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大额订单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汪海燕也被2000斤这个数量吓了一跳。
  她问杨诗道:“你怎么忽然要这么多桃子?”
  提起这个,杨诗就有话说了。
  “我前几天在你家买了十斤桃子,刚好家里来了亲戚,吃了之后就觉得桃子味道特别好。”
  “我这个亲戚呢,是做采购的,他们单位的效益好,每年夏天除了降温费,还给员工发水果饮料。”
  “他一眼就看中这个桃子了,从我家拿了几个回去给他们单位的领导尝了尝,也觉得这桃子的味道好,所以就定下来,买你们家的黄桃发放给员工当福利。”
  “汪海燕,你得给我保证你家的桃子味道都一样啊,不然我亲戚会比较惨的。”
  汪海燕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连忙保证道:“杨诗你放心,我保证这两千斤桃子和你之前买的桃子口味一样。”
  “我还要给你们优惠。”
  汪海燕说着,又想到什么,连忙对杨诗说道:“杨诗,你要不要跟你亲戚说一下,这两千斤桃子,可能有一部分桃子的个头更小些,但是也不会小很多,就是每颗树上的水果都有大有小,多少都有点差别的。”
  “不过我保证,口味是一样的,这点你放心。”
  “另外,大果小果的价钱也不一样,我也会分开算的,不会都按大果的价钱卖给你亲戚。”
  杨诗说:“行,那我跟我亲戚打个电话,看他怎么说。”
  “好好好,我等你电话。”汪海燕说着挂了电话,就见汪成贵和吴冬梅两人一脸不赞成的看着她。
  吴冬梅急道:“海燕,哎,你说你怎么能这么老实呢?”
  “桃子个头有大有小那不是正常的吗?”
  “你这么说,要是人家不买了怎么办?”
  汪成贵也道:“再说了这个桃子买去又不是他自己吃的。”
  “都是发给底下职工的,大点小点有什么关系?”
  “你自己不说,人家也不知道。”
  汪海燕没想到他父母亲居然心存这种想法,不由满脸震惊:“爸,妈,你们怎么能这么想呢?”
  “我们做生意,讲究诚信为本,靠骗人怎么能长久?”
  “再说了,爹你挑着桃子到县里去卖,人家还要挑挑拣拣,找大的买呢。”
  “卖到最后剩下些个头小的,是不是要便宜处理掉?”
  “别人一口气买2000斤桃子,这都是属于大客户了,更要服务周到。”
  汪成贵不高兴道:“那怎么能一样?”
  “在街上买桃子的人,挑挑拣拣,那是因为人家买的少,有时间慢慢挑。”
  “买几千斤桃子的,谁有那么多的空,一个一个慢慢看?”
  汪海燕快让他气笑了:“爸,那你的意思,是人家买的少还更有优待,买得多的人,就活该倒霉?”
  汪成贵梗着脖子说道:“我可不是这个意思。”
  “我的意思是,做生意要头脑灵活一点,不必太老实。”
  “太老实了,做不成生意。”
  汪海燕道:“头脑灵活跟坑人不是一回事。”
  “老实也不是吃亏的代名词。”
  “爸,妈,我不知道你们的想法是怎么来的,但,做生意不能靠耍小聪明。”
  “我们家种桃子卖是长久生意,这次骗了人家,难道人家下次还会继续上当受骗吗?”
  汪成贵和吴冬梅两人沉默许久,呐呐说道:“我们,我们这也没别的意思,这不是怕别人不买吗?”
  “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最后少收点钱。”
  “你这样一嚷嚷,万一人家嫌桃子大小不一,不肯买了,那这两千斤桃子还不得烂在树上?”
  汪海燕道:“反正不能骗人。”
  “而且,这个大客户是我同学的亲戚,愿意买我们家里的桃子,是因为信任我这个同学,我不能辜负同学对我的信任。”
  她咬了咬唇,坚定的说:“如果对方因此不买我们家的桃子,我就想办法另找买家。”
  事已至此,汪成贵和吴冬梅两人也没办法。
  汪成贵最后说道:“我们也不是想让你去骗人,就是我们家现在的情况,这2000斤桃子要是卖不出去,我们家明年就得举债过日子。我这也是着急啊。”
  “但是你说的对,我们家种桃子卖桃子是长久生意,不能一锤子买卖,把后路堵死了。”
  “你在外头读过大学,见识比我们高明,刚才的事情,是我们没想清楚,以后肯定不会有这种想法了。”
  吴冬梅说:“崽呀,你放心,我跟你爸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肯定不会叫你丢人,更不会让你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这桃子,咱们能卖就卖,要是不能卖,我们再另外想办法。”
  汪海燕只觉得眼睛一酸,连连点头。
  父母都是善良之人,会生出这种小心思,说穿了,还是一个穷字给闹的。
  难怪古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当人为了温饱发愁的时候,道德也就会一步一步降低,还是要努力脱贫,发家致富。
  好在对方并没有因为她这番话就取消订单,反而杨诗再次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把汪海燕夸了一顿。
  “汪海燕你是不知道,我那个亲戚很少夸人,但是他把你狠狠夸了一顿。”
  “他说他做采购,这些年见了不知道多少形形色色的人,几乎没有人像你一样,在采购开始之前,把所有问题都交代清楚,就抱着浑水摸鱼的心态,耍一些小聪明。”
  “我亲戚也说了,确实,像他们这种单位采购给员工发福利的,只要质量过得去,倒也不会盯着某一点小问题不放。”
  “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就不知道对方的问题,所以往往是只做了一次生意,就再也没有下回了。”
  “我亲戚说,你这样的做法很好,现在做生意,讲究一个信誉。”
  “一开始打开市场或许会困难些,但只要信誉好了,后续就会有长久生意可做。”
  “我亲戚跟我说,”杨诗学着亲戚严肃的语气,道:“你这个同学实在,比一些虚头巴脑的人好,你要好好跟人家做朋友。”话没说完,自己先在电话那头笑倒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