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人又折腾出了薄汗,老老实实地分开,等待情绪恢复正常。
  在楼下的时候精神百倍,这会儿躺在床上本来以为会睡不着,没想到沾着枕头很快就睡着了。
  第456章 稻谷收获了
  生日过完,日子还是照常过。
  “准备好了吗?”木照在门口探出头,今天他们要去田里打谷子(方言,意思是收获稻谷),江林在房间里换衣服,木照上来找他,要准备出发了。
  “来了来了。”江林早上贪睡了,这会儿就有些手忙脚乱。
  因为稻田的面积并不规整,所以收割稻谷还是人工收割。
  这种天气弯着腰在地里干活,用镰刀收割,不算轻松。
  几亩稻田打算用一天时间全部收割完,果园里调了几个工人过来。
  他们才是秋收的主力军。
  木照压根没有收割的经验,在国外开农场,也没有种水稻,回国以后果园那边也是请人管理,下地都很少。
  江林呢,看过别人秋收,自己亲自上手的时候也很少,两人的工作效率都不高。
  幸好也没人指望他们两个干活。
  只要工资给到位,再辛苦也有人能完成任务。
  稻田里的水提前就放了,就为了方便收获。
  “好热。”江林把一捆割好的稻谷抱到田坎上,一下子坐到稻谷旁边。
  打谷机也搬到田里,有工人守着在进行稻谷脱粒的工作。
  天气很热,江林热的汗水直流,能很清楚地感觉到汗水聚集成汗滴从鬓角滚落。
  摘下草帽给自己扇风凉快凉快,休息了一小会儿,江林又戴上帽子继续挥舞镰刀。
  两人齐心协力,割完了一块稻田。
  这两天天气好,他们要尽快把稻子收回家晾晒干装袋保存。
  最近一直高温,偶尔也会有急促的阵雨,要是稻谷没有及时晾晒,沾上水还可能会发芽。
  一直在田里忙碌到中午,大家才返回家里吃午饭。
  下午换了几个工人继续干活。
  江林他们下午没有跟着下地,门前的院坝清扫干净,铺上竹子编的晒席,把早上脱粒的稻谷摊在上面晾晒。
  太阳很烈,半个小时就要去翻动一次,还得看着天色,天色不好就得赶紧把谷子收进屋,别被雨淋湿了。
  收割的工作在一天之内顺利完成。
  这样的好天气,晾晒两天谷子就能干透,用袋子装了一袋袋堆好,要吃的时候再用机器脱壳。
  谷糠还能和玉米掺着喂鸡喂鸭。
  稻谷脱粒,剩下的稻草江林也拖了一些回来。
  准备尝试编草凳子。
  生活嘛,总体基调是悠闲的,偶尔尝试做一些新鲜事物,增加一点情调。
  手工是非常让人有成就感的事情。
  江林都打算好了,编四个草凳子,放在茅房的亭子里,下棋喝茶,吹风听雨,想想都觉得惬意。
  之前说果园不打算再大兴土木,大的工程没有,就偶尔有一些奇思妙想,所以果园里建设的动作其实一直都有。
  在双木果园的最高处,新搭建了一间竹屋,巡视的时候走累了还能进屋休息一会儿。
  等所有的稻谷晾晒工作结束,江林用打米机器给稻谷脱壳。
  这个工作没什么难度。
  果园里养的有鸡鸭,所以早早地就购买了一台机器,给稻谷脱壳,把玉米粒打成玉米碎,两用的机器,也才几百块钱。
  电闸启动,把稻谷从上面漏斗一样的口子倒进去,在下面的出口放上一个装米的容器,江林只需要用水瓢不断地往入口加稻谷就行。
  种了三亩水稻,晒干以后收获了三千四百斤稻谷。
  装了三十四口袋,每一袋装一百斤。
  今天打了三袋稻谷,最后称重212斤大米。
  众所周知,一百斤稻谷是不可能收获一百斤大米的,一百斤出70斤大米,已经算很高的比例,江林也挺满足。
  当天晚上厨房就煮了一锅新的大米。
  还没煮好,厨房里就能闻到一股很香的大米味道,煮熟以后,咀嚼能吃出大米的香甜,光吃米饭都能吃一大碗。
  把之前直播时说好的50斤大米按照地址寄出去。
  江林又给章择畅寄了二十斤,给季文康寄了二十斤。
  木煦家送了二十斤,江林舅舅家送去来五十斤,老宅那边送了五十斤。
  看似每个人收到的斤两都不多,但是江林没打算寄太多。
  这些人里除了木青夫妻俩,剩下的全是大忙人,在家吃饭的时间很少,寄太多没人吃那就是浪费。
  先把寄过去的吃完了再说。
  打米的工作虽然不复杂,但是也是需要时间的好不,下次让他们自己来操作。
  江林又给自己爸妈送过去两百斤,何文燕他们离得比较远,一次就多准备一些。
  何群和陈浩那边他就不准备送米了。
  他们说好的,秋收以后大家相互交换一两百斤,总吃一种容易厌倦。
  之后的两天,厨房的早餐换成了跟大米相关的,各种米粥,米糕被厨师端上了餐桌。
  江林的五脏庙可是舒坦了。
  还没等江林打听何群家的收成呢,何群倒是先打来了电话。
  胡友容生宝宝了。
  一胎两个儿子,何强高兴得不得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