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在消耗了最精锐的一股晋军之后,补充上来的晋军士气明显不足。
  望着眼前被染成血人盔甲上带着碎肉的秦军,晋军阵脚不断后移,有人甚至扔下武器,向朝歌城逃去,但迎接他的是数百支箭,将他钉在地上。
  尽管如此,依旧无法阻挡前阵的溃败之势。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关西秦人一向坚韧,耐苦战、血战。
  这些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今日完全苏醒。
  当年能推平六国,今日又岂是一座小小的朝歌可以抵挡?
  巨大的轰鸣声中,朝歌城下的工事很快就被推平。
  甲士们丝毫没有恋战,在屯长伍长的指挥下,背起受伤的袍泽退回大阵。
  大秦军法,救回袍泽,或者寻回袍泽尸首,都会被算入军功之中。
  秦军的凝聚力也正是来源于此。
  杨峥看着天上的太阳,已经到了下午。
  忠字营和信字营的士卒走上阵前。
  “先登者封侯,陛下这是看得起咱们!”曾经的晋军俘虏们一个个因兴奋而狂躁不已。
  “该卖命了。”年纪大的老卒浑浊的眼睛里浮起一丝丝血色。
  有时候,死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辈子看不到尽头和希望。
  仿佛猪狗一般被人驱使奴役者,到死什么都没拿到。
  而这些正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先登者封侯,攻破朝歌坚城,至少是三转军功,赏赐的钱帛和田地,足够他们脱离苦海了。
  即便战死,家眷也会拿到抚恤田,衣食无忧绝对够了。
  要人玩命,就要消除人的后顾之忧。
  战场忽然沉闷起来。
  从城墙上看下去,只有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仿佛饥渴的狼群。
  这眼神已经让城墙上的晋军胆战心惊。
  加上刚才城下血战,更加削弱了他们的胆气。
  “杀!”一个屯长朝城墙上举起了环首刀。
  这一声大吼仿佛一颗石子投入湖水之中,立刻掀起一阵山呼海啸,“杀!”
  朝歌城在这山呼海啸中晃动起来……
  晋军的反抗不可谓不英勇,但面对饥渴的狼群,终究无法抵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先以兵革之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杨峥走在朝歌城中。
  乌羽“哒哒”的马蹄,在街道上留下一道道血色马蹄印。
  有些伤亡是不可避免的。
  卫瓘望着这马蹄印若有所思。
  “秦”字大旗已经插在城楼之上,在夕阳中宛如金色烈焰。
  一队队秦军走入城中。
  “万岁、万岁!”城楼上,秦军疯狂的舞动着旌旗。
  第七百九十章 谢氏
  “你说什么?李勖被流贼阵斩,一万大军被击溃,三万石粮被烧?”听完斥候的汇报,蒋斌一脸不可思议,“这还是流贼?”
  钟会的脸沉了下去。
  郭诞硬着头皮道:“流贼先袭破我军营垒,随后迎战我军,以骑克步,属下着实措手不及啊……”
  吴军战力一向成迷。
  以为它很弱的时候,往往能有出人意料的胜利,丁奉雪中奋短兵,陆抗以弱胜强,连败杨肇、羊祜、步阐。
  以为它很强的时候,却意外的拉胯,诸葛恪二十万大军没拿下三千人戍守的合肥新城……
  “你是说骑兵?”钟会眼神一亮。
  流民连饭都吃不饱,怎会有大规模骑兵?
  弋阳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如果此地有一支骑兵,那么再向东挪一步,整个吴军的后勤补给都在他们的攻击范围之内。
  二十余万大军,二十多万张嘴,没有粮食将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哪怕粮草供应不及时,都会造成重大灾难。
  “正是,非但有战马,还有铁甲!”郭诞仿佛找到了兵败的理由。
  钟会大笑起来,“原来如此,吾以为杨兴云光明磊落,没想到也会使如此手段。”
  中原境内能有这么一股骑兵的,只能秦军。
  “属下愿领一军,前去剿灭贼军!”蒋斌拱手请命。
  “不,敌有数万之众,八千骑兵,我军此时分兵大为不妥,传令粮草不走弋阳,走淝水、淮水、颍水,全凭水道输送。”
  “若是如此,只怕粮草不够。”
  水道都是逆流,需要的人力并不比路运轻松,但不用担心被骑兵偷袭。
  前年杜预攻陷许昌,将府库中的钱粮赏赐将士赈济百姓。
  所以吴军虽然拿下许昌,但没有得到补给。
  钟会道:“吾亲自游说颍川士族,得到他们的支持,至少三个月我军粮草无虞。”
  “属下不明白,既然杨峥已经北上攻打邺城,我军为何还要在许昌拖延?”沈莹拱手道。
  钟会指着地图道:“卢钦拒守淮泗,我军若攻之,胜负难料,即便胜了,也不过一个淮水流域而已!”
  弋阳之败,让钟会惊醒,也充分认识到吴军的战力。
  当年诸葛恪二十万大军北上,被挡了数月,吴国大好形势付之东流。
  钟会不得不吸取教训。
  而且他的这二十万大军真正能战的也就原来的五万部曲,其他大部分吴军都是临时召集来的农夫和青壮,钟会没有多少信心。

章节目录