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炸开锅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韩国首尔,三星总部。
  在午餐时间里,三星广场,一直是不少人最喜欢逗留的地方。
  在这样风已经慢慢变得温柔的早春里,拿着一杯咖啡,站着或者坐着,放松,或者是观望、找寻,是在这家韩国最强大的公司工作的一些人,对自己半天紧张工作的犒赏。
  今天也是这样,午餐时间刚开始不久,便有一些人散落在广场上,成为这个公司最大的、例行的,但又非正式的社交场合的首批参与者。
  开始是一如既往的平淡又熟悉,但没过多久,便见到有一辆车开到楼前,看着权五铉从车上下来,匆匆朝楼里走,大家有些惊讶,难道权社长今天中午,是随便找了一家小餐厅,就吃碗炸酱面或者是炒年糕?
  不然怎么这么快?
  但他们很快发现,事情有些不对,一位又一位他们熟悉而又陌生的高层,匆匆的从一辆辆匆匆返回的车上下来。
  这一定是有事发生。
  而所有人高层糟糕得难以掩饰的脸色,清楚的说明,这一定是一件大事。
  究竟是什么事,竟然让他们都这副模样?
  那些离高层比较近的人,联想起高层近期最关注的消息,莫非,又是和那方面有关?
  猜得很对。
  权五铉此时已经看到了那个消息,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可能!”
  他是真叫了出来。
  并不是他的涵养都比不上杨刚,而是会长并不在场,以及,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是他几十年来,所过的最糟糕的一个春节。
  之所以糟糕,正是因为奇梦达,因为冯一平,因为冯一平在逗着他们玩的同时,轻松收购了奇梦达。
  放在他面前的这条消息,又无疑在表明,你觉得已经很难受吗?不,这才是刚刚开始而已。
  难道冯一平就要成为我始终甩不掉的噩梦?
  看着对面秘书室监察组那些人的脸色,他解释道,“我是说,这样金额的投资,不现实……不,我是说,冯一平就不可能已经准备好这么大规模的投资,”
  “我们都清楚现在的经济环境,虽然他屡次对外公开宣称,到年底次贷危机就会结束,但谁都看得到,目前次贷对市场的负面影响,不是在减小,而是在扩大,”
  “在美国,在欧洲,那些中小银行依然在倒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怎么能不声不响的准备好至少500亿美元的资金?”
  “他的身家才多少?”
  “再看看他去年,在并购上的支出,又有多少?那加起来,也绝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他的公司,去年一年所产生的利润,又能有多少……不可能,我觉得这不可能!”
  秘书室监察组的负责人,比权五铉的压力还要大,因为权五铉刚刚提到的这些,正是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一一核实的问题。
  “权社长,我们理解你的疑惑,但这条消息,来自一位参加了冯一平刚刚结束的那次会议的人士,”
  “他再三向我们确认,在那次包括嘉盛总裁以及好几位副总裁,还有多位高管参加的会议中,冯一平当着十几位中国官员的面,做出了那样的表态,‘已经准备好了500亿美元’,”
  “虽然他的这个表态,确实有些难以置信,”秘书室监察组的负责人也是觉得,500亿美元,这会是真的?
  “但相信和我们一样,你一定也不认为,冯一平会在那样的场合,针对那样的问题,发表虚假的言论,”
  对方的话,让权五铉也清醒过来。
  是,尽管对冯一平意见再大,尽管他掌握的相关信息,没有监察组那么多,但他同样相信,冯一平一定不会做这样虚假的表态。
  只是,至少500亿美元?
  他真不想相信这会是真的。
  “我们不用在消息真实与否上浪费时间,”监察组的负责人说,“这很快会得到证实,最迟明天,相关的消息就会在中国见报,有可能,网络上还会更早一些,”
  如果他马上会在彭博社的终端上看到这条消息,他也一点都不会惊讶。
  虽然掌握了很多冯一平的资料,虽然他们哪怕如此,还是觉得对冯一平依然很不了解,但他们现在非常确定一点,这位他只见过一面的年轻得不像话,成就又高得不像话的年轻人,在宣传上,也非常有一套,总是会让相关的宣传,发挥最大的效果。
  也许是刚刚才吃了几口午餐的缘故,权五铉觉得没什么力气,“我们会尽快制定出应对的方案来,”
  监察组的人站起来,心有戚戚焉的和他握手道别,“这也是会长希望你们尽快准备的,”
  权五铉拖着有些沉重的脚步,回到自己办公室,也马上召集了一次会议,他刚刚转述了那条消息,与会的三星半导体高层,很多都和他是一样的反应,先是不敢相信,接着便是和他现在一样,好像一时丧失了思考和说话的能力。
  冯一平在香港说的,至少100亿美元的投资,他们还真不太在意,但至少500亿美元的投资?那真是巨大到让他们觉得完全难以抗拒的冲击。
  权五铉强撑着抛出问题,“我们需要马上研究因应的策略,”
  策略?
  三星到目前为止,在存储行业的投资,也比冯一平宣称的金额要小,关键是,他们的投资,无论是一开始还是现在,都亏掉了不少。
  按现在的趋势,在冯一平所说的投资全部完成的期间,他们还会继续亏损,亏损几十亿美元,甚至上百亿美元,也不是没有可能。
  那就意味着,到时双方的实力对比,会更玄虚。
  所以,策略?
  “收购了奇梦达,他们就等于拥有了和我们一样先进的技术,同时,又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我们都知道,那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非常认同他和他的公司,”
  “现在,他又准备这样巨额的投资,这样的投资所能达成的产量,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都绰绰有余……”
  权五铉觉得,这样的气氛非常不对,“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其它新产品的出现,中国市场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马上又有人说,“社长,根据现在的情况分析,冯一平有可能和他们对岸那6大厂商中的几家,组成一个联盟,”
  权五铉的心也是一沉,这也是他此时真有些不想去想的问题。
  他当然知道那6大厂商和冯一平的接触,但之前,他还是很轻松,联盟就联盟吧,哪怕是他们全和冯一平合作,也不可能比三星的产量还要高。
  但如果是至少500亿美元的投资,和那6大厂商的产量……他又涌起深深的无力感。
  也许,当初日本的存储厂家在面对自家公司时,也是这样的感受?
  连他这样的坚强的人,此时也忍不住想,如果,我们成功的让冯一平没能收购奇梦达,那该多好?
  而此时,三星电子的副社长,也正在他老子的办公室谈到这些,看着他老子此时坐都坐不下来,他知道,他老子是真的非常恼火。
  他再一次自我检讨,“对不起,是我没处理好,让他成功收购了奇梦达,”
  因为在技术上,三星并没有和奇梦达形成代差,这是他们现在亚历山大的主要原因。
  李会长看着不过刚步入中年,就显得有些油腻的儿子,沉声说道,“不要在这样无谓的事情上纠缠,现在的要务,是确定我们的战略,”
  战略,自然是三星要不要和冯一平一样,同样斥巨资投资。
  500亿美元,那绝对不可能!虽然家大业大,但他们现在真筹措不出这么一笔资金来。
  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不能承受加大投资所带来的更高额度的亏损,所以,最关键的是,那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是冯一平的主场。
  这是拥有技术和资金的冯一平相对他们,最大的优势。
  投,或者不投,这是个问题。
  或者说,这不是个问题,李会长相信,自己一定很难说服董事会接受加大投资的方案。
  尤其是华尔街的那些股东,一定不会赞成。
  他清楚,那些股东最不希望听到的,有两个方面,长期投资,以及亏损加大。
  这恰恰是相应的加大投资必然导致的结果。
  李副社长很自觉的避开这个问题不谈,“我觉得,首先,不能坐视他和那6家的联合,”
  虽然儿子这个答案,并没有说到最关键的点上,但李会长知道,这也是他们现在应该要积极应对的一个方面,“应该怎么做?”他问。
  这个问题,他也思考过,因为那6家都面临着巨额的亏损,其中的一些,看起来很有可能很快步奇梦达的后尘,他由此相信,那些公司,一定很难拒绝冯一平抛出来的诱惑。
  那么,收购他们?
  原来倒不是不可以,但现在提这样的建议,那就又相当于和冯一平正面对上,殷鉴不远,他不确定这样的尝试,己方就一定不会重蹈覆辙。
  “您上次的运筹,给了我个人很大启发,”李社长说,“因此我想,我们或许可以考虑利用一些外在的因素,来影响他们的联盟,”
  李会长带着赞许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和接班人,“说来听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