刺史说道。
  先前卫刺史还当韩彻是有何等的难事,如这般的要求于他这一平洲主官而言,实在不过举手之劳。此时卫刺史也算是看出来了,韩彻做这么多,不出意外的话,来年他必然会在柏州大面积推广吉贝的种植。
  既如此,卫刺史也就收下了这批棉质纺织品赠礼。
  事情到此便基本全谈妥,因着天色已晚,卫刺史当晚便留在柏州刺史府休息。第二天早上,食用完朝食,方才带着人离去。
  韩彻穿上新制作的厚实棉服,带着韩老三和两衙役,乘坐马车热情十足的将卫刺史等一行人送至出城门。
  “韩大人此人实在是热情又友好啊!”随卫刺史这次一道过来的心腹,此时便忍不住感叹道。
  马车现在已经在缓缓行驶中,卫刺史等人还能瞧见身后,在这寒冬腊月的天,韩彻仍旧站在城门口目送着。
  另一边,待到对方的马车渐渐行驶离去的背影越来越小,韩彻方才心情极好的对着韩老三说道:“走吧,咱们也该回去准备接下来去平洲演绎宣传的事了。”
  有些事,韩彻也并没有全盘跟卫刺史说出来。
  就好比他赠送卫刺史这批棉质衣物,为的还有借他的身份去做宣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