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想办法把人留住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啥?你们已经把人给找好了?”小菊妈脸上瞬间绽开了笑容,招呼着叶仲文,“老头子!咱吃饭,吃饱了明天才有力气干活。”
  “诶!”叶仲文接过杨小军手里的碗,也开心地笑了起来,“还是你们年轻人有办法,早知道,我该早点捎个口信给你们的。”
  “说起这个,我想问问,爹!我那三叔是怎么回事?怎么看着像是变了个人?”
  叶仲文点了点头:“你那三叔是真的变了,大家都说他是浪子回头了。家里前段时间忙,他还来帮了不少天呢。”
  “是!”小菊妈也跟着附和,“你那三叔挺怪的,每次来帮忙干活都不吃饭,干完了就走了,怎么叫都不回来。”
  “娘!他不回来那是他的事。”杨小军习惯性的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以后他要还来帮着干活,都把他干的天数记下来。看看到了年底是付钱还是换工,都由他说了算,咱们现在不跟他计较那些。”
  “诶!知道。”叶仲文心中最焦急的事情解决了,感觉这饭都吃着香了。
  杨小军和叶小菊又叮嘱了两老人要照顾好自己,就赶着回县城去了。
  小菊妈送他们到村口,回来的时候,一路都笑着。
  叶仲文知道她笑什么,也没问,招呼着她赶紧上床睡觉。
  第二天一早,叶仲文就起来准备水了,电不用准备。
  已经跟村里的电工说好了,由他配合。关键是水,这个年代抽水泵还没有发明出来。
  就算是发明出来了也还没有普及到他们杨家村。
  叶仲文想过了,屯水的办法只有一个,把村里早年间生产队蓄水的大禾桶借了出来。四四方方的,用木板箍的,能装三四十担的水。
  呼哧呼哧地扛着放在新房子的门口,拿起扁担挑着水桶就开始往里续水。
  差不多早上七点来钟,天刚刚亮。白建业带着钢筋组的人就来了,是开着那种突突突的拖拉机来的,后面跟着好几辆搅拌车。
  一看模板都还没订,赶紧找人把模板都搬下来。开始架梁子,订撑子,干的热火朝天。
  叶仲文上去一人散了一包烟,把那些干活的笑的嘴都咧到了耳根后。
  “大叔!您太客气了!”
  白建业也没想到,这农村人这么大方,散烟不是一根一根的,而是一包一包的,顿时觉得这大叔家里的活可得干好了。
  说不定这也是一条出路呢?农村人现在都有钱了,盖房子的楼板要是多找他们工程队来浇灌,可不就是一条多挣钱出路嘛!
  活做的好不好,细不细致,这第一家可得把名声打响了。
  接下去相信他们工程队就不会那么闲了。
  给大家伙弄点外快,也不是不可以。
  杨家村的人从来没有看见过工程队来帮村里人盖房子的。
  男女老少的通通都往叶仲文的家里来,看一看这稀奇。
  专业人做专业事。
  这话真的是一点都不假。
  一个小时前,叶仲文家的新房还是只有光光的墙体。
  一个小时后模板基本上已经铺好了,二十几个人一起在上面订,乒乒乓乓,铿铿锵锵的,别提有多热闹。
  小菊妈不但给那些工程队的人准备了茶水,还准备了茶点。
  杨家村来看热闹的村民们,有一部分人也自发的帮助工程队搬运东西。
  其中杨大海也在。
  说实话,他是真的很佩服小乔的能力。昨天他才捎的话,今天工程队的人就来了。
  要没有点能力,工程队的人怎么可能来的这么快?
  看人家那一条龙服务下来,就知道这些人是专门干这个的。
  工程队的人来的虽然早,可是钉模板,铺钢筋,绑钢筋还是足足忙了一个上午。
  中午的时候,村口来了一辆军用吉普车。
  小乔和姜彦洲一人手里端着一个大盆走了进来。
  “婶!今天吃饭的人多,怕你忙不过来,我在店里做了好几个菜拿回来了,在村口的车里,您跟我去拿吧!”
  “诶!”小菊妈答应着跟小乔往外走,脸上的笑模样就没断过。
  姜彦洲帮着把叶仲文从隔壁邻居家借来的桌子拉开,放上碗筷,放上菜。
  就等着工程队的人来洗手吃饭,无意中瞥见了杨大海的身影,他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白建业见到姜彦洲,心里一愣,好一会儿都没有反应过来。
  搞不懂部队的人为什么会来这里给他们铺桌子摆饭。
  而且这个年轻人还长得那么好看,也不知道是谁家的闺女这么有福气能嫁给他。
  “杨大海!”姜彦洲倒没怎么注意去看白建业,对着转身要回去的杨大海喊,“都吃饭了,你跑哪去?”
  杨大海当没听见,走的更快了。小乔过来,看了一眼,用手肘碰了碰姜彦州的。
  “你别理他,由着他去,他现在很怪。”
  丫头开口了,姜彦洲没有再说什么。
  工程队的人下来吃饭了,一看桌子上的彩,个个都脸露惊诧之色。
  “哇塞!这菜怎么那么香?这是从哪个饭店里叫来的?”
  “这东家可真大方,这菜估计都没几个人吃过。”
  白建业走来看了眼,也觉得这菜不错,心里觉得方国强给他找了户好人家。
  “我们这菜可是县城的君笑楼来的。”小菊妈笑着给大家解释,“那饭店是我家孩子开的,感谢大家来帮我的忙,孩子从店里添了几个菜来给大家尝尝鲜,希望各位同志干活的时候尽心些。”
  “一定,一定。”
  “放心!放心!”
  “大叔大妈这么客气,我们一定把活干好。”
  白建业点头承诺,还指望一炮打响自己的团队呢?这要是做出了名声,往后县城周边十里八乡的建楼房都找他们的话,那工程队的收入可就提高了。
  杨家村的人看的热闹,工程队的人干的更热闹。
  一层楼板,从钉模扳到裁剪钢筋,再到水泥浇灌,满头满尾的一天就完工了。
  看的人心情澎湃。
  这有钱干活就是快。
  杨家村乃至整个东洲镇,算是有了第一栋水泥楼板的小楼房。
  杨成康帮了一天的忙也没觉得累,反倒是觉得开心。中午的时候,小乔递给了他一个电话号码,说是省城亚华服装厂给工人们的元旦福利就是他们厂生产的冻米糖。
  四百多人的工厂呀!一人一包,那也得四百多包。怎么不叫人开心?
  这孩子哪怕自己富裕了,也不忘帮助村里,是个多好的孩子呀!
  杨成康干活更卖力气了,似乎比他自己家盖房子还开心。
  杨大海回家吃完了饭也来帮叶仲文挑水,他到底年轻几岁,挑起水来,脚步虎虎生风。
  这是他们杨家人盖的房子,帮点忙不是很应该?
  家里房子的事情解决了,大家都松了口气。
  姜彦洲京都的女装订货电话也到了,女式风衣一千件,白衬衫一千件,背带裙一千件。货量看起来是不大,可要货要的急,二十天后就要交货。这下可把唐庆给急坏了,自己厂里的人手明显不够,怎么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