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嫡女在五零 第7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解放看看她:“你回吧,今儿我留下。”
  赵青青暗暗在心里吐槽:大男子主义。什么都觉得自己是男人应该先扛,可照顾的事儿女人不比男人差好不。
  没跟妹夫争辩,等父亲吃完收拾好她跟丝丝带母亲回家。路上俩人一人一边挽着母亲胳膊。
  “丝丝,爹这样是为啥啊,咋忽然间就病了?”
  “人老了血管老化,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幸好你今儿跟着他,要不然不敢想。”
  老太太也长长的叹口气:“老了,老了。你爷爷当年就是一头栽倒,被人弄回家后已经咽了气。”
  丝丝看母亲有些唏嘘,开口安慰她。“娘、人老了生病正常,如今医疗条件好,咱家还有我在,有啥病治就好了,别太担心。”
  老太太拍拍她的手:“幸好有你。这要是没你,我们在老家的话,不知道是个啥光景。”
  “要不就别回了,在我身边方便照顾。”
  “不了、不了。人老了就是要回到家里,回到家里才放心。”
  老两口自相矛盾,一边说幸好有丝丝给救回来了,一边又坚持要回老家。老汉在医院住了三天,然后回家休养。
  三天时间每晚都是于解放留守。赵青青想替他被拒绝了。岳父年纪大了又非要回老家,他能尽孝的时候不多,有机会多照顾照顾老人。
  出院后开车拉回来,于解放将岳父背上楼。赵青青一路给开门,扶父亲在床上安顿好,先去洗了毛巾给老汉擦手擦脸。
  老汉左边身子有些木,行动不便。但多年的习惯,一把将毛巾拽过来自己擦。赵青青无奈一笑,对老父亲啥话都没说。
  丝丝给父亲开了中药,老太太在厨房给熬。她让人出去,扶父亲平躺后解开衣衫给他针灸。
  脑梗后遗症,就是个缓慢疗养的过程。丝丝看老汉这情况,心里开始盘算该怎么办。
  “爹、您非回老家吗?”
  “回、回老家。”
  老人留在这里,肯定更方便照顾。可人过七十古来稀,本来老人就心念着回,如今病了更想家。死也死在家乡的炕上,她听老汉说过。不能因为她方便,而硬留老人在这儿。
  针灸完,仨孩子进来看姥爷。丝丝出去用酒精棉擦过银针后收起来。晚上躺下后跟男人商量父亲的事儿。
  “我想申请一年休假,回家照顾爹。中风如果照顾治疗得当可以基本恢复,可要是治疗不好,爹年纪那么大了,我怕……”
  “你来治我当然放心。可这样会不会影响你的工作?要不我给爹做做思想工作,让他再多留一年。”
  “养病,心情十分重要。爹年纪大了,盼着回家呢。老小孩一样的,说干嘛就想要干嘛。之前答应他送回家,如今要是又以治病方便为借口留下,老人为了迁就我们留下,他心里也不得劲儿,这病也养不好。”
  “好吧,那你打申请吧。暑假回的时候把粮食关系一起转回去。”说完于解放伸手将媳妇搂进怀里。“辛苦你了。吃的方面我尽量帮你们弄,粮票、肉票……”
  丝丝笑笑,想着需要票的地方。“反正能换的票都换。还有缝纫机我也不用、回家时给娘带回去。”
  “好。”
  “那石燕和石竹就交给你了。”
  “放心,我来照顾。”
  于解放做家务做饭都一流,这么多年磨炼完全可以胜任奶爸。孩子小时候他照顾的比丝丝多,所以家里不存在女人走了无法运转的问题。
  两口子商量好,翌日丝丝给领导递了申请。赵青青得知后有些情绪低落,自己作为女儿,却没法回家照顾老父。
  母亲在房间里照顾老汉,厨房里赵青青掌勺,丝丝在帮忙剥蒜。看她那样就知道她想什么,把剥好的蒜头放案板上,伸手拍她一下。
  “别胡思乱想。暑假回去住俩月,寒假回去住一个月。一年有仨月可以陪伴父母,你这工作不得不说比厂子里好多了。”
  赵青青破涕为笑,伸手抹抹眼睛。“还真是。我当初要是进厂子,如今可没这一年两假期。”
  “所以别难受,暑假回去住俩月,我等你寒假回去给做饭。”
  “没问题。治病救人的事儿你来,做饭做衣裳缝缝补补这种小事尽管交给我。”
  丝丝的申请一时没下来,所以这消息没告诉两位老人。害怕生了变故的话惹他们难过。
  晚饭吃杂粮面发糕,用鸡蛋、西红柿、小油菜打个汤。粉丝木耳拌个凉菜。发糕里放了红糖,表面摆了红枣,出锅时满是红枣的香甜味道。
  丝丝看时间差不多了,疑惑俩闺女怎么还没回来。于解放今儿下连队说了回来晚一些,这俩是又跑哪儿去了?
  “饭好了。”
  赵青青解下围裙放椅背上,丝丝看她准备去找,推一下说自己去。换了鞋披件儿衣裳出门,楼下不远处孩子们激烈的争吵声吸引的她加快脚步。
  隔壁刘家老二的声音:“刘三妞,你都多大了还跟妹妹动手,小心我揍你啊。”
  刘三妞回:“可是石燕打弟弟,要是奶奶知道我不管就要揍我了。”
  “奶奶揍你你不会跑啊。你这么跟石燕动手,小心咱妈回家收拾你。”
  石竹看妈妈来了,过来拉住妈妈跟她说情况。“刘小四抢了我的铅笔盒,我姐跟他要他不还。后来就吵起来了。刘三妞来了就帮弟弟跟我姐打架。看,我姐胳膊都被她打破了。”
  石燕知道妈妈不喜欢跟人动手,被妹妹拉着给妈妈看伤口时有些蔫儿。等妈妈细心的给她吹吹检查后放下袖子,她抬头看看,妈妈好像没生气。清亮的眼眸中应该是心疼。
  “妈妈、我不疼。”
  丝丝摸摸闺女的脑瓜,刘家老二赶快开口道歉:“阿姨对不起,都是俩小的不懂事,我回去告我妈教训她。”
  “告诉你妈弟弟抢别人东西就好。”
  “嗯,我知道了。我告诉我爸,让我爸管他。”
  石燕没挨训,回家妈妈还仔细的给她洗了手和抓伤的地方,用红药水涂抹,交代她这几天注意别沾水。
  “两天后再洗澡,洗手的时候注意别沾水。”
  “嗯呐。”说完小女孩笑嘻嘻的亲妈妈一口:“妈妈你真好。我以为你会训我呢。”
  “妈妈是那么不讲理的人吗?你是为了保护妹妹的东西才跟人冲突的,妈妈不会训你的。”
  “嗯,我知道了。”说完石燕忽然有些失落。“就是石竹的新铅笔盒被摔扁了,妈妈我们要不要去找刘嬢嬢要赔啊?”
  孩子的话让闻讯来的老太太听到了,当时就要拉着孩子去找刘家。这些年因为在孩子的看法上不同,赵老太跟老刘太俩年纪相仿的人都疏远了。此时一听外孙女吃亏,赵老太顿时恼了。
  “男孩了不起啊,我今儿非跟她论个高低不可。”
  丝丝赶快拦住,跟母亲解释。“刘老太智力退化,近些日子我看她有痴呆的症状。就是俗话说的老糊涂了。她不是装的,是真的脑子出了问题。我跟刘嫂子提了醒,让她平时多注意。
  娘你跟她说不清的,不用费那口舌。老刘他们两口子是讲理的,我已经让回家告诉他们两口子,让老刘管自己儿子。”
  “那、那就由着他欺负咱家娃娃?”
  “石燕把刘家三三打了,没吃亏。”
  一听没吃亏,老太太这才按捺下脾气。伸手拉孙女去看,然后说:“她教孩子们不讲理,你就别跟她客气。下回再这样,叫你表姐一起上,咱家又不是没人。”
  好么,你当屯里打群架呢。丝丝天生的性子不喜动手,可旁人要想欺负她,她也不会惯着。对闺女的行为默许,就是赞同她处事的方式。
  管不了旁人家怎么教育孩子,但不能压抑自家孩子,让她在外放不开手脚吃亏。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若犯我,我也不是软柿子任你随便捏咕的。
  于解放知道这事只是笑笑,闺女解决的挺好。小孩子之间秉持不能欺负人,但也别被欺负就好。
  隔壁刘家也无动静,估计打架带伤的不是宝贝孙子,所以老太太不在乎。这时期孩子打架都算小事,丝丝给孩子处理伤口都算细致的。多少家长管都不管,问都不问。
  本以为是刘老太不在意孙女,结果翌日才知道,原来是她下午出门到晚上都没回来——走丢了。
  找到老太太后直接送了医院,终于明白丝丝不是乱说的。刘嫂子自言自语,老刘一听人家提醒过她还不当回事,当即两口子吵了一架。
  早上从医院回来,敲开赵家门来找丝丝。先将买来的俩新铅笔盒给了石燕石竹一人一个。一番客套大家都说没事,小孩子吵闹不用这么放心上。
  “弟妹、像俺娘这情况真的没办法治吗?医院大夫说这种没办法,只能家人尽心照顾,像小孩子一样看着。”
  丝丝无奈点头,她是大夫不是神仙。“这种病会越来越严重,有的甚至能发展到类似疯癫的地步。不认人,动手打人,乱扔东西,这些都有可能。你们得做好心理准备。”
  “有什么药能缓解一些吗?让她不那么……不那么难受也行。”
  “目前来说没什么特别有效的。不过像她这种情况,可以适当吃一些清心的药物,也许能微微缓解一点儿。”
  “是嘛。”老刘一听有的治,已经不管效果如何了,哪怕没多大效也是个心里安慰。“那麻烦弟妹给配点儿可以吗?”
  “行。等老太太回来了我看过再说。”
  “哎,好。”
  人到中年,面临的就是上有老下有小。她家老父亲刚刚突发中风,隔壁刘家老太太的老年痴呆已经发展到出去找不到回家的路。甚至有短暂性的失忆不认得人。
  晚上丝丝下班,跟母亲一起到隔壁看望刘老太。门口敲门没开呢,里头先传来摔东西的声儿。
  刘嫂子说婆婆如今糊涂的厉害,一下子就好像退化到几岁的孩子。看到丝丝她们楞了一会儿才明白是谁。
  “哎呀,隔壁老于家的啊。你来俺家干啥?”
  “娘、”刘嫂子无奈的喊,转头跟丝丝她们说别介意。小声的跟他们说:“下午还尿裤子了,比两岁孩子都不如。我这是造的什么孽啊,之前好的时候欺负我,如今病了还是欺负我。”
  这种事儿,让外人说什么呢。丝丝观察一下刘老太情况,哄着号了脉后跟母亲离开。
  回家坐沙发上,赵老太跟老伴儿感慨:“比她那强多了。要是你也退化成那样,我累死也照料不好。”
  “哎、人老了自己有个好身体才是福。其他都是虚的。”
  丝丝给他们倒水过来,“爹您终于想明白了。”
  “想明白了。”
  “想明白就好。您这病有的治,只要心情放轻松,慢慢休养就能好。”
  “闺女、你真不哄我?”
  “真不哄你,你这真的能好。你之前见的那些都是心情放不开,家里困难没得到好的照料,所以才没好的。你看我救治及时,你这后遗症就不严重,这才几天说话都挺利索。”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我不劳动、也有你们。回家了、我就拄着拐棍、出去晒太阳,跟我那些、老哥们唠闲嗑。”
  “嗯呐。您跟我娘好好的,别让我们再也没了家。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无人生只剩归途。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的,别操心那些有的没的,我们养得了你们。”
  “嗯呐,好好的。”
  ————
  老汉病倒了,丝丝在于解放的帮助下将家里的药材全部炮制好,拿去卖给了药厂。笸箩什么的也都收起来放进了楼下储物室。卖的钱全交给父亲收好。
  “不、不用……”
  “您挖的药当然是您的钱,快收起来,以后留着给孙子孙女买糖吃。”
  “哈……”
  老爷子心情舒缓,加上丝丝的针灸和中医,一个月后拄着拐杖来回的走。半边麻木的身子有了些知觉,能自己吃饭自己洗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